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蔬菜沙拉后,卜小云带着旅行团离开种植基地,前往山峰的另一侧,参观南极峰的光伏发电基地。蔬菜沙拉激活了游客们连续几天萎靡的味觉,一路上,游客们边走边聊,比前两天要兴奋和愉悦得多。
实际上,利用太阳能是人类在月球上长久活动的关键因素。南极峰的光伏发电基地占地面积达到二十平方公里,是月球上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不仅为山峰上的各种设施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还为其他地区的基地远距离输送电能。
不同于地球上通过电缆传输电能——在月球上建设大规模的高压电网恐怕做不到,经济上也划不来,月球电能主要通过定向微波进行无线传输。
早在2015年,日本科研人员首次成功利用微波向五十五米距离外的一个接收装置,精准地传输了1.8千瓦的电力——足以运转一个电热水壶。
尽管传输距离不算太远,但这次成功的意义十分重大,为人类更有效利用太空太阳能铺平了道路,但利用微波无线传输电能也面临传输功率小、传输距离短、克服障碍弱等重大挑战。
但该项技术的研究并不顺利,直到三十年后,人类第一个实验性质的电能无线传输系统才在月球上建立起来。在经过三年无数次改进后,才正式进入实用阶段。
稍微有点电路知识的电工,当然不能写出《三体》这样的小说,但肯定知道电压越高、传输过程中电能损耗越小。实用的电能无线传输系统把电压做到了百万伏——不亚于地球上的特高压电,最远可以传输上千公里。
为了避开像山峰这样的障碍物,科学家们把中继设备发射到月球不同的轨道上,建在高处的光伏基地获得电能后,先是进行加压,然后像无线电波一样,再传输到轨道上的中继设备,最后由中继设备接力将电能传输到目的地。
月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电能在空中传输时不会因为大气层而发生反射、折射,更不会因为恶劣天气而截断电能传输。更为重要的是,不会因为高压电能产生的强辐射影响空中的鸟类。这也是为什么只在月球上使用,而不在地球上投入使用的缘由。
南极峰光伏发电基地是宇宙动力公司在月球上建立的两大光伏发电基地之一,也是月球上第一个光伏发电基地。南极峰光伏发电基地从最初实验性质的小发电厂开始,经过几次升级扩建,到现在成为月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但这个最大的光环,恐怕在年内就会被打破。正是在与南极峰一山之隔的山峰上,星矿集团正在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超过五十平方公里的光伏发电基地。
毫无疑问,采矿业对电能的需求可要大得多。
星矿集团的主要能源来自核能,但反对在太空使用核裂变技术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主要的反对声浪来自美国。这一方面原因是美国为了打击其他有实力的太空竞争者,特别是像星矿集团这样电能需求大的采矿企业,另一方面是美国的核技术已经落后于中国。
而在今年年初,美国通过G17——十七国集团,推出了太空核能减产计划,逼迫各国缩减在月球上的核能使用,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少数国家做出了高姿态,全面关停了在月球上的核电站,在国际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
虽说我的核能我做主,中国政府不需要向G17摇尾乞怜,但星矿集团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明显感受到了舆论压力,于是决定加快研发核聚变技术的同时,全力赶建与公司需求匹配的超大型光伏发电基地。
这么一来,宇宙动力公司全月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马上就要易主。玩不过你,只能不讲道理。说不定来年美国又出新的幺儿子,来一个光伏缩减倡议。
光伏发电基地除了明晃晃的太阳能电池板,还是明晃晃的太阳能电池板,而且密密麻麻,像布阵一样的太阳能电池板,患有密集恐怖症的人可不敢轻易靠近。
光靠想象就知道参观光伏发电基地有多无聊。要不是穿着宇航服,不会感受到烈日的暴晒,游客们恐怕没有人愿意多走几步。
基地的讲解机器人开启了最高分贝的播音模式,似乎这样才能抵御猛烈的太阳,让游客们从对反射光线的不满转移出来。
讲解机器人开足马力宣扬说:“各位游客,南极峰光伏发电基地是月球首个光伏发电站,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光伏发电站。这一基地的建成是人类月球探索的里程碑成就,彻底解决了月球清洁能源的自给自足。
“基地里占地面积二十平方公里,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八十万块,年发电量可以达到十亿度。十亿度电是什么概念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一度点可以让一个二十五瓦的灯泡连续点亮四十个小时,一台普通电风扇连续运行十五个小时,一台电视机开机十个小时,一台家用冰箱运行三十六个小时。
“也能将八公斤的水烧开,使电动自行车跑上八十公里,用电炒锅烧两个菜,用电热淋浴器洗一个澡,或者用吸尘器把一百平方米的房间打扫五遍。用地球上最常见、也是最落后的煤炭来发电,一度电需要三百一十克的煤炭,十亿度电折算下来就是三十万顿煤炭,相当于一个小型煤矿的年产量。
“如果把十亿度电换算成天然气,相当于八千万立方天然气;如果换算成石油,相当于八十五万吨石油;如果换算成柴油,相当于二十万吨柴油……”
游客们也不甘示弱,开启了连环吐槽和争论模式。
“我就在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工作,整个发电站占地面积可比这大得多,超过了五十万亩,年发电量达到二百亿度。我相信,即便是在月球,只要有需要,我们同样可以建造这种大规模的发电站。”
“为什么不使用更高效的核能源呢?这种光伏发电站别说在月球,在地球上维护起来都特别麻烦。”
“要是人类能够建造戴森球就好啊,把光伏板放到太阳边上去,想想都很疯狂。”
“太阳能一点都不划算,费时又费力,模拟太阳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才是未来能源的出路。新闻报道说,中国的人造太阳已经稳定运行超过一万个小时了,很快就能投入商业化发电了。”
“人造太阳,这都说了多少年了,到底有没有希望啊。”
“这可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创举,哪有那么顺当,我坚信只要持续努力不懈,一定可以成功的。”
讲解机器人可不管游客们的叽叽喳喳,按照程序设定继续讲解:“南极峰光伏发电基地实现了全自动化、全智能化,整个发电基地只有两名工作人员,除此之外都是机器人,而远程控制中心则在地球上。
“月球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同样面临表面灰尘堆积的问题,这样会影响发电效率。要是靠人工维护清洗,每天需要超过一百名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擦拭才可以做到。而在基地,只需要二十台清洗机器人就可以轻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