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江浙战争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154字 发布时间:2023-04-25

时间进入8月,李志行接连迎来了两件大好事!

第一件事“汉堂天字第一号”工程全面投产,所有炼钢炉一次投产成功!一下具有了年产钢轨约1100公里的能力!可以生产十几种钢材,其中就包括军工需要的枪钢和炮钢!

由于“汉堂天字第一号”工程的实施,李志行的兵工厂生产能力一下子可以与吴大帅、张作霖相提并论!

此时,吴大帅手下有汉阳、开封、济南、德州、巩县5个兵工厂。根据情报显示,这5个厂总共日产步枪250枝、各式仿造机枪每月不到70挺、各种枪弹每日20万发;汉阳兵工厂每月可制造大炮6尊,其他厂不造;日产炮弹400发。

张作霖的东三省兵工厂能力日产步枪约30多枝,枪弹20万发,这方面稍逊于吴佩孚;但制造大炮能力远远超前,每年能生产各种大炮200尊,一昼夜能产炮弹300发。

而现在李志行的榆林基地,一昼夜可以生产新式毛瑟步枪230枝、掷弹筒20枚,手雷、地雷各1500颗;每月可以生产153mm重炮8门。至于弹药,则是他的强项!日产枪弹35万发,年产达到上亿发!日产各种炮弹、航空炸弹合计达到410发!

另外,榆林基地每月可以造出半自动步枪20枝,冲锋枪10枝、轻机枪5枝、迫击炮3门,这些都是实验品,是萧骥组织仿制的,已经出了产品,正在组织各种检验。

其次,榆林基地正在仿制的还有重机枪、步兵炮、平射炮、防空炮等。

比较而言,李志行的军工生产能力已经很强!步枪生产能力比吴大帅差点,但远超张作霖;大炮不如张作霖,却远超吴大帅;弹药生产能力则远超二者!并且,还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掷弹筒。

而李志行这才经营了几年呀!

而且,榆林基地不同于国内任何一个兵工厂,它类似于一个综合重工业园区,里面包含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不但产军工产品,还产钢轨、钢管、纯碱、烧碱、盐酸、硝酸……等等。甚至还产染料和西药中间体,因为这些其实是炼焦的副产品。这样,老实染布厂的燃料基本就不用进口了……

所以,榆林兵工厂生产的军火,综合成本其实比国内其他厂产的低了一大截!

还是李志行这家伙有魄力,一口就吃成了个大胖子!

第二件喜事,就是包头到库伦的公路贯通!从此,李志行再也不怕有人切断张库公路来断外蒙军队的物资了!

新开通的包库公路,全长不到1000公里,比张库公路短了约100多公里。而李志行在包库公路上安排了800多辆汽车,全程设置了11个兵站、19个居民点,新成立了3个旗……;同时,还沿公路开辟了新航线,铺设通讯线路……

话说包库公路贯通得正是时候!因为直奉两系又不安稳了起来。

这一次,蝴蝶翅膀的扇动来自东南。

今年年初,吴佩孚派孙传芳去打广东。但由于福建情况复杂,孙传芳必须首先统一福建,而后才能向广东用兵。

1月份,孙部突然集中于闽浙边境。当时就有孙传芳不愿攻粤而将攻浙的谣传。

2月27日,孙以检阅军队为名到延平,派王永泉代理福建督理(督军)的职务。孙与王永泉是结拜弟兄,孙扬言自己已经保荐王永泉继任福建督理。

同时,驻福州的孙传芳的第2师第3旅卢香亭、周荫人的第12师第23旅李生春两部也都开拔,准备进入浙江。

浙江卢永祥得到情报,马上增兵常山、江山准备抵抗。

当时又发生一种传说,说这其实是孙传芳的声东击西之计,目的不在攻浙,而在攻赣。

江西督军蔡成勋也大为恐慌,江西军官联名电请北京政府制止孙军攻赣。

不久,谜底终于揭晓。

3月6日,与孙合作的福建本土军阀第12师师长周荫人致函王永泉,限王于3小时之内离开省城。同时,已经开出省城福州的卢、李两旅都将后队转为前队,由洪山桥回师向福州进发。

