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时空本意,宇宙史程。
以下是该宇宙的定义
空间
无数个原本存在的无限大的空间,因时空壁相隔,也因时空壁使得其没有尽头。时空壁是隔绝各个空间之间无形的墙壁,由两个墙壁和一个内部的洞构成,任何物质和能量都可以通过内部的洞穿过去。
以极快的速度向时空壁接近时,它同样也会以相同的速度远离你,也就是说单凭正常方式永远无法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里,而这也同样意味着任何物体都无法抵达空间的尽头,即空间无限的大。
时间
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大爆炸后才产生的。一种比较广泛存在的说法是时间存在于每个物质之间,每个物质都有着一个与之对应的时间,时间在有限范围内是可变的,而时间在无限大的空间中或是说宇宙之外的虚无中则可以认为是永不变的,即虚无之中的时间虚无。
时间与空间一样具有可扭曲性和膨胀性,相对于空间而言的时间是原本存在的,但相对于宇宙而言的时间则是宇宙诞生后存在的,各个空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各个空间内的物质又会有不同的时间,这使得各个空间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时间受速度和物质的质量影响,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对周围时空的扭曲就越大,而时间也就越慢。当速度不断加快,物质质量不断增大时,同样的,时间也就变慢了,而当速度静止也就是质量不变时,则时间也是不变的。
时间与空间和物质共同存在着, 时间推动局部空间中存在的物质或能量的变化,而空间的这类变化也使时间变得有意义,使其更容易被观察到。
在时空中,光速为最快速度,不可被常规超越。
宇宙的发展历程
宇宙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概念,它涵盖了所有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所处的空间和时间。
目前普遍认为,宇宙是在137亿年前或更远由一个极小、极热、极密的奇点爆炸而产生的,这也就是大爆炸理论。
从那时起,宇宙开始了不断地膨胀和演化,开始了它的辉煌创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天体,如恒星、星系、行星等等......
宇宙的各个阶段
宇宙的发展分为以下这几个阶段:
起源
在最初的时候凭空存在的空间们有着同一个中心,被称之为中心空间,而整个原初的构造则是由无数个外部空间以存在于一个无限大的圆环内部并围绕着中心空间旋转的方式组成的。中心空间与外部空间,外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都有着相连的通道,我们称之为空间虫洞,中心空间与各个外部空间都有着一个相连的空间虫洞,中心空间内部因真空相变积攒了近乎无限大的能量,中心空间的巨大黑洞吸收能量,在死亡时产生大转化变为白洞,通道随之打开,在极为漫长的演化中,白洞透过通道将所有能量传输至各个空间的奇点,直至消散,在此期间,各个空间的奇点能量不断积累,温度不断升高,密度不断加强,最终导致了二次大爆炸,也就是常说的宇宙大爆炸,这次爆炸在各个空间中产生了物理规则有一定偏差的宇宙,而圆环内的各个空间又互相平行,所以称之为平行空间。
暴涨
这个阶段从奇点的爆炸开始,持续到大约10^-32秒后结束。
在这个极短的时间内,宇宙经历了一个指数级的膨胀,即所谓的暴涨。暴涨使得宇宙变得平坦、均匀和光滑,并在空间中留下了微小的量子涨落。这些涨落后来成为了物质结构形成的种子。在暴涨结束后,宇宙进入了一个高温高密度的状态,其中存在着基本粒子,如夸克、电子和光子。
核合成
这个阶段从大爆炸后约10^-6秒开始,持续到大约3分钟后结束。
在这个阶段,由于宇宙的不断冷却,微小的夸克结合成了质子和中子,形成了原子核。
在大爆炸后的前几秒钟内,只有最轻的核素,如氘、氦-3和氦-4能够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反应速率下降和自由中子衰变,核合成停止了。
最终,宇宙中产生了最轻的元素,如氢、氦和锂,并占据了物质总量的绝大部分。
电离时期
这个阶段从大爆炸后约3分钟开始,持续到大约38万年后结束。
在这个阶段,宇宙仍然是一个充满高能辐射和原子核的等离子体。
在这个状态下,光子无法自由传播,因为它们会不断地与带电粒子碰撞。这就导致了宇宙的不透明。
然而,在大爆炸之后约38万年时,宇宙的温度降低到了足以让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中性原子的程度。这就使得光子可以自由传播,形成了我们可以观测得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
