枪幻梅花,梅吐七蕊,抖落霜雪寒霁,点碎玉魄冰盘。忽地,枪法一变,似飙风急至,似骤雨突临。枪势雄奇,如狂蛟,如闪豹,如惊枭,如醉马。霎时,诺大林中枪芒千道,蔽日遮云,如王者霸气腾出紫鼎。兰陵十三枪演罢,朵朵枪花化回一点,似冷月清光凝入碧轩。被枪上罡气激起的漫天碎叶,纷纷落下。此一刻,长枪直指苍穹,如牧野飞鸿,飘逸出尘。
剑花寒不落,剑气已裁云。裁云长剑,剑锋如黄河十月之冰,如胡天八月之雪。袖冷西窗玉璘,背寒南山华霜,三分化做月光,剩下七分啸成青芒剑气,汗漫于林间。又似秋风拂过时,繁星落入芙蓉水波,荧荧银光在粼粼中层层不绝。最终,风停、冰消、雪霁、月隐、星藏,那汗漫林间的青芒剑气,回归一泓秋水。刚刚被枪上罡气激落的满地碎叶,此刻就像无人屋室中的尘烟,纤毫不起。
少年收住裁云剑,绰起鹊画弓,紧扣虎筋弦,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驰风掣电,若后羿射日,九箭连发,飞入苍穹。少年举目静观,待那九支雕翎长箭从云中倒坠,再满弯弓,再发九箭,箭如过天之星,与云中倒坠的九箭在半空支支相撞。瞬时,精光天地,雷腾乍惊,九对箭簇迸发点点寒星,尽如横汾坠雁,齐齐落下。那少年飞身而起,足尖在一枝秀出冠盖的横枝上一点,如金雕盘旋,凌空连变身法,双手将坠落的十八支雕翎长箭尽皆接住,旋即细胸巧翻云,轻轻飘地落在地上。
古老的银杏树下,一张海黄桌的两边,分坐着老者和少年。桌上摆着一副古拙典雅的象棋,棋旁两只天青茶盏中澄黄透彻的茶水,散着沁人的茗香。
初秋的银杏,枝间仍显繁茂,纤巧的扇形枝叶葱郁凝碧。
老者道:为师最近拆解出一路新局,借演罢武艺的暇时,你我师徒还像往常一样,一道加以参详。”
少年目光闪动,说道:“弟子从师父神色中可以看出,今日棋局定是斗砲局。”说罢,左手食、中两指拈起老者面前右侧的黑砲摆在中宫,又将自己左侧的红炮也放在中宫。(注:“文革”前象棋黑先红后。“文革”时改为红先黑后,延续至今)
老者微微一笑,当即口述,少年轻快摆子,很快形成顺砲直车对横车的局面。此时黑、红双方四马俱正,黑方马前双卒尽先挺起,成两蛇吐芯之状,红双车横起,左车右移占住四路肋道。局面至此,黑、红双方各有所得。
老者目视棋局,说道:“象棋于尺方之间,深藏天时、地利、人和的守正之道与谋攻之策,其中气象森严,等级林立,可谓近乎王者之道、治国之术、统兵之法。起始双方相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争’字。”说话之间,老者自己动手,将黑方右马跳上四路河口,对少年说道:“此时应对黑方这招进马示强,红方何招能显这个‘争’字?”
少年沉思片刻,右手食中二指拈起四路红车,点到黑方下二路象眼之上。
老者微微点头,继续指引少年变演棋路。红方弃掉三兵,右横车过宫肋道捉马,黑马过河踩去红七兵,红进车捉马,黑三卒过河护马,以下红连冲中兵,黑七路砲瞄马瞄相,红盘马弃相,继而红炮炮镇中路,黑砲砲击底相。一时棋枰之上剑拔弩张,杀机密布。
老者目视少年,说道:“你看当前局面如何?谁优谁劣?”