王永泉完全没有防备!兵力尚分布在外,来不及调回,根本无法抵抗,只得逃出福州。

原来孙传芳的确是用声东击西之计,故布疑阵,使王永泉猝不及防,然后把他驱逐下台。

王永泉逃往泉州后,仍然不能立足,12日,王将所部交与旅长杨化昭,即日离泉赴沪。厦门的福建实力派臧致平乘机收编了杨部,并与该部联合出兵,于3月22日攻占漳州。

于是,周荫人与驻闽海军司令杨树庄及广东“陈家军”(陈炯明)联合,进攻臧军,在泉州、厦门一带进行了拉锯战。

臧军不敌,于4月15日退出厦门。

此后臧军在粤赣边境到处寻找出路,终于杀出重围开抵浙江常山、江山一带,卢永祥趁机收编为衢州边防军,派臧致平以参议名义督率边防部队,并任杨化昭为边防司令兼第24混成旅旅长。卢永祥一下子收编了1万多人。

这件事情发生后,江苏的齐燮元狂喜!因为江苏、浙江两省为保持军事平衡,原有不许收留客军的协议。卢永祥此举明显违反协议,正是出兵的好借口!

于是,齐打密电怂恿曹锟说:浙江孤悬,奉军即便有心帮助也不能立刻采取行动,浙江可以一鼓而下!而浙江问题解决后,我们就可以拿出全部力量来对付奉系了。

曹锟同意了这个意见,劝告吴佩孚必须对齐燮元采取“休戚一体”的态度,准备“积极应援”。

一开始,吴派其参谋长李济臣前往浙江,劝说卢永祥解散臧、杨残部,保障江、浙和平。卢不肯接受。因此,吴不再反对用兵东南。

而孙传芳则早就有意于浙江这块膏腴之地。于是齐、孙商议决定南北夹击浙江,共分4路进军:

第一路攻上海,由中央第19师师长宫邦铎、江苏第3师师长马玉仁等任之。第二路守宜兴,由江苏第5混成旅旅长陈调元等任之;第三路攻广德,由安徽第3旅旅长王普等任之;第四路攻浙江仙霞岭,由闽军及赣军各一部任之。总兵力约8万余人。

驻厦门海军由杨树庄率领,驶向浙海及淞、护助战。

前三路由齐燮元任总司令,第四路由孙传芳任总司令。

1924年8月下旬,孙传芳在建瓯([ōu],温州)组织闽浙联军总司令部,派卢香亭为攻浙前敌总指挥。吴佩孚命江西蔡成勋派出一个师(共3旅)助阵。

此时,苏、沪、闽一带海军各有所袒:驻沪海军司令杨建章袒护卢永祥,驻宁(南京)海军总司令杜锡珪袒护齐燮元,驻闽海军司令杨树庄袒护孙传芳。

自甲午之后,海军已逐渐沦为打酱油的角色,如今是驻地在哪,就选择支持谁。

对阵的卢永祥这边,则联合浙江、上海及由闽入浙的军队,组成浙沪联军,并分南北两路应敌。

总作战方针是:北攻齐燮元,南防孙传芳,即南守北攻。

其中浙江省共有4个师,即中央陆军第4师、第10师,浙江第1、第2师。

北路由卢永祥任总司令,下辖3个军。

淞沪方面,由中央第6混成旅旅长何丰林、福建陆军第1师师长臧致平、中央第24混成旅旅长杨化昭任指挥,为第1军,何丰林任司令。长兴、合溪一带,由中央陆军第4师师长陈乐山任指挥,为第2军,陈乐山任司令。泅安一线,由松江镇守使王宾任指挥。卢本人则率补充团、卫队等居吴兴为接应。

南路(第3军)由浙江第2师师长张载阳任总司令,浙江第1师师长潘国纲任副司令,防守省城杭州。另以浙江第1师第1旅旅长郝国玺为衡防司令,以防孙传芳自闽攻浙。

卢方兵力总计达9万余人(其中浙军7万4千人,沪军1万7千人),稍多于齐方。

卢的作战重心在江苏方面,准备亲自带兵,直捣齐燮元的老巢南京。

于是,战事又起。

9月2日,齐军强占安亭车站,一路向浙方防地黄渡迫进,一路沿太湖西侧由宜兴进攻长兴。

战争正式爆发。

这场大战,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江浙战争”。

名曰“江浙战争”,似乎是江苏和浙江之间的事,但依此时国内的大形势,这场战争其实关系着反直“三角同盟”的共同命运。

所以,张作霖派人到杭州表示本人一定派兵入关为助,并先汇来300万元接济浙沪联军的军饷。9月4日,孙中山在大本营会议上宣布“援浙即以存粤”,并于次日下令讨伐曹、吴。

