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①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fŏu),终来有它,吉。②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③
六四:外比之,贞,吉。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④
上六:比之无首,凶。
注释:
①原筮,以前占到此卦;不宁方来,后夫凶,因为心中不安宁才来与我们结盟,这种没有诚意的结盟,以后会产生变故,并带来凶险。
②终来有它,最终有好事源源不断地到来,它,虫蛇,这里指像虫蛇一样源源不断,络绎不绝。
③比之匪人,结盟的政策放之天下而皆准,不能因人而异。
④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这句话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原形,来自商汤网开三面以仁灭葛的典故;公开结盟的标准,对于不愿结盟者网开一面,不强求;双方一旦结盟就要像自家人那样不设防。
译文:
比:与天下各诸侯国结盟与亲近是一件好事情。以前我们占到此卦,都非常好,都能够带来长久平安。但是如果对方因为担心被讨伐,心有未宁前来亲近结盟,而不是以诚心前来交朋友,这种没有诚意的结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以后会产生变故,并带来凶险。
初六:双方诚心诚意相交,并结盟才是好的。满怀诚意地前来相交结盟,终将不断取得丰硕成果。这种结盟,是最为理想的效果。
六二:我们发自内心,以诚意与天下各国相交结盟,是一项要长久执行的国策,这是一件有益于国家长久发展的好事情。
六三:结盟是一项基本国策,不能因人而异,对天下诸侯各国,只要他们愿意前来结盟,我们都是一样地欢迎他们。
六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主动与他国相交结盟,并长久地执行结盟的政策,因为这样会给国家带来好处与好运。
九五:公开外交结盟的规则,如同君王打猎,只是三面合围,而网开一面,结盟这种事情是愿者上钩;但双方结为盟友之后,则应以诚心相待,相互以对待自己国人一样,不设戒备,这样才好。
上六:大家相互结盟,但没有选出盟主,这样会导致群龙无首,不利于统一行动,会给天下带来凶险。
鉴注:通过出师打仗回来,而占领了水源,天下诸侯各国都来亲近我们,怎样处理亲近与结盟的事情,这便是本卦,比卦所要告诉我们的事情了。比卦上卦水,下卦坤,朝廷需要如水般温暖和抚慰天下诸侯的心,也比喻占领了水源与道义上的至高点之后,与广大的诸侯国团结一致,和平共处是当时西周作为诸侯国当政者的一个基本的国策。据《周礼•夏官•司马》记载,周代鼓励小国侍奉大国,大国亲近小国,大家和平共处。本卦也反映了周人在发展过程不断团结其他诸侯国,并与其他诸侯国亲近结盟的过程。
我们当今国家领导人英明,国家繁荣昌盛,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高涨,国家尚未最后统一,那块不宁土地上的当政者,需要认清形势了,如果还是那么的顽固不化,与中央政府为敌与十四亿人民为敌,后夫凶的结果就不难想象了。三千年前的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当今岛上各界人士还能不明白吗?《周易》说“比之无首”,是凶险的行为,希望国家早日统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从此卦可以看出当时作为诸侯的周国,变得更为强大了,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土地与水源,不需要如需卦那样与别人争抢见泥的水池了。这时候周人的国家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则是需要交结天下各诸侯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利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利于在全天下推广周人的农耕技术,以利于全天下的人能有饱饭吃。但是周公说“上六:比之无首,凶”,周人作为诸侯国,在此时还没有强大到使天下其他诸侯国对它俯首称臣的程度,周人的先祖们还要继续努力。
这段历史记载的是季历晚期以武力征伐为主的阶段过渡到了文王早期以武力征伐与外交结盟相结合的阶段。
在比卦周公告诉了我们一个周人作为一个还不是很强大的诸侯国时的外交原则:1、以经济、军事、文化等实力作为保障;2、双方相交结盟必须具有诚意;3、与各国相交是一项基本的外交政策,对所有的诸侯国都是敞开大门的,不会因人而异;4、对外结盟的政策是公开而透明的,双方结盟是自愿的行为,不会强求别人前来结盟;5、两国相交结盟之后,双方之间要享有同等的国人待遇;6、有盟主的结盟才是完美的;7、周人还没有强大到能够成为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