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书名:鉴注周易 作者:稷田耕夫 本章字数:2892字 发布时间:2023-04-27

师:贞,丈人,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pǐzāng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注释:

丈人,这里是指德高望重,具有经验丰富的人
以律,以严明纪律来要求军队;否则;最初指战争中被俘获的人,此处是讲军队像是没有正规训练过的奴隶,是指没有纪律的人

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历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本段话很好的解释了师卦九二爻的含义,相对简单易懂。说明白的了,军队就是为王服务,是听王的命令的。
师或舆尸,只要打仗,将有伤亡,整车运载收入尸体回来
左次,古代战车向前,驾车人居右,故左次,指军队有秩序地向后撤退
田有禽,以打猎来说明包围敌军,这时我方军队具有绝对优势;执言,讲话劝降;长子帅师,军官带兵作战;弟子舆尸,子弟兵死伤惨重;
开国被封为诸侯国;承家,被封为有领地的官员,大夫

译文:

师:军队建设是国家大事,要常抓不懈,选择贤明,经验丰富的将军担任主帅才好,这样才可保卫国家平安无事
初六:大军出征必须军纪严明,如果像没有训练过的奴隶毫无纪律那样,必定凶险无比;
九二:在大军之中,按军中要求,工作努力,严格训练,这是一件好事件,没有坏处。国君也给这支训练有素之师很多的作战命令。
六三:军队只要打仗,不可避免的会有伤亡所以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情。
六四:战争的开支是巨大的,如果能够避免伤亡,军队能不打仗,就能有序地撤退回来就能完成使命,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结果
六五:即便是以极大优势的兵力包围了敌军也要先向对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其放下武器,让战争不会发生,这样才不会导致伤亡如果直接使用武力,由统帅带兵杀敌使子弟兵死伤惨重长期这样下去,会导致国力下降,人口减少,对国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上六:军队凯旋而归国君赏赐有功之人,封侯升官但是对于那些无德之人,则不可重用。

鉴注:上一卦讼卦,周公认为国家的利益不是靠喷喷口水,争讼得来的,而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所以本卦师卦就是讲如何管理军队与使用军队的原则。师卦上卦为坤,下卦为水,从上下两卦关系来看,周代进入农耕社会之后,我国古代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多因争土地争水源而引起。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我们古代军队中的军人,他们主要来源于农民。农民平时种地,战时才当兵。前面讲坤卦时介绍,周字的甲骨文,表明周人本身就是一群负责当时朝廷开垦井田的人。他们是一群既当农民又当兵的人,周人取得天下之后,这个光荣传统就得到了进一步地发扬光大,直至后来汉代、唐代、宋代、明代都有类似的屯田制。沿着这个实行了几千年的光荣传统,毛主席在那个关键性的历史时刻,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选择是有根据的,有历史渊源的,是唯一能够救中国的正确道路。我们中华农耕民族的百姓爱好和平,我们平时看上去温驯老实得像一只绵羊,胆小而怕事,一旦国家有事,扛起枪,冒着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地奔向战场,英勇杀敌的也是我们。因为我们这些国人的头脑中有家乡的美景,有挂念的亲人,为了祖国的河山,为了心爱的亲人,打起仗来才会勇敢的向前冲,不怕死。当年在上甘岭战场上的时候,歌曲《我的祖国》一句句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姑娘好像花儿一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就让无数的志愿军将士,扛住了敌人不计成本的炮火,扛起猎枪,英勇无畏地从精神上与军事上打垮了貌似强大的敌人。因此毛主席他老人家提出来的人民战争的理论,也是可以从《周易》找到历史渊源,而伟大的,有人民支持的正义战争,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民战争理论的正确性,已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用胜利,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也许将来还会有战争的胜利,会证明毛主席人民战争理论的伟大正确。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明白“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故中国人们热爱和平,不希望战争,以最大诚意避免战争。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兵圣孙子也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贤都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与人们:必须对战争慎之又慎,切勿轻启战车。但如果要是谁欺负我们,阻碍我们统一祖国,阻碍我们伟大复兴,妨碍全世界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华夏儿女必然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领导人周围,并带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冒着敌人的炮火,义无反顾地向前进!并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

从师卦来看,这时期,周人的部落变强大了,终于被商王朝认定为诸侯国了,可以拥有自己的常规军队,并且能用这支军队向外进行战争了。从丈人,吉”,估计周人还有了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来担任军中的统帅。古今中外对经验丰富的将军都非常重视,秦穆公在《秦誓》中也说:“虽则云然,尚猷(yóu)询黄发,则罔所愆(qiān)。”,翻译过来就是:“虽然别人讲得天花乱坠,但军国大计这种事情,还是有经验的老将可靠,多问问他们才不会犯错。”孙子也说:“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这些理论都很好地继承了《周易》相关的军事思想。

师卦讲述的这段历史过程,是太王公亶父迁到歧邑之后,通过发展农业,周边部落与人们纷纷投靠周人,周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然后经过公亶父与季历两代首领的努力,力量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周人变强大之后,便为商朝讨伐周边部落,也为自己部落报讼卦中所说的“国家报仇100年也不晚”的被人夺走土地而四处漂泊的仇恨。据记载,季历于武乙二十四年讨伐程国,武乙三十年讨伐义渠,武乙三十五年伐鬼戎。哀兵必胜,加上周人本身就尚武,在季历的带领下,周人不但报了仇,还不断地开疆拓土,部落越来越强大,大到可以建国了。武乙三十四年,季历赴殷商都城见商王武乙,武乙赏赐了季历土地、美玉与马匹,周人在季历的手上终于建立了商朝认可的邦国,正式“开国承家”,正式成为一方诸侯。对于周人来说,季历的功绩显然是非常巨大的,通过季历几十年的征战,周人完成了以下事情:1、疆域面积扩大了很多。周人从太王时期的岐邑附近扩张到了今陕西东部与山西部分地区;2、周人从以前的那个为了种地与人争抢水源及被人驱赶的小部落发展成了一个西部小霸王;3、建立了强大的常备军队,战斗力大大提升,使对外战争正规化。以致于商国国君都王三锡命给周人,让他们去讨伐其他部落或诸侯国;4、得到了商王室正式承认,开国承家,成为有王室册封的诸侯。

师卦告诉了我们,在周代军队管理与使用的几个原则:1、由经验丰富的老将担任主帅;2、强调纪律的重要性;3、不要轻易发动战争;4、即使己方占有优势的战争,也要尽量避免使用武力解决,最好迫使对方放下武器,和平解决争端;5、强大的军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必要工具;6、军队必需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鉴注周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