少年道:“弟子棋力浅薄,算度不深,只觉此时,枰上凶险异常,当是一着不慎,即刻倾覆的局面。”
老者目光离开棋枰,举头望天,只见碧霄澄澈,云淡天高,一行云雁飞过秋阳。
老者收回目光,沉声说道:“当今天下大势,便如枰上之局,庙堂决断稍有不慎,天下当有剧变。”
少年眼中闪过神光,笑道:“师父,如此说来,山外岂非热闹非凡?”
老者道:“曾有人说:‘棋之道,不害则败,不诈则亡,不争则失,不伪则乱。’”说着语音一顿,目视棋局,又道:“人道亦若棋道,若以此等言论立身,轻者误身,重者误国。若庙堂之上皆存此念,尽行此法,可以想象,在朝堂政厅行走的各级官吏,将身处何地?他们手握权柄,却时刻在害、诈、争、伪中,或出手进阶,或闪避自保,如此行事,时局焉能安稳?天下焉能不乱?”
老者修长的手指轻拂棋盘银花护角,说道:“当今大明,北有瓦剌虎视眈眈;西有帖木儿蠢蠢欲动;南疆有麓川之患,边境不稳;而东又行海禁,自毁龙骧,海寇进袭之祸,就在眼前。而江湖之中,二十多年的平静,恐怕又将打破……”说罢,目视远方,良久不语。
少年看着危机四伏、杀机交错的棋局,轻声道:“师父,如何消弭杀气,使局面安稳,天下绥靖呢?”
万顷林涛,复寂无声,只有鸟雀的鸣啾,借风而来。
老者道:“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可以言棋也。”说着稍做停顿,又道:“此语明是谈弈棋之理,实是在论治国之道、施政之法。君王不能遍知天下事,唯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国事隆兴,天下安顺。其实此乃人人皆知的道理,诸葛武侯早在《出师表》中指出。”说着轻轻摇头,轻叹一声,目光转向棋局。
此时正值红方行棋,必动中马,却有进四路和进六路的选择,进四路势必兑马,攻势缓解;进六路伏马踏黑方中砲,再后炮打象重炮的绝杀。老者并未像方才那样让少年选择,而是缓缓拿起红方中马,稳稳放在四路,续道:“方才你嘴上未说,但眼神已然说出,为师开局时便讲‘起始双方相向,一切都是一个争字’,这句话与方才所言‘不争则失’,岂非自相矛盾?”
少年轻轻点头,说道:“弟子心中确有此意。”
老者道:“你一定还有红中马为何不进六路攻杀,而进四路兑子的疑惑。”少年又是点头称是。
老者将放在四路的红马改放在了六路,然后往下推演。十余合后,黑方连弃车马,妙手迭出,化解红方中路攻势,而后车砲兵衔枚急进,猛攻红方空虚的右翼,红无力抵挡,黑方胜定。
老者让少年将棋局复原成方才局面,又将红马摆回四路,黑进马兑马,红退车杀回,盘面虽然仍是繁复激烈,但双方又成互有攻守的局面。
老者道:“宇宙为丛林,唯争方存,千古不易。此正是‘起始双方相向,所做一切,都是一个争字’之意。但若心存‘不争则失’之念,不觉中,必自陷时时争、处处争的苦局、困局之中,须知趋利乃人之本性!就像棋局中马进六路一样,在不明之时、不当之处强争,轻者招损,重则罹祸。古往今来,千破万破,唯正不破!守正之争,才是天之正道!”
少年起立躬身,说道:“弟子受教了。”
舒爽的秋意中,老者继续推演棋局。兑马后,黑二路车升至巡河跟住红方前炮,红七路马盘至中路,黑七路砲入角伏抽,红出帅解抽叫杀,黑飞边象解杀,又轮红方走子,此时明眼一观,便要进马六路打车,兼伏马踏中宫抢先入杀的凶着,但只要稍有棋力,便会用车砍马解杀,而后反倒觉得黑方好走。少年自知老者不会走出此招,于是接连提出红方进车、退车、进马河头和飞边相四种着法,但演变结果均为黑胜,其中变化之精微,攻杀之精彩,堪称绝妙。
当少年摆完最后一路变化,复将棋局复原,老者道:“‘半壁河山半攻守,半悟成败半悟真’。大丈夫处世,若要有一番作为,不但要有洞察先机之敏,更须有识别真伪之能。其中这个‘真’字最为玄妙,一个‘真’字不知误了多少人!”
