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再次发兵攻打郑国,并计划秘密派兵偷袭。
大臣蹇叔认为,调动大军去偷袭这么远的国家,行军路线太长,很难获胜。
可秦穆公就是不听,派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带领400辆兵车,偷袭郑国。
公元前626年二月,秦军来到郑国的邻国滑国境内。
郑国有一个叫弦高的商人,当时正赶着一群牛去洛阳卖。
他见到秦国军队正朝着郑国的方向前进,知道他们要攻打郑国,大吃一惊。
弦高立马当机立断,赶紧派人向郑王报信。
自己则挑选了四张牛皮和十二头牛,扮成郑国的使臣,去拜见孟明视将军。
弦高对孟明视说:“我们国君听说秦军要经过我们的国家,特意让我带几块牛皮和几头肥牛来慰劳你们。”
“如果秦军非要开到我们郑国,我们可以为贵军提供粮草美酒。”
孟明视听了这话,以为郑国有所准备,不可能偷袭成功。
于是,他收下了弦高的礼品,在滑国驻扎下来。
郑穆公收到信息后,迅速召集大臣商讨战事。
郑国将士们为迎战做好了充分准备,全国上下严阵以待。
秦军在滑国驻扎了几天,眼看袭击郑国毫无希望,只好顺手灭了滑国,班师回朝。
晋国早就得到了情报,知道秦军要偷袭郑国,想取代晋国当霸主。
这时的晋文公去世了,晋襄公刚即位不久。
刚登位的晋襄公大怒地说:“我父亲刚去世,秦国就来灭滑国,这是故意欺负我啊!”
他穿起丧服,亲自率领大军,埋伏在地势险要的崤山。
秦军毫无戒心,带着从滑国掠夺的年轻男女、财宝粮食来到崤山。
孟明视坐在马背上,指着前面说:“出了山口,就到我们国界了。”
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整个山沟响起了雷鸣般的战鼓声!
晋军伏兵将秦军团团包围,一个冲锋,孟明视等三位将军成了俘虏,失去了主心骨的秦兵一下子全军覆没。
晋襄公的后母是秦国人,听说晋军打了胜仗,面带喜色地出宫迎接胜利回国的儿子。
她指着关在囚车里的孟明视对晋襄公说:“这些败将太可恶了。”
“如今秦军都死在他们手里,不如把他们放回去,让我父亲亲自处死他们吧!”
晋襄公见她愤怒的样子,不知是计,居然同意放虎归山。
孟明视三人回到秦国,秦穆公率领文武百官穿着白衣裳到郊区迎接他们。
秦穆公看到三位将军伤痕累累,痛哭流涕地说:“我后悔当初没有听你们父亲的劝告。”
“你们没有罪,也不要难过,咱们一定可以报仇雪恨!”
大家伙儿见秦穆公承认错误,十分感动,表示更加努力地训练军队,重振武威。
过了两年,秦军恢复了实力,孟明视没有忘记当年的耻辱。
公元前625年,孟明视等人向秦穆公提出请战,希望一雪前耻。
秦穆公同意了,并任命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为主将,前往崤山。
然而,由于晋国早已做好准备,秦国大军刚到崤山,再次遭到迎头痛击,惨败而归。
跟上次一样,秦穆公并没有责罚他们,反而好言相慰。
三位将军心怀感激和羞愧,更加刻苦地训练军队,一心要一洗前耻。
公元前624年,孟明视等人做好了准备,请求秦穆公亲自带领500辆战车,讨伐晋国,报崤山之仇。
秦穆公同意,出征当天,他对三军将士感慨道:“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战斗,咱们输了好几次。”
“别说中原诸侯看不起我们了,就连西部那些西戎小国和部落也鄙视咱们。”
“如果这次再不打胜仗,我也没脸回来了。”
很快,秦军渡过了黄河。
孟明视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征有进无退!”
全体将士心神领会,下了狠劲,烧掉了渡船。
孟明以身作则,冲当先锋。
秦军一路势如破竹,警报很快传到晋国国都,朝野上下慌作一团。
晋国将领没人敢带兵抗战,晋襄公不得不下令紧闭城门。
孟明视对秦穆公说:“晋国已经屈服,主公不如好好安葬崤山秦军的尸骨,也算洗刷去过去的耻辱。”
于是,秦穆公率领军队来到崤山。
见到三年前死去的秦军尸体,早已变成白骨,到处都是,秦穆公心里一片心痛。
接着,秦穆公穿上孝服,士兵们连忙将骨头裹在草席里面,埋在朝秦国方向的山坡上。
他们隆重发葬,祭祀了三天,这才班师回朝。
秦穆公在向东发展的道路被晋国阻挡后,只能转向西部发展,倾力向西戎进攻。
这一次,秦国采取了先攻击强国,然后逐个攻击弱国的谨慎策略。
当时,许多戎狄生活在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
绵诸、义渠、大荔都是强大的部落,他们经常在秦国的边境烧杀抢掠,导致当地百姓民不聊生。
后来,绵诸王听说秦穆公是一个贤德之人,便派使臣由余拜访秦穆公。
秦穆公热情地招待了由余,从他口中探听到了西戎的地形、地貌、军队等情况。
秦穆公发现由余很有能力,便采取了内史廖的计划,离间由余和绵诸王之间的关系,最终迫使由余投靠了自己。
秦穆公隆重地招待了由余,并邀请他共商统一西戎的大事。
公元前623年,秦国开始积极向西发展,调集秦兵进军西戎,迅速消灭了绵诸。
接着乘胜扩张,先后征服了20多个戎狄小国。
秦国拓疆千里,国土南至秦岭,西至狄道,北至朐衍戎,东至黄河,秦国逐渐走上了崛起之路。
秦穆公励精图治,改革内政,促进了秦国的发展和西部民族的融合,可以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