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大限
书名:我的外婆叫甘桂芬 作者:姜椽庭 本章字数:6154字 发布时间:2023-04-29

顾峰一脸疑惑,毕竟他阿赖耶识觉醒的记忆也只是一小部分片段,对于千百年前两人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他也是不清楚的。

紧接着宛央就跟外婆和顾峰说起了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背后的一段往事。

白衣少年与红裙少女之间的爱情就不必多说了,自从两人相恋,白衣少年一直表达着对少女的关怀与爱慕,两人携手在山野间游玩,直到有一天,白衣少年向那少女提出了成婚的请求。

少女听完,脸上浮现起愁容,无奈之下只能告诉白衣少年自己的身世与真相。

少女本是一士族家的千金,她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诸侯手下的官宦,家族中的长辈为了巩固自己家族的权位,会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全都嫁给别的豪门望族,而少女早已经被指给了一名边关太守为妻,用不了几天,便要嫁入那太守府中。

白衣少年听闻,将少女紧紧拥入怀中,央求着少女不要嫁给他人,否则便以死明志,跳入那滚滚的江河之中,少女不愿看到情郎与自己分别,于是便商量着与情郎私奔,两人逃离这个地方,自此不再回来。

白衣少年回到家中,清点着自己的行囊,就等待着时间一到,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离开。

少女回到家中,也将自己的行囊打点,随后便准备动身千万约定的地方。

谁知这一幕被自己的母亲撞见,母亲早就看出了女儿情窦初开的模样,知道女儿想要与自己喜欢的人奔赴天涯。

见女儿要走,母亲出来阻拦,母亲告诉女儿,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可是生于官宦人家的子女,她们的婚姻生来就注定是政治的牺牲品,是不可能有个人自由的,家族的兴衰荣辱,都是以子女的婚嫁息息相关。

如今朝中女孩的家族势力日渐衰微,连封地也被君主一点一点的蚕食收回,在宦海浮沉多年的大家族,一旦失去封地爵位,想要全身而退做个普通人都是不可能的。

朝中的敌对势力也容不得这样的政敌存在,到时候,不免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少女听完母亲的讲述,心里开始犹豫了,母亲告诉她,她要嫁的这个人是边郡对抗戎狄的太守,他的麾下有数万兵马,多年来驻守边关,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连国君都对他刮目相看。

如果少女嫁给那位太守,那么整个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便无人敢去撼动,她个人的幸福早已与家族的兴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少女的选择,直接关乎整个家族的生死,所以母亲劝她三思。

母亲疼爱自己的女儿,她告诉女儿,个人的不幸与家族的不幸同样重要,她也不想逼迫女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因此让女儿自己选择。

如果女儿愿意嫁给那边郡太守,那么母亲就会给女儿备下一份厚厚的嫁妆。

如果女儿打算与那少年私奔,追求自己的爱情,那么母亲便会为自己备下一条白绫,在女儿离开之后,结果自己的生命。

女儿拥入母亲的怀里嚎啕大哭,那种进退两难的选择,像一块大石头压着女孩的心口,令她喘不过气来,选择嫁给边郡太守,那么自己心爱的少年便有可能殉情自尽。

可是要是和情郎私奔,那么整个家族都会在政治斗争中灰飞烟灭。

女孩哭泣的几近昏厥,母亲用手绢擦拭着她眼角的泪水,紧紧的搂着她,告诉她,一个人活在世上,有时候并不是只考虑自己就够了,人生在世,有许多的无可奈何,官宦人家的子女命运,自打一开始就注定了,此生必然与幸福毫无瓜葛。

女孩坐在闺房的门口思索了一夜,这一夜她始终没有合眼,知道雄鸡报晓,天空微亮,女孩这才做出了选择。

她决定,嫁给边郡太守,辜负自己心爱的情郎。

这个抉择对于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残酷的,可是,这个世上,没有人死,哪有人活,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争斗不休,不进则退,谁也是身不由己。

后来,那太守派人抬着车辇来迎亲,少女宛央穿着红色的曲裾裙,手握玉盘,口衔胭脂,端坐在车辇之中,送亲的队伍锣鼓喧天,十分热闹喜庆。

然而少女宛央的心已经冰冷无比,如同死灰一般,再也燃不起一丝星火。

在那黄土垫道的宽敞驰道旁边,宛央揭开车辇的布帘,看到了站在路边等候的少年。

宛央泪流满面,想要伸出手拉住情郎,却被那送亲的衙役推了回去,两人就这样近在咫尺,遥遥相望,再也无法相见。

少年得知心爱的姑娘选择嫁给那太守,绝望之下,在自己的茅屋里泪尽而逝,死前双眼微睁,充满了无奈与遗憾。

亲朋收敛了那少年的尸骨,将他安葬在茅屋后的菜地里,孤零零的化为一座荒坟。

数年之后,那太守因为战败而被罢免,再也无法成为少女家族的保护伞,宛央觉得自己对于家族的责任已经尽到,此生不再欠家族什么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追寻自己的真爱。

