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永恒之光峰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342字 发布时间:2023-04-22

第三天的景点被称为永恒之光峰,这是月球上一座非常有传奇色彩的山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那里的太阳永远不会下山。就是这么神奇。

卜小云和游客乘坐“虎鲨”号月球飞船前去一探究竟。

相比因大陆板块挤压所形成的地球山脉,月球山脉的形成十分暴力——它们都是由小行星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

撞击带来的恐怖冲击力,就像拳王泰森一拳打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立刻使月壳发生位移和隆起,从而形成与地球山脉不相上下的高大山峰。

这个过程往往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所以,月球山脉常常在月海的边界上,挨上一拳的地方就成为没有一滴水的月海——其实用地球上的盆地来描述更贴切。

月海周边的山脉命名大多和地球的山脉一样。例如,雨海周边就围绕着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前驱山脉、侏罗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海玛斯山脉等一系列绵延起伏的高山。

其中地球上的亚平宁山脉是意大利最主要的山脉,从意大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卡迪波纳山口起,一直延伸至西西里岛西边的埃加迪群岛。

喀尔巴阡山脉则是横亘欧洲中部的山脉,西起奥地利与斯洛伐克边界多瑙河峡谷,向东呈弧形延伸,经波兰、乌克兰边境至罗马尼亚西南的多瑙河谷的铁门峡谷。

还有一些月球山脉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如月球南极附近的莱布尼兹山脉,还有以哥白尼、阿基米德、牛顿、伊巴谷、卡西尼等来命名的环形山。

而在月球背面,有四座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来命名的环形山。准确说应该是五座。第五座叫万户环形山,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天而献身的万户而命名的环形山。

石申这个人,似乎没有出现在历史书中,并非家喻户晓。他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在当时就和一个叫甘德的楚国人各自写了一部天文学著作,两部著作后人合称为《甘石星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不仅记录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还记录了八百个恒星的名字。

张衡和祖冲之,大多数中国人从小学生时代开始就耳熟能详。

众所周知,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个理论派,还是一个勤于动手的实践派,著有中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还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测定天象的浑天仪,及世界上第一台能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暂且不论这两件设备的科学性,毫无争议的是,那肯定是闪烁着人类可贵的探索精神之光、科学文明之光。

祖冲之是南北朝一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大家认识他,主要是因为数学课本上的圆周率。他最大的贡献是把圆周率精确计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比西方早了足足一千一百多年。实际上,他不仅出现在现代的数学课本上,早在唐朝,他的数学专著《缀术》就被定为学校的课本。

他在天文学的成就并没有像数学那样蜚声中外,但也将学霸的天分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创立的《大明历》同样不俗,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之一。

祖冲之环形山来自于原苏联在“月球3号”卫星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照片后,对那里的一些环形山的命名,之所以用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正是因为他们对太空探索的贡献。

郭守敬,是四个人中年代最晚的科学家。他是元代实打实的天文学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七个观测站,最北的观测点到今天的西伯利亚,最南的在西沙群岛,以便开展大规模的“四海测量”。

他推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精确程度与地球公转周期仅相差二十六秒。而他主持编成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在的公历完全相同。

在古代,万户实际上是一种官名,而非姓名。万户这个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明代学者,被认为是世界上发明火箭的鼻祖,是试验空中飞行的开拓者。

他的行为远远把所谓的“外国人少”论断抛在了脑门后,有力的驳斥了中国人缺乏探索精神的无稽之谈。他在座椅背后安装了当时推力最大的四十七支火箭,再把自己捆在座椅的前面,两手各拿了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人把四十七支火箭同时点燃,就这样一飞冲天。

永恒之光峰是月球众多山脉中最特殊的存在。

这是一座位于月球北极撞击坑边缘的山峰。因为月球自转轴倾角很小,所以在极点附近的山峰上可以永远沐浴在阳光下,成为永恒白昼之地。

有了太阳光的持续照射,永恒之光峰阳光充足,平均气温变化仅在二十摄氏度左右,远远小于气温变化高达二百摄氏度以上的月球赤道地区,这使它成为建造月球基地最理想的地方。

宇宙动力公司抢先在永恒之光峰建立了一个小型月球基地。之后,公司以保护月球环境等冠冕堂皇的说辞,想方设法攻击和阻碍其他国家和公司在山峰上建造同样的月球基地,时至今日山上仅此一个基地。

随着永恒之光峰这个景点的成功宣传,一些小型太空旅行公司转而向宇宙动力公司租借场地,而大型太空旅行公司不得不开拓更多的景点与之竞争。

“虎鲨”号月球飞船顺利降落在永恒之光峰最高处的飞船平台上,平台修建了一条全透明的电梯直达下面的基地。

虽然永恒之光峰最大的卖点是永不落下的光照,但当全副武装穿着宇航服的游客从飞船走出来的时候,并不能切身感受到这里暖阳阳的阳光。游客们的体感依然来自宇航服内自我调节的温度。

卜小云招呼大家在这个网红打卡点拍一张合照。大家背着太阳的方向,连续拍了十几张照片。集体合照之后,游客们纷纷又拍了个人照,及小群体合照。

随后,卜小云带着游客往山下基地走。

“这个光峰是月球上最高的吗?”有游客问。

“月球最高的山峰是莱布尼茨的主峰,不是这个光峰。”卜小云回答说。

“是地球的珠穆朗玛峰高,还是这个莱布什么尼山高呢?”游客问道。

“当然是月球的莱布尼茨峰高,它有九千米。”卜小云回答说。

“就比珠穆朗玛峰高这么一点吗?”游客说,“我还以为月球的山要比地球高得多。”

“月球的山是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卜小云解释说,“不会太高。”

“你是说小行星撞击造出了这么高的山?”游客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是的,”卜小云点点头,“小行星撞击在月球表面上,周边的土地受到挤压,形成了山峰。”

“那得多大的撞击啊!”游客惊叹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