老者一边说一边将红马跳到四路打车,黑只能弃车砍马,否则马踏中宫红方速胜。老者目视棋局,神色凝重,续道:“以上四路变化均假,唯此路变化为真。”说着用红六路车吃掉黑车,续道:“庙堂之上,位高权重者就是博弈者,在其势力范围的官吏和与其通心连气的有关人等,都是他们的棋子。 如何巧妙运用这些人来打压政敌,巩固提高自己的权势地位,与棋中压制对方,运子取势没有什么不同。当今朝堂之上,派系林立,相互勾斗。若自命清流而不寻帮觅派,便难以立足,无法身存。现下朝堂之上有四派:一为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盛东云;二为大内总管、执掌东厂的秉笔太监王振;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邝九畴;四为锦衣卫指挥使殷龙锡。其他小派人等各相依附四人。本朝最为奇葩的是,一个太医居然颇受宠信,也能干扰朝局。而且无论庙堂与江湖,他都有很好的名声,天下百姓更是视他为拯救性命的大英雄。”
言罢,修长的手指拿起枰外的棋子,举头望天,沉声道:“其实,他们不过是上天的棋子,不但他们,这世上每个人都是,谁也无法置身局外。这世上,从无世外桃源。”
手中的棋子,刀刻苍劲,笔划古拙,黑红木色中显现细纹金丝。
老者续道:“世上所有往来人事,有舍有得,有得有失。每个博弈者,根据对局面的审视,做出取舍的决断,无论解危还是取势,舍子通常从外围开始,从羸弱中选择,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但随着危险或占势的增大,弃子的分量也就随之加大。从虚小棋枰到实大庙堂,善弈、擅权者皆精此法。若遇致命之危或将占定局之势……”老者声音忽然拉长,将手中黑车,猛地放在枰外凌乱的棋子之上,轻声像是自语:“一些人,任何事都能做出。”
一阵山风吹过,掀起老者的长衫,老者端坐在海黄椅上的身躯,赫然没有双腿。
少年忽道:“若枰上将帅以外的诸子有知,当做何想?”
老者目视远处耸入云霄的山峰,缓缓说道:“你未看此山时,此山与你同寂;你看此山时,此山与你俱活。”
少年目光灵动,略一沉吟,说道:“师父是说棋子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车马砲卒不能感知将帅,但人却能,人活着要有主见。”
老者面色平静,说道:“世事变幻,莫测如棋;棋之波折,有如人生。人虽生于天地这个大棋枰中,但终为万物之灵,终能感知世界,感知善恶。或许世界正因人的感知而存在!为善为恶,便是在看山观水、察物视人而后感念的一忽之间!”
老者说罢,继续演变棋局,此时红六路车吃去黑方弃车,却放活了黑方三路马,黑马趁机进中踩掉红方最为有力的中砲,红车平七路吃黑底象叫杀。双方又是一番输攻墨守、解杀还杀,最终形成黑车砲卒对红双车局面,红虽多子,但仕相残缺,藩篱尽破,双方诸子相互牵制,达成局面平衡,精妙成和。
老者平静的目光看向棋局,说道:“如是平衡局面,当如时下江湖。江湖大异于庙堂,庙堂一人御众,下面纵有千机,也只能行以暗流。江湖则不然,以力自恃,以武任性,自古皆然,江湖中何时少了血雨!但武林中难有盟主,无论是谁,无论武功如何挈天攫地,一旦出手争当盟主,或径直以盟主自居,就算一时风光,也终难全身。江湖中须多方势力,相互牵制,相互顾忌,达成默契的平衡,才能保持江湖的平静。武林中那些顶尖高手也是一样,相互心存顾忌,即便不睦,不到身无可退之时,也绝不轻易相互出手。二十多年来,那些轰动江湖的大战,其实大多只是他们和二流之间的比斗或二流之间的争锋。若有一方势力强行出头,或某些顶尖高手不甘寂寞,那江湖将又会恶云复生、腥风再起,那些人最终也会灰飞烟灭。”
少年道:“师父,时下江湖之中,都有哪些高手?”
