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北“御蛛一号”行动发射基地
“第一种方法是不现实的。
在那么高速度的情况下让它临时变轨,这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呀,绝对要不得。
弄不好变轨不顺利还会与陨星擦肩而过的,这种方式大家不会建议,我觉得也不可靠。”
何应星说,
“就把它放弃了吧。
其他两种的利弊关系还需再行商讨斟酌。”
杨月建议说:
“尽管采取第二种方式会导致火箭着陆错位,但总比第三种冒风险要好的多吧。
即使威力小点,也不至于中途出现可能损毁的现象。”
“我倒是觉得第三种方法比较值得一试,成则大成败则大败。
何应星托着腮帮在细细思量着,认真地权衡着其中的利弊成败:
”如果我们用第二种方法,火箭不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的话,后面的结果呢?
推动位置不佳就直接会影响到推动陨星的效果,如果不能确定排除陨星给地球带来的危机,还有什么意义呢?”
杨月深有顾虑地:
“那种方法太冒险,如果出现意外就会箭毁弹损,而且它也会成为太空一级杀手。”
“如果使用第二种方法的话不是也有一个加速的工程吗?在这个加速的工程中难道就没有风险?”
何应星不解地问:
“这后加速与前加速有区别吗?”
杨月解释道:
“总指挥,这个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在与星晕带交会之前加速通过的话,它是一个提速较快且接近极限的过程。
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把火箭运行的速度讯速提到最高度,甚至可能超出极限。
也就是说要直至提前在星晕带到达交汇点的红色时间段前。”
何应星对每一个出现的生疏名词术语都很敏感且好奇:
“红色时间段?这又怎么解释?”
杨月说:
“‘红色时间段’是这样的,为了充分安全地与星晕带错开,我们就把它提前经过交汇点的时间长度设定了一个非安全期间,这段时间就被我们认定为红色时间段。”
“哦,是这样。”
何应星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
“那后加速的情形又有什么区别呢?”
杨月又解释:
“后加速是在错开晕波带后的逐渐加速的过程。
尽管它也会超出现在运行的速度,但它处于一个恒变速的快速过程,而且也不会超出极限。
相对于前者的话,保险系数还是很高的。”
何应星想了想概括说:
“哦,是这样。前者是在短时间加速,是一种被动加速,后者是在长时间匀加速,是主动加速,我总结得对吗?”
杨月补充说:
“嗯,也可以这么说。不过,后者的加速过程稍平稳,他可以由火箭自带的自动调节系统来自我调节加速。”
何应星把目光转向旁边站着的许多人:
“大家意见都是第二种吗?”
大伙都点头。
有个光头坚持说:
“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
又有一个人支持他:
“我也认为第三种方案可行,与其打上去发挥的作用不大还不如就放手一搏。”
何应星毫不掩饰地对杨月:
“我也是这样想,杨月组长。
这个险我们有冒的胜算吗?
你们设定的那个红色时间段有多长?”
杨月不假思索地回答:
“从现在开始计时,十二分钟。”
何应星进一步细问:
“如果这样做有几分把握?”
杨月不确定地:
“也许有一半。
只要发动机部分能扛得住就行。”
接着何应星试探地:
“实行第三种方案,我们要把握一个度,争取不要超出它的承受极限,最高到极限行吗?再说使用第三种方案,还可以适当弥补回一些在云层中滞后的时间,不是吗?”
杨月满腹狐疑地:
“但是,这实在是有点冒险了。”
“与其打上去作用不大,就不如用第三种方案。”
何应星看了一下表当机立断地:
“又过了二分钟。
我们仅有十分钟时间了,立即执行第三套方案,行动吧。”
“是!”
杨月和其他几个技术人员应了一声向外走去。
过了一会儿,何应星还是不太放心,在王助理的陪同下也来到了监测总台。
所有工作人员都聚精会神地瞅着监测视频。
杨月看到何应星,顺势为何应星拉了一条椅子。
这时只听见“啪”的一声。
所有人都能听得见。
尽管声音不大,但正在大家凝神静气的时候不免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声音的方向看去。
一个基地工作人员第一个跑到玻璃跟前说:
“是什么打在了玻璃上。”
另一个工作人员也惊诧地看着说:
“是石块?”
还有人说:
“我看像是弹痕。”
坐在工作台上的工作人员神情自若地:
“怕什么,这些玻璃都是防弹玻璃,没事。”
杨月心里一惊接着劝道:
“总指挥,这里不安全,您还是先到临时指挥部去吧。”
“大家都不怕我怕什么!”
何应星看上去一点都不惊慌:
“别管他!现在箭体运行正常吗?”
何应星压低声音对杨月问。
杨月说:
“根据数据显示火箭后端的温度偏高,我们采取了间隙性闭火的方式,以致不使温度上升到突破极限。”
何应星担心地:
“间隙性闭火能保证当前高速的速度吗?”
杨月看着她面前的显示屏:
“我们的火箭通过前一阶段的加速后已经达到了速度的极限。
箭体出现了轻微的晃动。
通过间隙性闭火后可得到适当得到调整,运行环境阻力几乎为零,基本可以保持惯性加速度。”
何应星说:
“很好。”
杨月用手指按了一下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计算机立即出现了转换不停的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字符。
“看这里。”
杨月用手指指着显示屏上跳出的几行数字,他指着显示屏:
“这个数字是当前火箭运行的速度。
这个惊叹号就是提醒我们不能再加速了。
这个数字就是超越红色时间段的预计计算结果。”
接着又对着耳麦命令:
“调减动力,半闭火焰,箭尾端的温度已超出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