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的魏文侯非常重视治理国家,任用了一批杰出的人才,使得魏国迅速变得富强起来,西门豹就是其中之一。
魏文侯知道西门豹擅长治理民生,于是任命他为邺县的县令。
西门豹一到邺县,就召集当地的长老们询问百姓的困难。
老百姓告诉他:“由于要替河伯娶妻,所以邺县一直贫困潦倒。”
西门豹不明白怎么回事,便询问缘由。
老百姓回答说:“邺县的三老经常向百姓征收巨额的钱财,其中有二三十万被用来为河伯娶妻,剩下的便与巫祝们瓜分掉。”
“每次河伯娶妻,巫婆会去各家看有没有漂亮的女儿,然后告诉他们应该去嫁给河伯。”
“被嫁的女孩会被安置在专门的房子里,每天都会有牛肉、酒和饭食供应。”
“十几天后,巫祝们为这些女孩子修建斋宫,给她们准备新娘的床,最后把床放到河中去。”
“开始时,床会漂浮在水上,但过了十几里就沉下去了。”
“许多有漂亮女儿的百姓,纷纷带着女儿逃离邺城,导致人口逐渐减少,经济也陷入贫困。”
因为民间有传言说:“如果不为河伯娶妻,就会发大水淹没百姓。”
西门豹听了这些后说:“等到河伯娶亲那一天,三老、巫祝和父老们都到河边去送嫁女,到时候通知我一下,我也会去送嫁女。”
父老们都答应了。
到了河伯娶妻的那一天,西门豹来到河边嫁女的地方,看到三老、官员、长者和老人都已经聚集在那里,观看的百姓有2000人之多。
巫婆是个70岁的老太太,身后跟着十几个女弟子,都穿着缯衣,站在大巫的后面。
西门豹说:“把河伯的妻子叫出来,让我看看美丑。”
选为河伯妻子的女孩,被带到西门豹面前。
西门豹看了一眼,回头对三老、巫祝和长者们说:“你们瞧瞧,这个女孩长得并不好看,请大巫告诉河伯另选美丽的女子,后天再送给他。”
说完,他命令吏卒将大巫扔进了河中。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为什么大巫这么久还不回来?”
他又让吏卒催促大巫的弟子下去催一催,又将大巫的一个弟子扔进了河中。
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弟子去了这么久也不回来?再派一个弟子去催一下!”
他们又将一个弟子扔进了河中,前后一共扔了三个弟子。
西门豹说:“大巫的弟子们都是女的,话说不清楚,麻烦三老下去催一下。”
然后他又将三老扔进了河中。
西门豹站在河边端正地等着,看着河边水流,站了很久。
旁观的长老和官吏们都非常恐惧。
西门豹转过头对他们说:“大巫、三老都还不回来,怎么办呢?”
他们吓得跪在地上向西门豹磕头,头都磕破了,脸色如死灰,一直喊饶命。
西门豹看到这个情景,说:“好了,那我们再等一会儿吧!”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对他们说:“都起来吧,看来河神留客留得太久了,你们都先回去吧。”
这样一来,邺城的官吏和百姓都非常惊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河神娶妻的事情。
西门豹动员邺县的官吏和百姓一起开挖了12条水渠,引河水灌溉农田。
当时,由于开挖渠道的工作非常辛苦,大多数百姓不愿意参与。
西门豹说:“老百姓应该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而不仅仅考虑开始时的困难。”
“现在虽然父老乡亲认为自己因为我而受苦,但百年之后,你们的子孙一定会记得咱们的功绩。”
渠道修建完成后,邺县很快变得富裕起来,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足。
即使经过了两三百年,到了汉代,当地人民仍然享受到了渠道的好处。
这12条渠道从驰道穿过,后来当地的官员曾想把这些渠道合并在一起,在驰道上建一座桥。
但邺城的百姓都不同意,认为这是西门豹所建,是贤君的法式,不能随便更改。
官员们最终拗不过百姓的意愿,所以那些河渠始终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