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国君原本一直姓姜,是西周初姜太公(姜子牙)的后裔。
春秋末期,姜氏逐渐被田氏取代。
尽管国名没变,但主人已经更换,历史上称之为“田氏代齐”。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的儿子陈完为了避难,逃到了齐国。
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收留了他,任命他为掌管手工业的官员。
陈完便开始在齐国定居下来,为了避免遭到追杀,他改为田姓。
从那以后,其后代居住在齐国,世代为官。
齐景公时期,田完的第五代子孙田乞,担任齐国大夫。
那时候,齐景公荒淫奢侈,为了享受,横征暴敛,大兴土木,筑高台,建宫室,劳民伤财。
老百姓若是反抗,轻则砍脚,重则处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晏子曾经多次劝谏,齐景公都置之不理。
田乞为了赢得齐国百姓的支持,便积极收买人心。
田氏借给人们粮食的时候,使用大斗来称;收回来的时候,却故意用小斗来称,目的是收买民心。
由于老百姓处于十分贫困的境地,所以田氏的做法得到了人们的支持。
后来,经过两次较大的斗争,田氏在齐国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532年的夏天。
齐景公临死前委托高张、国夏两人辅佐太子姜荼,算是托孤大臣。
田氏要想获得齐国的政权,就必须除掉他们。
田氏表面上对这两人十分恭顺,实际上却处处与他们作对,时不时诽谤他们,争取朝中人心。
后来,高张、国夏两人密谋铲除田氏。
田氏收到消息后,鼓动大夫联系甲士一起攻入宫中,劫持了国君,然后在街上与自己人相遇。
就这样,国君成了田氏家族手中的傀儡。
第二次:公元前481年发生政变。
齐简公非常宠信监止,任命田常和监止分别担任左相、右相,其实是让监止牵制着田常,田常也想密谋除掉监止。
田氏家族先派族人田豹打入监止内部,做他的家臣,赢得他的宠信,获得了大量机密后,田逆等人逼迫田常劫持了齐简公。
监止失去了国君的支持,又因不得人心,别无选择,只能逃命。
监止逃跑时竟然迷了路,逃入田氏封地,最终被抓获杀死。
后来,齐简公逃到了舒州,不久就被田常抓住并杀害了。
田常立齐简公的弟弟姜鹜为国君,史称齐平公,他自己做了相国,田氏家族由此成为一个强大的实力派。
公元前476年,田氏家族完全掌握了齐国的政权。
田常死后,他的儿子襄子代立。
襄子雄才大略,进一步扩大了田氏的势力。
至此,田氏取代姜氏,已经是历史趋势。
公元前392年,田襄子的孙子田和干脆把齐康公赶到海边,自立为齐国国君。
八年后,齐康公死于海岛,从此齐国姜氏不复存在。
田氏家族掌握政权后,对齐国权臣大族鲍氏、晏氏、监氏、公族进行了一场大屠杀,杀死了所有将来可能争夺权力之人,消除了潜在的危险。
从那之后,齐国的高级官员全部换成田氏家族,其统治地位十分牢固。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封田和为齐侯,史称齐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