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统治时期,就已经将姬静册立为太子。
周厉王在彘邑病逝后,太子静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周宣王。
周宣王目睹了“国人暴动”的发生和父亲周厉王的悲惨结局,牢记于心。
所以他在执政初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承担起了君王的责任。
在政治方面,周宣王从谏如流,常常征求臣民的意见,从不独断专行。
在吏治方面,周宣王一再告诫官员履行职责,切勿贪婪、嗜酒、为非作歹。
在经济方面,周宣王废除了周厉王的“专利”政策,向公众开放山川树林,并将公共田地分配给奴隶。
这些措施实施后,周朝很快扭转了衰落,稳定了政治形势,开始慢慢繁荣昌盛。
西周后期,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不断侵犯中原。
周宣命令尹吉甫、南仲等大臣率领大军,打退了西北地区几个少数民族的侵略行为。
东夷部落被西周的军威所震慑,再次答应向周朝臣服,并进献贡品。
从那以后,周朝又重新控制了淮河流域。
可是东夷刚刚回顺周朝,又被更强大的楚国征服,南淮地区的贡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楚国。
周宣王非常生气,命令申伯修筑南方防御工事,并决定“讨伐荆楚,横扫南土”。
这一次,讨伐楚国的统帅是召穆公。
他率领周军将楚军打得落花流水,在楚国的领土长驱直入,“日辟国百里”
楚国人兵败如山倒,无奈之下,沿着荆山山脉举国南迁。
周宣王首先在中原南部修建了一道防御工事,以确保周朝的安全。
然后效仿祖先周武王和周成王的分封制,在以周朝为中心的中原各个诸侯国和楚国之间的广阔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大型诸侯国集团,作为抑制楚国向北进犯的缓冲区。
周宣王亲自封闭了新成立的诸侯国集团,这个集团称之为“汉阳诸姬”。
“汉阳诸姬”位于江汉流域,是西周封存的以姬姓为主的诸侯国集团。
它不仅是周朝向南推进的战略基地,还为周朝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周宣王还将郑地封给弟弟姬友,将谢地封给舅舅申伯,以此保卫周王室。
周宣王在位时期,制定并实施了各种有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外矛盾,不仅稳定了经济发展,而且一度恢复了周王室的权威。
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宣王中兴”。
不过,周朝的稳定只是暂时的,而不是完全稳固。
在中兴的面纱下,西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继续存在,阶级对立也越来越尖锐。
许多诸侯不再听从周王室的号令,有些诸侯甚至想要起兵反叛。
后来,周朝对周围少数民族的战争也屡屡失利。
在各种矛盾逐渐加剧的背景下,西周的统治呈现出一场重大危机。
周宣王晚年独断专行,不肯采纳别人意见,后来患上了疾病。
有一次,周宣王带领随从出去打猎。
在旅途中,他突然坐在马车里高声尖叫,然后晕死过去,不省人事,就连太医也无能为力。
过了几天,他就这么离奇地去世了。
周宣王尽管晚年昏庸,但从他的一生来看,他在治理天下方面仍然做出了不少贡献。
正是因为在他的努力下,西周才有了宣王中兴。
这对西周后期一度繁荣富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