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小云缓了一口气,“有一次,我刚上楼顶没多久,正在双脚发抖的时候,突然有一只手拍在我的肩膀上。”
“那也太吓人了。”陈明新一脸惊吓的表情。
“当时差一点把我吓……吓尿了。”卜小云笑着说,“我哇得一声,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把那个男同事吓坏了,一个劲的向我道歉。”
“那个男同事是谁呢?”陈明新好奇的问。
“你不认识的,几年前就已经离职了。”卜小云不愿意说出他的名字,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他连着几天请我吃饭,说是给我压压惊。”
她继续说道:“有意思的是,经过那一次后,我再往楼下看的时候,手不出汗了,脚也不抖了,真的很神奇。”
“这样啊,”陈明新张大了嘴巴,“那你得找一次机会,趁我不注意的时候,给我来一掌。”
“那我可不敢,”卜小云揶揄说,“万一你不是摊下来,而是跳下去,怎么办?现在有人拍一下我的肩膀,一样很吓人。”
“那我戴着降落伞去练,”陈明新呵呵笑说,“你尽管拍就是了。但拍了我的肩膀,不管有没有吓到我,都得请我吃饭,还得连着请我吃饭。”
“你想得美,没有收你的钱已经不错了,我这一招可不能白教。”卜小云“哼”了一声。
“学会了,一定请你吃饭,连着请你吃饭。”陈明新信誓旦旦的说。
“这么说,”卜小云摇摇头,“肯定学不会。”
“学不会,也请你吃饭,连着请你吃饭。”陈明新说,“这样可以学会了吧?”
离开纽蒙特基地前,卜小云带着所有游客照例拍了一张合照。在照片中,她站在人群的C位,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愉悦。
这也是她热爱这项工作的地方——可以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合影,而且游客们肯定会把这个照片摆在最显眼的地方。
飞船一路巡航返回,结束了一天的旅行。游客们在飞船上用过太空点心后,纷纷进入了梦乡。
卜小云和陈明新坐在驾驶室里。陈明新看着一览无余的风暴洋,开口说:“小云姐,这风暴洋的矿简直就像沙漠里的沙子,遍地都是,真是太神奇了。”
“所以太空采矿受到世界强国的重视。”卜小云说,“人类继续走向深空,终有一天可以实现资源自由。”
“这样的话,”陈明新点点头,“全世界再也不用为了资源大打出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真的就成真了。”
“希望那一天快点来到。”卜小云透过窗外看着下面像甲虫一样缓缓移动的重型载矿车,感慨说。
地面上的庞然大物,从太空的视角看,却如此的微不足道。这正是她喜欢太空飞行的缘由,从太空上看到的一切,包括地球,包括人类,都是那么渺小。
“小云姐,你觉得是太空采矿业重要,还是太空旅行业重要?”陈明新突然问道。
“为什么这么问?”卜小云转过头看向陈明新。
“感觉太空旅行业就是带着大家到处逛,并没有给人类做出什么贡献。”陈明新说,“太空采矿业就不同,真金白银的矿不仅运到地球去,还可以留在月球基地,建设更先进的探索宇宙的设施。”
“不是这样理解的,”卜小云摇摇头,“在美国的GDP中,服务业占了80%以上,制造业仅占11%,这并不影响美国的科技高速发展,虽然某些领域已经被我们国家超过了,但其整体科技实力依然十分强大,在不少领域保持领先。”
她接着说:“拿太空旅行业来说,其对太空科技的推动作用,一点都不比采矿业差。采矿业关注的是飞船的载重性能,而旅行业重视的是宇宙飞行的舒适度,两者并不矛盾。在往后的深空探索中,人类不仅需要像卡特彼勒矿车那样庞然大物的宇宙飞船,也需要能够克服真空、舒适活动的飞船内部环境,才能帮助人类渡过漫长的太空飞行。”
陈明新对宇宙飞行、深空航行等话题十分感兴趣,从上初中开始,他就一直订购《科幻世界》杂志。正是因为杂志上各种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让他爱上了太空。
他问道:“小云姐,你觉得深空旅行最重要的技术突破是什么?”
“速度吗?”卜小云反问道。
陈明新摇摇头。
“时间吗?”卜小云又问道。
陈明新点点头,认真的说:“星际的距离太遥远了,我觉得让人类在漫长的太空旅行中活着,最重要。”
“那为什么不是速度?”卜小云问道。
“速度?”陈明新说,“可是最大的速度超不过光速,在宇宙跨度上,再快的速度也无济于事。”
卜小云觉得陈明新的说法多少有些道理,反问道:“那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冬眠技术吧?”
“没错。”陈明新兴奋的说,“只有掌握冬眠技术和亚光速,人类才能实现宇宙自由。”
“冬眠技术看起来确实不错。”卜小云说,“但实践起来却有很多问题。就算人类可以复活冬眠一天的生命体,怎么保证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就一定可以复活呢?单单这样的验证,都得花上很长的时间。”
“这应该可以解决。”陈明新说,“人类算圆周率已经算到了一千多万亿位了,实际上人类很早很早就推算出圆周率是算不尽的,这么多年来只是一直在验证这个结论而已。”
他顿了顿,接着说:“我想说的是,虽然有些东西不一定能够得到最终验证,但人类的理论体系,完全可以推导出正确结果。严谨的说,可以推导出在人类理解范围内的正确结果。”
“所以,”卜小云说,“你的意思是,这个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
虽然“这个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这句话已经传颂了两个世纪,但在突飞猛进的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等面前,生物科学所取得的进步实在不足挂齿。
于2019年末开始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更是狠狠的打了生物科学这张老脸。疫情不仅肆虐全球长达四年半,更是造成了多达五千万人口死亡,若不是在几近绝望的时候突然消失,恐怕人类也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方法。
“我是这样认为的,”陈明新说,“上上个世纪,人类发现了人体密码DNA,踢开了生命奥秘的大门。上个世纪,人类开始使用DNA技术克隆生命体,像神一样制造生命。这个世纪,我觉得最伟大的事就是延长人类的寿命,开发冬眠技术就是其一。”
“可是,”卜小云呵呵笑说,“万一把自己冷冻起来后,解冻时复活不过来,那不亏大了。”
陈明新也一起呵呵笑起来,“小云姐,如果是你,你愿意把自己冬眠起来吗?等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后,再醒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