宛央告诉太守,自己要去娘家一看,随后便驾着车辇来到了那少年曾经居住的茅屋,旧时种种回忆涌入心间,睹物思人,不免伤感。

此时少年那茅屋里早已经是斑驳不堪,蛛网丛生,仿佛已经荒废了多年。

宛央在茅屋后发现了少年的坟墓,这才知道,自己心爱的那个人,在几年前的一个傍晚,就已经永远的离她而去了。

宛央诵念着情郎留给她的那首蒹葭苍苍,念道情深处,不由得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常言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现如今却是阴阳相隔,形单影只。

这时宛央突然发现在茅屋的柱子上,有一行文字,她上前一看,上面居然是用指甲抓挠出的一行血字,求而不得,辗转反侧,如有来生,再续前缘。

宛央悲痛不已,她知道这是少年在绝望时用手指抓挠而出的,当时少年心中的悲凉与难过,可想而知。

忽地天上两只鸿雁飞过,宛央抬头仰望,她曾记得书中说,鸿雁若失去配偶,另一只便无法独活,最终会在山崖上啼血而死。

宛央来到那初见的小河边,为自己的情郎跳起了最后一段舞,祭奠着情郎的在天之灵。

随后宛央脱去鞋袜,扔下手中的竹简,纵身一跃,落入那冰冷刺骨的江河中。

千年之后,人间沧桑巨变,宛央的魂魄一直留在那条小河里,斗转星移,逝如斯夫,无数沧海化为了桑田,而那条波光粼粼的小河,也变成了一口即将干涸的小水塘。

直到有一天,一个婴儿在山村中降生,那一声赤子初啼,唤醒了书中的宛央,此时宛央直到,这是自己心爱的情郎再对自己呼唤。

宛央有着足够的耐心,一直等到了顾峰成年,直到那天在老戏台上,宛央才鼓起勇气告白了心爱的情郎。

可是,那时候的顾峰已经全然记不起她了。

宛央因爱生恨,也曾想杀死顾峰,抵消这千百年来的相思之苦,可是,每每痛下杀心,宛央总是犹豫,毕竟相爱一场,又怎么舍得如此待他。

听完了宛央的讲述,外婆陷入了沉思,而此时宛央深情的望着顾峰,早已是泪流满面。

“我并非是不守承诺,而是有太多的不得已,因此辜负了你的一往情深,我与你相见,也是想告诉你这些,不希望你我的误会,一直持续千年。”宛央含泪说道。

顾峰哽咽着摇头,轻抚着宛央的头发说:“我曾以为自己是个不解风情的人,也从未幻想过能够有你这样一位红颜知己,想不到前世竟然也是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佳人,不管时间过去多久,能与你相遇,便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外婆正要说话,只见那丛林中一阵烟雾缭绕,外婆惊呼一声,不好!

只见两名阴差随即而至,龇牙咧嘴的朝着宛央走来,外婆连忙上前摇晃着手里的镇魂铃,想要趁此驱散阴差,可是,外婆怎么也没有想到,那父亲留下的遗物乃是灵性极强的法器,一旦施法,阴差必须将鬼魂擒拿,否则不可驱散。

然而外婆知道,此时已然是留不住这个女鬼宛央了,只得只身上前,掏出怀里的符纸,念诵着咒语,减缓那阴差前进的速度。

“宛央,你要是有什么话要对顾峰说,尽量快一些,阴差的力量很大,我抵挡不了太久!”外婆说着突然面露痛苦,一手捂着腹部,疼的一阵呲牙,但仍旧强忍着坚持作法。

宛央和顾峰紧紧相拥在一起,不断地念叨着抱歉,希望顾峰不要怪罪她。

顾峰点头,随后淡然的对着宛央说道:“若有来生,你我便化为蝴蝶,抛却这人世间的所有烦恼,一起无忧无虑的在花丛中山野间飞翔。”

这时,外婆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顾峰和宛央连忙起身前去搀扶,顾峰看到外婆汗湿衣襟,脸色也变的无比蜡黄,此次作法,外婆也是拼尽了全力,只可惜她身体早已耗尽了气力,就如同那熬干了的药渣,早已是灯枯油尽。

