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孔子周游列国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429字 发布时间:2023-09-27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在列国之间周游,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卫国靠近鲁国,是姬姓诸侯国,与鲁国是兄弟国家。


孔子对此很有感情,于是带着弟子先来卫国。


弟子子路的大舅子颜浊邹在卫国,孔子他们只好住在颜浊邹家。


初来乍到的孔子,非常受到卫灵公的欢迎。


他打听到孔子在鲁国享有的俸禄,自己同样给他这么多。


后来,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环话,卫灵公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他让士兵们监视孔子,孔子一出门,土兵们就跟着他。


孔子担心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自己会有不测,所以离开了卫国。


不久,孔子又回到卫国,这次住在遽伯玉家,遽伯玉是卫国的贤士。


卫灵公有一个夫人叫南子,她听说孔子在卫国,就想见见他。


她派人去请孔子说:“天下想和我们国君结交朋友的人,都要去拜见我们的夫人,你也不例外吧?”


“碰巧我们夫人也想见见您。”


孔子不想去,但他担心不去会出什么事,所以只好走一趟。


子路听说这件事情,很不满意,孔子忙着向他解释原因,还发誓说:“如果我为了私心而去那里,上天一定会厌弃我!”


拜见南子过后,孔子和卫灵公的关系变得好了一点。


过了一段时间,卫灵公邀请孔子一同出去游玩,却让他坐在后面的马车里,身份像个高级侍从。


孔子觉得卫灵公很不给自己面子,怒气冲冲地说:“我还没见过如此好德好色的国君!”


就这样,又离开了卫国,前往宋国。


宋国桓大司马给自己造了一个石棺,用了三年时间还没造成。


孔子听了便说:“还不如早点死,以免这么浪费!”


桓大司马得知,心里十分不满,就开始威胁孔子一行人。


孔子师徒别无选择,只好离开宋国。


不久到了郑国,孔子师徒不小心失散了。


弟子们很着急,到处寻找老师,子贡逢人便问。


有人讽刺地告诉子贡:“东门那边有一个像丧家犬一样狼狈之人,可能是你的老师!”


后来子贡告诉孔子,孔子自嘲地笑道:“我就像一只丧家之犬,说得太对了!”


后来,孔子到陈国居住了三年。


陈国正在遭受晋、楚争霸战火的蹂躏,孔子找不到机会,于是返回了卫国。


孔子周游列国14年,在卫国停留了10年。


由此可见,卫国是他周游期间的主要立足点,但卫灵公并没有给他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


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陈、蔡曾是孔子的落脚地。


在陈、蔡期间,楚昭王曾派人邀请孔子,孔子打算到楚国回拜楚昭王。


陈国和蔡国作为楚国的邻国,得到了这个消息,怕孔子协助强大的楚国,就一起发兵,在野外围住孔子。


孔子一行人渐渐断粮,跟随的弟子也饿得少气无力,可是孔子仍然给学生们讲课。


子路很生气,过来对孔子说:“君子也走投无路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虽然走投无路,但不像小人那样在窘迫之时无所适从。”


后来,子贡带着楚兵迎接孔子,孔子这才得以摆脱了困境。


由于楚国令尹子西不赞成任用孔子,楚昭王就不再提此事了。


不久,楚昭王去世,卫灵公的孙子卫出公请孔子回卫国,却依旧没有重用他。


孔子68岁的时候,仍然只是一介平民。


公元前484年,经过冉有的努力,身在卫国的孔子被迎回鲁国,14年的流浪生活就此结束。


孔子仍然很受礼敬,但没有被任用。


孔子知道从政没有希望,就隐居在家里,培养学生,整理古籍。


他一生共收徒3000人,能通六艺、学问登堂入室的72人。


在整理古籍方面,他完成了《诗》、《书》、《礼》、《乐》、《易》的修订,还写了《易传》、《书传》、《春秋》。


公元前479年,孔子年已古稀,在疾病的攻击下病倒。


不久,73岁的孔子与世长辞。


孔子死后,在弟子们的不断努力下,孔子的学说形成了儒家学派,他被尊为该学派的创始人。


儒家思想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也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