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至双九之节,“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最吉祥的日子。
陇翠园中除了嘉福殿、建始殿、清暑殿外,还拥有明月湖、寒渊池、醉风塔,景阳山和瑶华宫、凌云台等可观赏之处。
瑶华宫虽不似醉风塔是宫中最高的建筑,但瑶华宫却宽广,是宫中除了太极殿东堂外,最适合设置家宴之处。
这瑶华宫北靠梅林,南邻寒渊池,西倚景阳山,东是建始殿,家宴之后还可登山祈福,因此是庆双九之节的不二之选。
瑶华宫被皇后布置的焕然一新,到处可见西番(西褚故都)进供而来各色菊花,其品种与邺京大不相同,朵大色妖。
众妃按自己的位次座好,皇帝、皇后也落了座,此时一众宫女们就奉上了重阳糕和菊花酒。
颜倾公主所居的嘉福殿虽然就在景阳山下,但颜倾公主并未参加九九重阳之宴。皇帝自然不会怪罪,只要公主不再琢磨自杀,无论怎样都行。
对于元熙劝颜倾公主放弃寻死之事,皇上虽口上不说,其实心里颇为敬佩。
重阳节恰逢丰收之季,重阳糕乃用今岁丰收的谷物磨出的粉制作而成。九是皇家信奉的既尊贵又吉祥的数字,因此每桌都有九盘重阳糕,随意拿起一个放入口中,软糯香甜,入口即化,是用樱桃汁和糯米粉制成的面团以红豆为馅而制成的糕点。
放眼望去,每盘糕点色泽都不相同,或红或绿、或黄或紫,像是用了不同的果汁和面,又以不同的果蔬谷物做馅制作而成。待上完重阳糕,宫女们又奉上一壶壶菊花酒,菊花酒不单单以菊花制成,里面还掺了各类虫草,在土中埋藏一年再饮用,因此有补身祛病之功效。
重阳节本就有祈求长生之意,宴后又有登高、赏菊、制酒、放纸鸢等活动,意不再吃宴,因此宴席较为简单。
皇后前几日便说了,今年宫里新人多,皇上喜欢热闹,这重阳秋高气爽的天气最适合放纸鸢。据说以前在翼城旧宫的时候放纸鸢的一般都是皇子、公主,可如今皇帝只有一位公主。因此皇后建议今年众妃都可以参与进来,在这日放飞纸鸢,以展自身风采。
说者有心无心我们不知,但听者肯定是有意了。
重阳时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纸鸢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于是便有人在这纸鸢上打起了主意
瑶华宫的前庭极为宽敞,因此宴后放纸鸢便在前庭的空地上进行。
瑶华宫前的空地上一共摆了八个纸鸢,有蝴蝶纸鸢、有孔雀纸鸢、有鸾鸟纸鸢、有宫灯纸鸢、有白马纸鸢、有雄鹰纸鸢等,总之色彩斑斓,十分好看。
家宴之后,永乐公主、元熙、李充华、陈承华和四位世妇便都都去空地上取了纸鸢,其中以李充华最为积极,纸鸢虽多,那属那只孔雀纸鸢最好看,李充华最先拿走了最出彩的那个。
永乐次之,取走了鸾鸟纸鸢,陈承华和其他世妇也各取走了一只。这众人中唯有元熙不太积极,放纸鸢她很喜欢,但今日在众目睽睽下,仿若取悦别人一般,她可不喜欢。
韩世妇见众人都取走了纸鸢,唯剩自己和元熙二人,忽然计上心来,偷偷取下发间最不起眼的一枝簪花,将其握在手里。
她见元熙已经离席,突然快走了几步,赶在元熙之前来到了放纸鸢的空地,此时地上仅剩了两只纸鸢,一个是红色的宫灯纸鸢,一个便是雄鹰。
韩世妇轻轻走到雄鹰纸鸢前,用手轻轻碰触了一下线轴,又来到红色宫灯纸鸢前拿起了红色的宫灯。
此时,元熙也来到了纸鸢前方。
韩世妇微微一笑,言道:“臣妾本想放那只雄鹰的,可以臣妾的身份哪配做什么雄鹰,还是放宫灯吧!”
“妹妹喜欢自可以拿去!”元熙本就对这放纸鸢无感,因此放什么并不介意。
“不了!多谢姐姐!”韩世妇笑着便一边扯着线轴,一边跑向了空地。
没一会蔚蓝的天空下就升起了颜色各异的八个纸鸢。年轻貌美的妃嫔在前庭互相追逐、五彩斑斓的纸鸢在天空互相比高,不得不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胡娘娘!您的纸鸢怎么放的这么低,还不如永乐的高呢?”小永乐放着放着便凑到了元熙的身边,最近这段日子也不知何因母妃不让自己去含章殿,今日能和胡娘娘离的如此之近,自然要亲近一番。
这段日子元熙做了不少好吃的吃食,但为了演好已和温婕妤反目的戏硬是没给永乐送去,如今永乐一同自己说话,不免有些心酸。
自己虽表面上和温婕妤反目了,可永乐毕竟是个小孩子,自己和她亲近些,想来也不会惹人怀疑,于是笑着说道:“小心你的小飞鸾了,胡娘娘的大老鹰要来追你了!”
元熙一边说着一边放着手里的线轴,小永乐一手拿轴,一手放线,亲近的站在元熙身边。
“大老鹰要追上小飞鸾了!”元熙笑着说道。
“胡娘娘真厉害!”永乐真心的赞叹。正说话间,元熙手中的纸鸢的线却断了,直直地飞上了天!
永乐见此立即闭上了嘴,她年纪虽小,也知这是不祥之举。她忽地自责起来,若不是自己要让胡娘娘将纸鸢放高,那线或许就不会断。
“真是晦气!”云贵嫔不顾众人脸色,嘀咕了一句。
纸鸢飞走,元熙呆愣地站在那里,这突然出现的变故,使她有些措手不及。
众妃见元熙的纸鸢已经飞走,哪还敢再放,忙收了线绳。
皇后脸色也不大好看,毕竟这重阳节的一切事物均出自自己之手,这纸鸢出了问题,她也会平白无故贻人口实!
除了云贵嫔刚才那一句,整个瑶华宫顿时安静下来,再无一人说话,气氛一时尴尬至极。
元熙知道这重阳之日纸鸢放断意味着什么,不管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遭人陷害,总之这纸鸢是在自己手中出现了问题,于是忙跪于地下说道:“是臣妾之错!请皇上娘娘惩罚!”
永乐见状,也忙于跪上替元熙求情道:“父皇、母后,不是胡娘娘的错,是儿臣的错,是儿臣非要胡娘娘放高纸鸢,才导致绳子断落!”
“永乐!回来!”温婕妤唤了一句。
“母妃!儿臣不回!不是胡娘娘的错!是儿臣的错!”永乐执拗地说道。
“说什么错不错的,飞了一个纸鸢而已!依臣妾看哪是放走了福气,分明了放走了晦气!瞧着吧!清河王除夕前保准大胜南郡!”王贵人打着圆场说道。
“哈哈哈!”皇帝发出一阵爽朗之笑,心里暗道:“这种时候,王贵人还真有用处,总能打破尴尬!”
于是说道:“朕看王贵人说的有理,放飞纸鸢、放走晦气!都起来吧!”
元熙、永乐遂起身站起。
“时候不早了,菊花酒也饮了,纸鸢也放了!该登景阳山拉!”皇后感激地瞥了王贵人一眼,然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