阴差上前用铁链绑住宛央,任凭她哭喊挣扎,却怎么也无法挣脱束缚。

顾峰想要伸手拉住宛央,却被外婆出手制止,只见外婆有气无力的说道:“孩子,放她走吧?她留在人世,只会痛苦,只有进了阴司森罗殿,才可以放下执念,转世为人,你们若有这千年缘分,想必总有重逢的一天。”

外婆说完,呼呼的喘着气,随后便陷入了昏迷。

顾峰抱着外婆,望着宛央的身影,在那阴差的押送下逐渐远去,消失前,宛央对着顾峰做了个奇怪的动作。

那动作像是在跳舞,又像是在模仿一只蝴蝶忽闪着翅膀。

宛央就这样走了,顾峰望着怀里昏迷不醒的外婆,难过的不能自已。

自此之后,外婆昏迷了两天,顾峰有些担心,外婆毕竟是上了春秋的人,两日的昏迷,不进水米,别说是老人,就是年轻人也支撑不住多久。

随后顾峰跑到镇上请来了诊所的大夫,大夫给外婆看完之后,也是老半天摸不着病因,随后就告诉顾峰,不行就带老人到大医院去看看。

顾峰急的直哭,他担心外婆出什么事儿,于是就打算通知父母把外婆送到医院去,然而就在顾峰的父母匆匆忙忙赶回家的时候,外婆却突然醒来了。

家人担忧外婆的身体,然而外婆却跟个没事人一样,见女儿女婿都来了,于是就跑到菜地里去摘菜,非要给这一家子做顿饭吃。

家里人拗不过外婆,只能跟外婆讨价还价,顾峰的母亲对自己的妈妈说道:“您老做完饭,就让我和老顾带你去医院看看吧?峰儿告诉我说,说你总是肚子疼,你上了年纪有病可不能耽搁了?”

外婆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说道:“我好着呢!我跟你说,这医院不能经常去,没病都能给你瞧出病来,你瞧我这身体好好的,能吃能走,去啥医院?有那闲钱还不如给孩子做顿好吃的呢?”

妈妈听完,不自觉眼泪就落了下来,她对外婆没好声气的说道:“您总说这些话,我爸在时您也是这样,舍不得花钱,害的我爸有病不敢说,那么年轻就走了,现在到您自己身上,您还是舍不得花钱,身体都没有了,要钱还有什么用!”

外婆却不以为然,并没有生妈妈的气,于是拐着弯的辩驳道:“我不是舍不得,我都一把年纪了,治好了病又能怎么样?再说了,峰儿也大了,正是用钱的时候,好钢用在刀刃上,用我身上就白瞎了,行了,吃完饭,就都回去,让我也图个心静!”

妈妈说不过外婆,只能和父亲一同离开,临走时吩咐顾峰留下照顾外婆,有什么事情及时通知他们就好。

自从那天之后,外婆做什么事都显得很着急,总是嫌时间不够用,顾峰劝外婆留在家里多休息,可是外婆不听,她说,人老了,活一天少一天,指不定就看不见明天的太阳了,现在还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有处理完,哪有功夫休息啊?

顾峰见外婆精神头很好,就以为外婆是在开玩笑。

随后外婆牵着家里的大黄狗虎子,急急忙忙的就要往外走,顾峰连忙问外婆,为什么要带虎子出去啊?

外婆说,虎子在家里吃不好,想要给它找个好人家养着,狗这种动物,要是长期吃不好,它就没有精神,也就不能看家护院了。

外婆带着虎子来到了胡婶家,外婆还特意给胡婶买了些东西,希望胡婶能替她把虎子养好,胡婶家是养鸡的,所以从来不缺鸡蛋和鸡肉之类的东西。

外婆说,也不用喂肉给它,吃的肉多了,嘴养馋了反倒不好喂,要是有吃剩的骨头,就全给它啃,反正虎子跟着外婆在家里,半个月也见不到一点荤腥。

胡婶爱猫,她家里养了一只大花猫,那眼神懒洋洋的,有事没事总在舔爪子,看样子没少偷着鸡蛋吃。

不过说来也怪,那天胡婶家的大花猫总是用奇怪的眼光盯着外婆看,还时不时的冲着外婆喵呜喵呜的叫着。

胡婶一向敬重外婆,见外婆有事求她,自然也就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老嫂子你放心,只一年,我保证把虎子给你养的跟猪一样肥,到时候你再领回去。”

外婆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只是俯下身子轻轻的摸了摸胡子的下巴,随后就头也不回的转身走了。

虎子想要跟过去,没成想刚走两步,外婆突然转身冲着虎子大喊一声:“回去!不许跟!”

