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生沉默,他知道如果真要打官司,只要合同在手,就算中柏,恐怕也会输,中柏有钱,输钱可以,但是他们绝对不愿意输人又输阵。
雄隆明见柳明生已经动摇,继续丢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那份与全友合作社的贷款合同,真真假假的诈着柳明生、柳明春兄弟俩:“你们看看这个,这是我早就拿到手的一笔贷款,算上中柏的支持,我的可用资金已经十分充足。”
说到这里,雄隆明微微一笑,严肃而认真道:“再这样扯下去,无非是耽误时间、打嘴皮子仗而已,没什么意思,这样吧,我们真刀真枪来干一场,就三天时间,三天后看看我们谁能够拿出三千万现金摆在这里,看看谁更有实力,当然了支票不算,那么到最后谁能拿得出来,中柏的合同就是谁的,土地也就是谁的。”
其实,不管是中柏的预付租金,还是全友合作社的贷款,都还没见着影子,当时雄隆明自己的整个家产加起来也只有一百多万,只是为了吓唬柳明生和柳明春兄弟俩而已。
柳明生当时就蒙了,他和柳明春一起检查了那份全友合作社的贷款合同,一眼就知真伪,当即脸色就十分难看。他们看上去是有钱,但那些都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其实都是虚的,而中柏明摆着是支持雄隆明的。柳明生、柳明春兄弟俩能想到雄隆明没钱,他们根本就不信雄隆明会有那么多钱,但是架不住中柏有钱啊,三千万对于中柏集团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他们也很清楚雄隆明人脉广,朋友交天下,和科龙集团的许多高层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真要想办法,三千万还真拿得出来。
至于柳明生、柳明春兄弟俩,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号称亿万家产,其实都是假的。而且,雄隆明掌握了有关于他们一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信息。
原来,雄隆明的女婿陈恒与柳明生的儿子很熟,陈恒通过他儿子,将柳家兄弟的家底摸了个一清二楚。别说三千万,三百万拿不拿得出来都是个问题,柳家兄弟二人,其实也不过是想要玩一次空手套白狼的戏码。
这个消息对于雄隆明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用来对付柳家兄弟,可谓是杀手锏,所以雄隆明才敢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拿出三千万现金的赌约。
柳明生、柳明春兄弟俩当场就打了退堂鼓。他们不想在三天之后的斗富中失败,那样不但很丢人,最重要的是会暴露出他们的真正财力,到时候定然会影响到他们公司的声誉。所以他们赌不起、斗不起,哪怕明知道雄隆明有可能是在诈他们的,他们也只能妥协和退让。
可是这让他们如何能够甘心呢,这么大块肥肉,看着就让人眼馋,却偏偏吃不到。他们兄弟俩吃不到的东西,怎么能甘心就这样让雄隆明一个泥腿子给吃了呢。就算要输,他们也不能输得太难看,也不能让雄隆明赢得太漂亮,最好是一拍两散,谁也别想吃着。
和柳家兄弟的争斗雄隆明可以说已经赢了,接下来就是和建筑公司李家根的谈判,李家根本身能力就颇为出众,而且在他的背后也牵连着一些重要人物和势力,雄隆明虽然有中柏的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其实是很脆弱的,说来说去,他始终都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场战争里, 用尽了一切来帮助他的人只有老伙计利国雄。但他们的力量终究有限,所以这场仗打得异常艰难。
这让雄隆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所谓的血脉亲情,有时候比不上倾心相交的朋友。从始至终,其余那几个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朝他伸出过援手,他们就那样冷眼相看,看着他跟一只猴子一样,上串下跳,甚至忍不住讽刺一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对于他想凭空搭建起一栋价值几千万的商业大楼,他们都认定他是在痴人说梦。不仅仅是他们,很多认识他的人,其实都有这种想法。他所有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在他们眼中不过是笑话而已。
其实,他多么希望他们能围上来,和他一起共进退,只要成功了,那么就一起共富贵,即便是失败了,最惨的也不过是他雄隆明重头再来而已。
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便眼看着距离成功又更近了一步,雄隆明却高兴不起来,他心里有太多的悲愤和遗憾。
接下来在和建筑公司李家根的谈判中,雄隆明为了尽快拿到建筑公司的土地,最后却不得不做出了让步,他同意了李家根以建筑公司的土地入股中柏商业大楼,占得中柏商业大楼正楼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属于他雄隆明所有,在计划中柏商业大楼副楼的产权也完全属于他雄隆明。同时,雄隆明也同意了中柏商业正副大楼交由建筑公司建造。(中柏商业大楼建好之后,建筑公司凭借那正楼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一年下来就能分得一百多万的租金,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发展,还在逐年增长,当然了,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事情谈妥,合同签订,就要开工了,首先面临的就是拆迁的问题。
结果有人却在暗中搞鬼,派一些黑社会流打鬼来工地上捣蛋,他们暗中联合了那里的11个住户,发传单,故意抹黑雄隆明的形象和公司,逼迫雄隆明提高拆迁补偿等等,结果光是拆迁问题就僵持了个把月。
但雄隆明始终没有妥协,他也不能妥协和退让,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求增加补偿,本就捉襟见肘的启动资金,估计就连启动都成了问题。没有办法,他只能买了很多礼物,然后挨家挨户去说好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其实他给的拆迁补偿款在当时来说,已经是良心价了,那11家住户闹事,也不过是受人挑拨而已,至于是谁,其实很明显了。
真心的付出才会有真心的回报,那11户人家陆陆续续被他说服,而后搬迁,拆迁才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