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陈明新抢在卜小云自问自答前回答说。
他猜测,卜小云的答案不外乎上网聊天、刷朋友圈、看短视频之类的。虽然公司在月球上建立了完整的互联网设施,无缝接入地球的网络世界,但收费不低,这成为公司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为了把有限的地月通讯流量留给愿意出钱的游客,导游们并不能享受免费上网服务。但他可不愿意在上网上花费大把的冤枉钱。
“这么巧,我们刚刚才讨论了看书的事。”卜小云绕过陈明新的身体把目光投向中年教授。
中年教授点头附和。
“在月球上看书,确实很棒。”陈明新说,“四周静悄悄的,我就喜欢这种氛围。”
“这样不会昏昏欲睡吗?”卜小云不禁微笑起来。
“不会啊,”陈明新一脸认真的说,“我习惯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可不会让脑子闲着。”
“思考啥?”卜小云问道。
“就是思考书上写的东西。”陈明新说,“例如,我刚刚看了有关流星雨的书,就会想……”
“想什么呢?”卜小云好奇的打断说。
“就是突然想到,”陈明新说,“地球上灭绝恐龙的那次大灾难,也是一场流星雨吧。”
“确切的说,”中年教授插话说,“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陨石撞击造成的。”
“但是科学界一直都是这种说法,而且还找到了那个陨石坑。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陈明新应声转向中年教授。
“可能被某种外星生物所消灭。”中年教授表情严肃的说。
“这也不是不可能,如果地球是外星人的试验盆的话。”卜小云没想到陈明新竟然认同中年教授“无稽”的说法。
卜小云问道:“那他们为什么要消灭恐龙呢?”
“给哺乳动物,最后也就是给人类,腾出生存空间。”陈明新抢先回答说。
“你的意思是,”卜小云说,“人是外星生物创造的?”
“极有可能。”中年教授简明扼要的回答说。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恐龙经过了一亿多年,智力却丝毫没有长进,而人类只用了短短几百万年时间就进化出了智慧。”陈明新附和说,“除非有神话里的神仙帮忙。”
“你们是不是想得有点远了?”卜小云第一次听过这种说法,这也太唯心主义了。
时间推移,陆续有游客走进天穹舱。陈明新和中年教授继续讨论有关恐龙灭亡的问题。卜小云没空管他们,她开始调试舱里的三架天文望远镜。这也是基地里仅有的三架天文望远镜,按每分钟收费,向游客提供有偿服务。
可能有读者会觉得这不就是各地景区里,专门坑蒙游客的收费项目吗?看流星雨怎么能用天文望远镜呢?
确实,由于流星雨是高速运动的极微小物体——相对于天体来说,而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范围非常小,使用天文望远镜反而会因为视场小而严重影响效果——前提还得是镜头可以追上流星。
用肉眼观测才是最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空旷、宁静的郊野,不受城市灯光的污染,想象一下,夜空就像一块被泼了墨水的幕布,时不时有星星点点如萤火虫般的流星点缀,简直是美翻了。
但这是地球视角的结果,在月球上的情况恰恰相反。在月球观看的流星雨并不是落在月球上,而是落在地球上。落在月球上的流星雨,那不叫流星雨,而是叫陨石。
众所周知,月球没有大气,陨石不会在半空中燃烧,发出激情的光,而是像一只从帝国大厦跳下的青蛙一样,重重的砸在月面上,留下一个个陨石坑。陨石会在岁月的流逝中被摧枯拉朽,成为细微软弱的月壤。
所以,在月球上观测地球的流星雨,必须使用天文望远镜。这种天象,可遇不可求,天文望远镜的收费贵一点也合情合理,这可不是愿意付费就一定可以看到的景观。
收费明码标价,虽然不是所有游客都愿意为此买单,但几乎都来到天穹舱一看热闹——反正在月球上是真的无聊。
有游客好奇问:“卜导,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
“流星雨就是彗星的碎片,落到地球大气层里。”卜小云回答说。
“就是现在炒得沸沸扬扬的哈雷彗星吗?”游客问道,“不是说要七月底才能飞到地球吗?”
“哦,这个啊,”卜小云说,“这个牡羊座流星雨跟哈雷彗星没有关系,母彗星叫一颗叫Pons-Winnecke的 彗星。”
“这是什么彗星?听都没有听过。”身旁另一名游客说。
“这个确实没有哈雷彗星那么出名,就跟哈雷彗星一样,都属于周期性彗星。”卜小云解释说,“大概六七年会靠近地球一次,它们在轨道上留下彗星碎片,地球经过它们的轨道时,碎片就会落入大气层,成了流星。”
“原来是这样啊。”游客的表情十分惊讶,“我还以为那些流星就是彗星本身,原来只是它们留下的碎片。”
“如果是彗星直接掉在地球上,你知道会是什么后果吗?”另一名游客说。
“什么后果?”游客问道。
“人类,”游客严肃的说,“就像恐龙那样,从此从地球上灭绝。”
“这么严重啊!”游客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确实是这样,”卜小云肯定的点点头,“如果哈雷彗星直接撞向地球,它的威力相当于二十亿颗原子弹。”
“二十亿颗,太可怕了。”游客表情更加惊悚,“那地球肯定就彻底完蛋了。”
卜小云点点头,“庆幸的是,几亿年来,大部分飞向地球的物体,都被木星和月球挡了下来。”
“人类确实是幸运儿。”游客感慨说。
这次牧夫座流星雨是记载中规模较大的爆发,每小时流星雨达到一百颗左右,预计会持续长达五个小时。
基地里同一时间一般居住有三个团,每个团十五人只能使用一架天文望远镜。五个小时的观测时间,换算成分钟,大概每个人可以仔细观察二十分钟。
卜小云所在的团,报名使用望远镜的游客一共有十一个人,只有两个人支付了最长使用时间十分钟,剩余的九个人都只购买了五分钟的时长。
她粗略计算一下,不算中途换人耗费的时间,总共需要六十五分钟。公司规定游客每购买十分钟的时长,导游可以获得一分钟的免费使用时间,她和陈明新可以使用六点五分钟。
这么算下来,她们可以在三点半前结束。
卜小云使用系统软件为十一名游客随机排了顺序。第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的游客的表现最为夸张。根据她的描述,她清清楚楚的看到几颗带着火球的流星撞向我们可爱的蓝色星球,那种感受就像有人向自己开枪,看着子弹飞过来一样可怕。
活动结束后,很多游客兴致不减,都觉得这个钱没有白花,并预定了第二天晚上观察太空的时间。根据公司的介绍,由于月球上不受大气的干扰,从月球上使用望远镜观察太空的效果可比地球壮观得多。
使用天文望远镜的价钱童叟无欺——小孩、老人与成年人一样,没有特殊的优惠,而且十分公道,观察太空的价钱与这次流星雨一样,并没有因为流星雨难得一见而随意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