CMB是一种遍布整个空间的微波辐射,也同时是宇宙最早的可见光。
黑暗时代
这个阶段从大爆炸后约38万年开始,持续到大约4亿年后结束。
在这个阶段,宇宙进入了一个黑暗时代,因为这时没有任何明亮的恒星或星系存在。
在这个阶段,由于引力的作用,物质开始聚集成更大的结构,形成了最原始的气体云。这些气体云逐渐塌缩并点燃了第一代恒星,这也就是恒星的形成。
这些恒星非常巨大和明亮,但同时也十分短暂,因为他们很快就耗尽了核燃料并爆炸成超新星。
在超新星爆炸的同时,也产生了更重的元素,如碳、氧、铁等,这些元素散布到周围的空间中。为后来形成更复杂的物质和生命提供了材料。
第一代恒星的光芒打破了宇宙漫长的黑暗,并对周围的气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高能辐射的作用,中性原子被再次电离成电子和原子核,形成了又一个电离时期,被称之为再电离时期。
这个时期持续到大约10亿年后,当宇宙中的足够多的气体被电离后,光子又可以自由传播了。这就使得我们可以观测到更远的恒星和星系。
这个阶段的黑暗是短暂而又漫长的,对于宇宙而言这种黑暗是转瞬即逝的,而对于之后所诞生的奇迹而言,这种黑暗是漫长的,漫长的黑暗在一瞬间被一颗颗光耀夺目的恒星所照亮,光耀随短但却带来了无限希望,这些希望经过漫长的等待后为之后的一个个奇迹奠定基础。
宇宙的黄金年代
这个阶段从大爆炸后约4亿年开始,持续到现在,它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时期,它为生命的诞生打下地基,使璀璨的星河伫立于宇宙当中,令宇宙从黑暗中彻底挣脱开来,点点星光布满其身。该阶段对宇宙和生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这个阶段,恒星和气体云继续聚集并形成了更加巨大的结构,如星系和星系团。
星系是由数百亿颗恒星、行星、尘埃和暗物质组成的巨大系统。
暗物质是一种无法直接观测到但却占据了绝大部分物质总量的神秘物质。暗物质对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它提供了引力的支撑和稳定。
星系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和碰撞,这导致了它们之间形态和性质的不同变化。
例如,人类所在的星系就是由多个较小的星系合并而成的,并且正在与邻近的其他星系相互吸引。在未来的数十亿年内,这些星系将会碰撞并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椭圆星系。这样的过程在宇宙中很常见,也被称为星系合并。
星系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和现象,他们美丽而又令人向往,如螺旋臂、恒星团、行星状星云、超新星遗迹、中子星、脉冲星、黑洞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活动星系核(AGN),即一些拥有极强辐射能力的核心区域。AGN通常被认为是由一个超大质量黑洞(SMBH)和一个围绕它旋转的高温气体盘组成的。
SMBH是一种具有极强引力和极小体积的天体,可以吞噬周围的物质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SMBH可以产生强烈的电磁场和粒子喷流,并影响周围的恒星和气体。
星系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是行星,即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行星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岩质行星、气态行星、冰巨行星等。行星上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和现象,如大气、水、火山、地震、潮汐、季节等。行星上也可能存在着生命,即能够自我复制、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机体。生命是宇宙中最神奇和最珍贵的现象之一,也是科学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宇宙的进化,生命的诞生,于行星之上。宇宙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这个阶段从大爆炸后约100亿年开始,持续到现在,它是生命诞生的时期,于此为宇宙添上了生机,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生命开始了他们的创造与发展,这是宇宙最伟大的杰作,于行星之上。
这个阶段,一些特殊的行星上出现了生命的迹象。
生命是指能够进行繁殖、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机体。