老者道:“当今江湖,少林、武当、昆仑、峨眉、华山、青城、崆峒等七大门派,仍居显位;北京悯忠寺、洛阳白马寺、五台山显通寺、京口金山寺亦是声名赫赫;蜀中的唐家、湘中的阮家、闽中的陈家、冀中的李家,皆在江湖中占过风骚。数十年间,这些武林世家虽遭过大劫,但近年来,仍有门中子弟在江湖中展露头角。近三十年来,江湖新又崛起众多门派,其中以‘两龙’、‘四花’最为知名,即:龙渊岛、龙脊峰,芦花坞、蘋花苑、昙花坊、蓼花村;天下三大镖局,北京隆盛镖局、南京镇远镖局和关中的关威镖局,此三家已结成同盟,在江湖中的势力非同小可;此外,现下就连太医院的太医,也打着为皇帝陛下采集圣药的旗号,在江湖上行走。”
老者停下话语,喝了一口茶,续道:“当今武林有四大宗师,六大高手。四大宗师已名震江湖三十年,而六大高手只是近十年间在江湖中崛起。”
少年听到老者谈及江湖顶级高手,眼中不觉闪出兴奋之色。
老者续道:“四大宗师江湖人称‘铁镜夏阳’、‘木叶秋霜’、‘黑云骤雨’、‘白眉最狂’。此四人即少林铁镜大师、武当木叶道人、峨眉黑云长老、洛阳白马寺白眉和尚。六大高手被称为‘烈火焚城’、‘龙渊浪洪’、‘情波无泪’、‘远路箫声’、‘芦风飘雪’、‘虹夜寒星’。此六人即北京隆盛镖局总镖头烈焚城、龙渊岛主龙浪、蓼花村掌门应无泪、独行侠萧声远、芦花坞主梦飘雪、龙脊峰主夜星虹。”
老者说到此处,目含深远,又道:“此十人虽名至实归,但绝域殊方,寻常巷陌,不知隐有多少绝世高人。”
老者演说完江湖门派、各路高人,看向苍茫林海、深远蓝天,收回话题,说道:“是局双方起始积极进取,蓄意谋攻,意在争胜,盘面数度惊涛骇浪,已至绝险,但双方知己知彼,能进能退,能攻能守,尽谐兵法大要,最终握手言和。但人力不及之处,不知漏去多少变化。此变已然繁复至极,然在顺砲局中,如林海一枝;而顺砲开局,在象戏之中,也只是星河一轸。为师以为,象棋比围棋更具变化,更近人道。围棋棋子一旦落定,便成宿命,除非死去,否则终生无法改变。象棋棋子却灵动无定,变化始终,只要博弈者善加运用,任何棋子都能百变千出,鬼神莫测。就算无名小卒,一旦占势,即刻脱胎换骨。若能独占宫心,以一己之力而擒帅,那将登上平凡生命中的辉煌顶点。”
少年道:“弟子当自励自强。”
老者目视少年,良久良久,说道:“你技已大成,该下山去了,或进庙堂,或入江湖,由你自择,为师不加干涉。”说罢,口占两绝:
其一
枰上云飞大风扬,元马明炮各封疆。
纵是将帅千古事,终由一指定阴阳。
其二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度几秋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少年向老者叩下头去,说道:“师父教诲,弟子铭记在心。”
街上鞭炮声响,铜锣不断,远远地走来一阵车队仪仗。车队当前一匹高大白马,马上端坐一名剑眉锐目的年轻男子,只见他头瓒金花,身上披红,举止安然,面露春风。但听阵中衙役随着锣声大声嘶喊:“新科武状元游街喽!”
那披红男子身后高竖金榜,上题“钦定正统七年壬戌科一甲武状元林鹏,赐进士及第”。
(注:明朝武科至崇祯年方行殿试,才有武状元名号。正统年间林鹏武状元之撰,实为烘托情节。小说戏别历史,此后书中这类情节尚多,不再一一赘述,请诸学者通人不必批判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