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1年,公子熊疑即位为楚悼王,楚国面临着内外形势的严峻挑战。
正是在这个时候,著名政治家吴起来到了楚国。
吴起曾与李悝等人一同领导魏国的变法,在军事和实践领域,他的改革成果十分显著。
吴起的思想融合了儒家、兵家和法家的长处,他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在他的主持下,魏国“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实力,使得秦国不敢向东发展,韩国和赵国也只能归附于魏国。
然而,在魏文侯去世后,吴起受到排挤,不得不离开魏国前往楚国,被楚悼王重用为宛守,抵挡住了韩国和魏国的进攻。
公元前382年,吴起被任命为令尹,主持楚国的变法。
吴起在楚国变法的主要思想是“削减有余,补充不足”,即拿部分旧贵族的有余钱财,弥补军政费用的不足。
他认为:“大臣过于庞大,封君太多是导致楚国国力衰弱的原因。”
他主张对这些祸国殃民的贵族进行打压,规定三代之后,收回他们的爵禄。
减少官吏的薪俸,免除无能无用之官,裁减不紧急的官职,节省下来的费用用于培养士兵和人才。
另一方面,根据楚国人口稀少的情况,迁移百姓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这些措施改革了国家机构的庞杂,提高了军队实力,废除了一些世袭封臣的权利,对旧贵族的势力造成沉重打击,也有助于开发边远地区。
为了整顿政府治理,纠正不良风气,吴起提出了三个主张。
第一:处事公私分明,言行端正,不能以个人私利损害公共利益,不能听信谗言陷害贤才,不能迎合讨好。
第二:禁止私人的求托官职行为,改变楚国的陋习。
第三:制止纵横家和游说者的横行,防止他们散布谣言。
吴起改革了郢人以两版垣的建筑方法,使用了改革后的技术来修建楚国郢都,大大提高了其防御能力。
吴起的改革措施,使得楚国繁荣起来。
在他的主持下,楚国“南收扬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扩大了南部的领土,并且多次成功地抗击魏国救援赵国,震惊了其他诸侯国。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
由于吴起的变法,损害了楚国大贵族的利益,楚国的贵族大臣在楚悼王的灵堂上发生了动乱。
为了杀死吴起,他们甚至不惜向躲在楚悼王尸体下的吴起射箭。
吴起一死,他们的箭也命中了楚悼王的尸体。
在楚国,杀害君王之人将受到重罪的惩罚,罪连其家三代。
因此在安葬了楚悼王之后,楚肃王戚一即位,就派令尹进行调查,最终七十多个家族被处决。
吴起的变法在楚国持续时间不长,效果也不明显。
吴起死后,虽然楚国是七雄之一,政治上也有些变动,也曾经展现过对其他国家的威慑力量。
但昭、景、屈三家始终掌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导致楚国的政治十分腐败。
总的来看,楚国一直走下坡路,最终灭亡。
吴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奇人。
在军事方面,他不仅善于运用兵法,还有深厚的军事理论,他与孙武被后世称为“孙吴”。
他在鲁国、魏国和楚国都担任过重要职务,展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的兵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