虎子竖起耳朵吓了一跳,一脸委屈的低下头发出一阵呜呜声。

这是外婆第一次对虎子这么凶。

回到家后,顾峰正在屋里翻看着外婆书柜里的书,他看的入神,似乎这些关于神神鬼鬼的书比起学校图书馆里的那些物理化学几何代数还要有趣。

没成想外婆直接上前一把将那本书从顾峰手里拽了出来,随后生气的对着顾峰说:“你一个大学生,整天看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有什么用!从今往后不许看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

顾峰有些纳闷,不明白外婆为什么这么生气,于是问道:“姥姥,您今个是怎么了?这些书您都看了一辈子了,这其中还有些是外太公留下的,跟咱们家传家宝一样,我看看又能怎么样,学点东西涨涨本事不也挺好?”

外婆没吭声,只是转身径直走到屋外,不一会顾峰隔着窗户看到院子里冒起了一股黑烟,于是就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儿,没成想他来到厨房,看到外婆正在灶头烧火,外婆居然把书柜里的那些古书全都当成了柴禾,一股脑儿的全扔灶堂里了,烧的连个渣都不剩。

“姥姥!您干什么!这些书多宝贵!有些都是线装本,那是古董啊!您就是不让我看,也好歹留几本传个代也行!干嘛全烧了啊?”顾峰一脸的心疼,想要用棍子把炉膛里的书掏出了,没成想却碰了一鼻子灰。

外婆拉着风箱,面无表情的说道:“那本线装本的诗经我没烧,给你留着呢,其它的书我必须烧了,这些东西都是教人练方术的,要是落在心术不正之人手里,那可就不好办了!”

顾峰一脸惋惜的叹着气,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垂头丧气的离开。

片刻之后,外婆来到屋里,看见顾峰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坐在椅子上生气,于是就笑呵呵的对他说:“峰儿啊,其实这些书你看了也没用,我们那一辈的人是为了混饭吃糊口才不得已学的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你是大学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新青年,你要走大道正道,学会一技之长,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看这些乱七八糟的神书没用。”

顾峰一脸的不快,斜瞪着眼睛望着外婆说:“我就是想没事看一看,这科学也有解释不了的事情,翻一翻那些书互补一下有什么错?”

外婆拉出椅子坐下,一本正经的望着顾峰,她那样子有些让人发笑。

“哎呦,你说的可不对,这自古以来,入朝为官拔贡九卷到都堂的那些饱学士子看的可都是圣贤书,只有读了圣贤书的人才能以后开衙建府起居八座,哪有读了怪力乱神的书能当大官的呢?”外婆说起那些老掉牙的封建故事,还说的贼起劲。

顾峰只是冷冷的回了句:“姥姥,大清早都亡了,您还是歇歇吧?”

外婆尴尬一笑道:“额,对对对,外婆用词不当,但是话糙理不糙,你以后还是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这样才能工作赚钱娶媳妇成家,我这么说总不能不对吧?”

顾峰闷了半天没有吭声,他不知道外婆今天这是怎么了,相比以前,她今天说话做事都有些反常。

随后顾峰把话题一转,然后问道:“姥姥,一直没听您说过,我外太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我妈妈也说自己没见过他,您能跟我讲讲外太公的事吗?”

外婆一听,嘿嘿一笑,瞬间也来了精神,于是便将外太公当年的光辉事迹,跟我从头到尾的讲述了一遍。

对了,顺便说一句,外婆的名字叫做甘桂芬。

外婆的父亲,也就是外太公,他的名字叫做甘胜荣,是民国事情的一个道士,他擅长武术精通棍棒,而且道法高深。

外太公一生漂泊不定,走南闯北,踏遍了中华的所有山川河岳,外太公自小就有一个梦想,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建立起一个太平盛世。

可是后来他发现,人生逢乱世,有时候比做鬼还惨,有道是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外太公所处的时代,正好是日本鬼子侵华的时代。

外太公为人正义,看到日本鬼子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专门奸淫掳掠老弱妇孺,弄的是天怒人怨。

外太公本是替人捉鬼做法事为生的,可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外公觉得,那些游荡在人间的恶鬼,相比那些没有人性的日本鬼子更加可恶,于是外太公把心一横,决定自此不再捉鬼,而是去杀鬼。

外太公要杀的鬼可不是那些幽魂,而是全副武装的日本鬼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我的外婆叫甘桂芬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