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年纪不大就当上了左徒。
他承担起为楚王起草法令和接待来自天下各地访使的职责,表现出高超的才华和能力。
但屈原是个正直的人,原本不受楚怀王的喜爱,再加上一群奸佞小人添油加醋的诽谤,楚怀王渐渐开始冷落他。
公元前305年,楚怀王与秦国签订了黄棘联盟,屈原出面劝阻无效,反而被楚怀王解除官职,流放到汉北地区。
后来楚怀王回心转意,又把他召回了郢都。
楚国与秦国交战大败,被秦国夺去汉中等地,从此一直被秦国欺负。
于是,楚怀王又萌生了与他昔日背叛的齐国,打算重新联合抗秦,便派屈原前去表示愧疚,商量齐楚再次结盟之事。
屈原此行圆满完成了任务,以他出色的才华说服了齐王,齐楚同盟得以重建。
秦昭襄王得知此事后,觉得对秦国不利,就派人给楚怀王发信,表示愿意与楚国和平相处,并邀请楚怀王到武关商量结盟事宜。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
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就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
“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套。”
楚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地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作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
两人会面,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
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让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肯放了他。
楚国的大臣们得知国君被押后,立即立太子为新的国君,并坚决拒绝割让土地。
新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也当上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囚禁了一年多,遭受了很多苦难。
他冒险逃出咸阳,却被秦国派兵追捕并带回。
他连气带病,没过多久,便在秦国去世了。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到秦国的欺负,死在外面,心中非常不平。
尤其是大夫屈原,更是愤慨。
他劝告楚顷襄王招募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训练军队,为了国家和楚怀王报仇雪恨。
可是,他的劝告并没有得到重视,反而招致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敌视。
这些人每天在楚顷襄王面前污蔑屈原。
他们告诉楚顷襄王说:“大王难道没听说过屈原一直数落您吗?”
“他老是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
“楚国出现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又怎么能不亡国呢?”
“大王,请您思量一下这是什么话,赶紧将他罢免吧!”
楚顷襄王听后大怒,解除了屈原的职务,并将他流放到湘南。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心愿,富国强民的计划,却被奸臣排挤出去,非常气愤。
他到达湘南后,经常在汨罗江一带行走,并且唱着伤感的诗歌。
附近的农民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对他表示同情。
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捕鱼的渔夫,非常钦佩屈原的为人,但对他的忧愁样子持不同的意见。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了这个渔夫。
渔夫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臣吗?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境地呢?”
屈原回答说:“别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的人;别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清醒,所以我被赶到这里来了。”
渔夫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视清高;既然别人都喝醉了,那么您为何独自保持清醒呢?”
屈原反驳道:“我听别人说过,洗过头的人总会拍拍帽子,洗过澡的人总是喜欢拂去衣服上的灰尘。”
“我宁愿跳进江中,躺在鱼的肚子里,也不愿让我的干净身子跳入污泥中,弄得一身脏。”
渔夫劝告他说:“您为什么要这样呢?楚国上下谁不知道您是个忠臣呢?”
屈原说:“大王他们都糊涂了,只有我还清醒。”
“我不是为自己的遭遇而难过,而是为楚国的危机。”
“我无法拯救楚国,所以我痛苦得要发疯了。”
屈原在流放期间,目睹了许多百姓挨饿受冻,无钱医病的情景,更加痛苦,写下了《离骚》、《九歌》、《九问》等爱国诗篇。
年复一年艰苦的流放生活,并没有使屈原死心,他总希望有一天楚王会改变主意,再把他召回郢都。
但这一愿望始终没有实现。
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兵进攻楚国,攻克了楚国国都郢都。
屈原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不已。
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抱石沉江。
当地百姓纷纷驾船去寻找屈原,但是连他的尸体都没有找到。
后来有人往江里扔下饭团和鸡蛋等,说是把鱼虾喂饱了,他们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
有人往江中倒下雄黄酒,说这可以把蛟龙水兽药晕,它们就不会伤害屈原了。
从那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当地人开船下水,把鸡蛋、饭团、雄黄酒撒在河里,以这种方式向忌惮屈原。
这就是我们今天端午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