生命的起源和分布是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目前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从微生物到动植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生命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灭绝和多样化事件,并且不断地演化出新的物种和功能,他们一次次的倒下却又一次次的站立,他们拥有着顽强的意志与坚定的决心,同整个的所有的阻碍其发展的东西相抗争,并一次次的以看似微弱的力量取得最终的胜利。
未来
这个阶段从现在开始,持续到未知,宇宙的熵增达到了临界值,整个宇宙进入绝对的无序状态。
这个阶段,宇宙将面临着一些未知和不确定的挑战和机遇。
它也许会有多种可能存在的结局,当然,也会有没有结局存在的结局。
热寂
这是一种假设宇宙的暗能量会保持绝对的恒定或减弱,导致宇宙的膨胀趋于稳定或减缓,从而使得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达到一个平衡和均匀的状态,宇宙变成一个无法发生任何变化或运动的状态。
如果暗能量有可能保持恒定或减弱,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平衡点,使得宇宙的膨胀达到一个稳定或减缓的速度。
这样宇宙就会逐渐趋于均匀和平衡。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也就是混乱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直到达到其临界值。
当一个系统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就意味着系统中没有任何可用的能量或信息,也就可以说是系统处于热寂状态。
在热寂状态下,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达到了热平衡,也就是说温度和压力都相等。在这个状态下,没有任何物质或能量可以发生运动或变化,也没有任何物理过程或化学反应可以进行。宇宙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活力或生命的状态,也就是热寂。
避免宇宙走向“热寂”的唯一方法就是存在平行宇宙或者说是外部空间,使平行宇宙输入能量来干预人类宇宙的熵增。
是的,通过时空与时空之间的虫洞,从黑洞传输到另一宇宙的白洞,也许空间从不会是封闭着的。
残酷的假说自诞生以来就不被人们所接受。所以也就出现了以下相对较好的说法。
大坍塌
这是一种假设宇宙的暗能量会突然增强或改变性质,导致宇宙的膨胀急剧加速,从而使得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吞噬到一个巨大的黑洞中,宇宙变成一个无法逃逸任何信息的状态。
如果暗能量有可能突然增强或改变性质,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奇异点,使得宇宙的膨胀变得无限快,并且超过了光速。这样一来,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会被拉向一个中心点,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黑洞具有强大的引力,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逸。在黑洞的边界,也就是所谓的视界面,时间和空间都会发生奇异的变化。
在黑洞内部,我们无法知道任何物理规律或现象,因为没有任何信息可以传递出来。宇宙成为了一个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逃逸的黑洞,也就是所谓的大坍塌。
大弹跳
这是一种假设宇宙在经历了大收缩或大坍塌之后,会重新爆炸并产生一个新的宇宙,就像一个弹簧一样,宇宙变成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这种理论认为,宇宙的最初状态在物质和能量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
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导致物质和能量开始向中心聚集,并且形成了一个高密度高温度的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区域越来越小越来越热,直到达到了一个极限。在这个极限下,物质和能量之间发生了一种相变,并且释放出了巨大的压力和辐射。
这就导致了一个新的爆炸,并且产生了一个新的空间和时间。在这个新的空间和时间中,物质和能量又开始按照某种规律分布和演化,并且形成了新的天体和结构。
这会是一个永恒的状态,而它的前提则是前两种假说,区别仅仅只是宇宙是由奇点炸出来的,还是由黑洞炸出来的,或是说奇点就是一个变了异的黑洞?
