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大公无私:“春秋时期,祁黄羊是晋国的大夫,也是晋平公手下一位非常得力的谋臣。”
有一天,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一个县令,你认为谁能担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解狐有胆有识,通达政务,可以担当此任。”
晋平公听了,惊讶地问:“解狐不是你的死对头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回答说:“你只问我谁能担任南阳的县令,但你没有问我的对头是谁!这完全是两码事。”
晋平公听取了他的意见,任命解狐为南阳县令。
老百姓听说这件事,纷纷称赞祁黄羊心胸开阔,公私分明。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缺少一名尉官,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
祁黄羊说:“祁午可以胜任。”
晋平公又问:“祁午那小子不是你儿子吗?”
祁黄羊说:“你问谁适合当尉官,我只考虑谁能担起这个重任,根本没有考虑被推荐人和我的关系。”
晋平公听取了他的建议。
果然,解狐、祁午两人恪尽职守,办事公正,一致受到人们的称赞。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深有感触地说:“祁黄羊举贤,对外不回避仇人,对内不回避内亲,真是大公无私呀!”
楚国令尹迎亲:“楚国是南方的一个大国,而郑国只是楚国北部的一个小国。”
为了与楚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寻求安稳,郑国决定将大夫公孙段的女儿嫁给楚国令尹公子围为妻。
公元前541年春,公子围带着迎亲队前往郑国迎娶公孙氏。
这支庞大的迎亲队伍,实际上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远征军。
原来,楚国打算以公子围迎亲为名,趁机出兵吞并郑国。
郑国的上卿子产听说公子围着军队来迎亲,便派能言善辩的使者子羽前去对付他们。
子羽出城拦住楚军,对公子围说:“我们郑国都城很小,贵国来迎亲的人太多,实在容纳不下。”
“还请大家委屈在城外安顿下来,若是招待不周,希望多多包涵。”
公子围听了非常恼火,对子羽说:“在这片荒郊野外迎亲,这样不是有失贵国的体面吗?”
子羽说:“我们郑国只是一个弱国。”
“本想依靠贵国来确保我们的安全,但是贵国今天所作所为,无疑是居心叵测,想以迎亲为名,消灭我们郑国。”
“要知道,如果一个小国失去依靠,反过来被大国吞灭,其他的小诸侯国就会提高警惕,不再相信大国的甜言蜜语。”
“所以还请您们三思。”
公子围见到阴谋已被识破,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偷袭计划。
他独自入城迎亲后,便立即率军离开了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