有张作霖和孙中山支援,卢永祥气势很盛,于9月3日发表讨曹(曹锟)通电,并传檄西南各省,请其共同出兵讨伐直系。

紧接着,张作霖、段祺瑞都有通电予以声援。

不过自开战后,并未出现什么大战、鏖战,主战场(即北面战场)一直没有什么大进展。

原因是双方面的。话说直系齐燮元本非战将,所部第6、第19两师又久驻江南繁华之地,士气萎靡不振。而皖系卢部第4、第10两师虽然号称北洋劲旅,却也暮气沉沉。

因此,齐燮元一鼓而下杭州,和卢永祥直捣金陵的目的,均不能达成。

从9月3日开战后,双方在黄渡进行了阵地战、濠堑战。拂晓开炮,中午休息,午后3时继续开炮,傍晚停止,双方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他们双方每天公布的战报,都是“阵地没有变化”。

另一方面,江浙开战洋人反应十分强烈,因为这一带正是洋人利益最多的地方。

之前英国公使马克列已向北京外交部提出紧急建议:上海周围(包括水面)30里内不得驻兵或者采取军事行动。在此区域内,中国无论何方军舰均须撤退或者解除武装;沪宁路不得运兵;上海兵工厂应予封闭,吴淞口炮台须卸下炮闩。

所以,这场仗打的暮气沉沉、束手束脚。这在历年来的内战中,可以算是打得最“文雅”的一次战争。

苏浙战事,直系各实力派并不怎么热心。督军们纷纷采用了通电的办法援助齐燮元,声讨卢永祥。连新疆的杨增新也发了通电。李志行如今是直系干将,自然也免不了通电声讨。

齐燮元事先联系好的两个同盟——安徽马联甲和江西蔡成勋也都置身事外,并不派兵应援,只有吴佩孚抽调从四川撤退下来的鄂军第5混成旅张允明部,派来支援齐燮元。

李志行还多操了点心。他与乔修远一起讨论张作霖会不会真如自己所宣称的那样,奋勇援助卢永祥,从而引起直奉大战?因为一直就有情报说张作霖在积极备战。

两人认为,张作霖说要援助浙江卢永祥,只是口号罢了。毕竟这中间还隔着河北、山东、江苏三个省呢!

但最后是不是直奉两系真的就会打起来?这个还真不好说。不过不管打不打,两人都认为应该做些防备。

只是,两人都持乐观态度。因为现在我方与张作霖接壤的只有外蒙,边界上两个能用兵的地方李志行都放了重兵,修了坚固的工事,张作霖就算兴兵,这两处也不好打。再说了,打李志行又没有多大战略意义,相信老张不会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乔修远比较细心,他给再海拉尔驻守的高贵滋以及在达萨巴贝子府驻守的王冠军都发了电报,询问附近的奉军有无异动?

两者都回电报告并无异动。

乔修远则向二人说明江浙战争的情况,让他们加强防守,防止奉军突然袭击。

两人都回电表示:坚决执行!

其他的倒是未影响什么。

李志行优哉游哉,甚至因为浙奉战争,还发了一笔小财。

原因是卢永祥这家伙临渴穿井,紧急订购了12架法国战斗飞机和10辆战车。

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单的,国内只有欧兰彬。所以,李志行又发了点战争财。

也许是这一段时间没打仗,李志行放松了,也许是李志行这一阵“种田”种上了瘾,总之他觉得,江浙甚远,他应该可以置身事外。

不过李志行还是过于乐观,按张作霖这种每天摩拳擦掌的阵势,只怕这块云彩迟早会落下来。

果然,吴佩孚忽然急电,通知李志行和乔修远二人马上赶到洛阳,有要事相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