但无论怎么讲,这是一个希望,并且还是没有生命干涉的情况下,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具有足够的能力,我们也许可以帮助宇宙进行一个重生,使其永恒,也使人类与其同寿。
等级示意图
陨星(陨石)→卫星→行星系(行星及其卫星)→恒星系(恒星与行星)→星云(大量的恒星)→星系(超多星云)→超星系团(星域/超多星系)→内宇宙(可观测宇宙范围)→外宇宙(未观测的宇宙范围)→全宇宙→总空间
光速与时空
光速在真空中以恒定的每秒18.6万英里运动,相当于人类而言光速是具有时间的,是有一个速度的,且这个速度在不受密度影响下是不变的。但相当于光子而言,光速是不具有时间的,即光速以原本速度前进到达目的地,但不花费任何时间,也就是时间静止但只是相对于静止质量为零的光子而言。
在相对论中,光速是有限的,任何静止质量不为0的物质都是无法达到光速或者超越光速的,这是因为当物质以无限趋近于光速运动时,他的质量无限增大,于是便需要无限大的能量来推动其继续运动,也就是消耗能量无限增加,能量无穷大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是无法超越或达到光速。
而假如超越光速运行则会引发一系列悖论,如因果律,超越光速代表着原时空时间倒退,那么也就是穿越过去,这就会触发祖父悖论,(坦白来讲,在它出现之前人们是不会无缘无故嘎掉自己的祖父的)
来举个例子,人类即将毁灭,因此你超光速穿越到过去,改变了历史,那么这个事情就不会发生,你又为何要去改变过去呢?当然,也许你拯救的是另一个与之相似的平行宇宙,而你原本的宇宙的这件事情照常发生,然后这个宇宙的时间追赶你那个宇宙的时间怎么追也追不上,好像合理了。但是貌似你凭空出现有点违背某些定理,当然也许那个宇宙有着不同的定理,又或许是在一个时空的竖面中存在有无数个该时空的过去和未来,这是已经定义好的,真是可怕,即使你改变了也只不过是重新开辟了一条或多条新的时间线,这些时间线定义了原本你就会在某一瞬间出现,并且不违背那些定理,因为你原本就是那的一部分,越来越细思极恐了,那么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早早定好的?这也许是最适合解释因果问题的说法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参考薛定谔的猫,那么每个物质都有一个无限叠加的时间状态,只待条件引发?这一切仅仅是几率问题?这有关于量子力学之类的,我觉得你们可以自行理解。
这可能又让人们有了无限机会了,感谢这只猫再一次拯救时间,使其没有在我发挥想象力时使我的时间观彻底崩塌,等等,无限叠加?那如果每一个时间都是一个无限叠加的状态......理解力有点缺乏了,还是和爱因斯坦一起摆烂吧。
“该死的时间根本不存在”爱因斯坦曾说。
其实我们已经可以下结论了,在空间中的时间原本便排列好,并且在每一个时间叠中存在着无限个可能的时间段,并且等待着无限个相同或不同的概率条件引发,也就如同游戏完成任务一般,不同的选择都会导致触发的事件发生偏差,从而在原有时空中分裂出一个新的平行时空,这一切确实是定义好的,但这个定义毫无意义,因为它并没有使得时空是以单个路线向前的,而是不断的分裂分化,无限的平行与叠加。
不过光速这个东西的定义仅仅只是在现有的常规时空中的规则与束缚,我们仍旧有一些希望去实现超光速飞行,比如跃迁系统,曲速曲率飞行,虫洞穿梭,超空间飞行,星门穿梭等等。
大撕裂
这是一种假设宇宙的暗能量会无限增长,导致宇宙的膨胀加速到超过万有引力的极限,从而使得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被撕裂成最小的粒子,甚至连空间和时间也被撕裂,宇宙变成一个无法存在任何结构的状态。
暗能量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使得空间本身产生负压,从而推动宇宙的膨胀。
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是在加速膨胀的,这意味着暗能量占据了宇宙总能量的大部分。
如果暗能量不断增加,并且超过了物质和辐射的密度,那么宇宙的膨胀就会变得无法控制,甚至超过光速。
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会被拉伸到极致,直到分解成最基本的粒子,如电子、夸克、弦等。这些粒子也无法保持稳定,因为暗能量会破坏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等。
最终,连空间和时间也会被撕裂,因为暗能量会破坏时空的度规和拓扑结构。
大收缩
这是一种假设宇宙的暗能量会减弱或消失,导致宇宙的膨胀停止或逆转,从而使得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压缩到一个极小的点,就像大爆炸之前的奇点一样,宇宙变成一个无法观测任何现象的状态。
如果暗能量有可能减弱或消失,那么就会出现一个临界点,使得万有引力开始占据优势,并且抵消掉暗能量对空间的推力。
这样一来,宇宙就会停止膨胀,并且开始收缩。随着收缩的进行,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会被聚集到越来越小的空间中,并且温度和密度也会越来越高。
最终,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会被压缩到一个无限小、无限热、无限密度的点,也就是奇点。奇点是一种极端的状态,它不服从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或数学描述。
在奇点中,空间和时间都失去了意义,也没有任何物理量或信息可以定义或测量。宇宙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观测或交流可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