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员站到玻璃罩前:“这不是什么宝石,这是铀矿。”
听到“铀矿”这个词时,游客们下意识往后退了退。
讲解员提高音量说:“大家不用担心,这个玻璃罩可以完全阻断它的发射性。”
游客们这才放松警惕,围在讲解员继续听讲解。
讲解员接着说:“众所周知,铀是核裂变的主要原料,在风暴洋的克里普岩中含有丰富的铀物质,克里普岩的厚度有十至二十千米,铀的储量非常大。
“在月球上开采的铀,不仅送回地球作为核电站的原料,还会留在月球上使用,解决月球能源供给的大问题。核裂变虽然有放射性风险,但依然是地球特别是太空能源的主要解决方案,在较长时间内,月球铀矿的开采都非常重要。
“在月球的土壤中,还有丰富的核聚变主要原料氦3,绿色环保的可控核聚变是人类终极能源解决方案——环保且取之不尽的能源,将给宇宙航行和采矿业的飞跃发展带来从未有过的强大动能。”
讲解员带着大家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堆平平无奇的黄土堆前,问道:“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宝贝吗?”
“培育土?”
“来自地球的土?”
“种菜的土?”
“种土豆的土?”
“种番茄的土?”
游客们的脑门上写满了大大的“问号”。
“这是稀土,”讲解员微微一笑,“就是号称工业维生素、万能之土的稀土。”
“大家知道为什么叫稀土吗?”讲解员自问自答,“因为在地球上比较稀缺。除了海洋,地球上到处都是土,就算是海洋,海底下也是土,但全球稀土总储量仅有一点二亿吨,相对于地球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月球的稀土储量多吗?”有游客问。
讲解员没有直接回答游客的问题,而是问道:“大家觉得月球的稀土多不多呢?”
“应该很多吧?”
“不好说。”
游客们观点不一。
讲解员举起右手示意说:“觉得比地球多的举一下手。”
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游客举起手,有个别游客举起手后,又偷偷收回了手。
讲解员公布答案说:“月球上的稀土可以说比比皆是。在月球风暴洋克里普岩的稀土元素,其总量就超过了四百五十亿吨,足足是地球的三百四十六倍。”
“这么多啊!”
“那不是随手捧一把,都是稀土啊!”
“回去的时候,得抓一把月土回去,里面都是宝贝。”
游客们纷纷发出感叹。
讲解员继续讲解说:“纽蒙特基地开采的主要矿物之一正是风暴洋里的稀土。我可以保证,这里每年生产的稀土是全世界最多的。不对,应该说是全太阳系最多的,占到了全太阳系的一半以上。”
讲解员的幽默引来游客们的哈哈大笑。
“中国在这里也有稀土生产基地吧?”站在卜小云身旁的游客问她。
在未开采月球前,中国稀土的储量最多,占到全世界的70%以上。正是这个原因,迫使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惜投入巨量资源启动月球矿产资源的开采。毫无疑问,在月球稀土大规模开采后,大大削弱了中国在稀土产业的话语权。
“有的,星矿集团也在这一片开采稀土,”卜小云回答说,“但规模比纽蒙特小一些。”
“应该加大开采量,至少要比他们多。”游客不忿说。
“各国在月球的采矿重点不同,主要是弥补本国在地球上资源的不足。我们国家稀土储量大,开采成本低,在月球上自然就不用大规模开采。”卜小云分析说。
“哦,也是,我们在地球上不缺稀土。”游客点头表示赞同。
结束参观时,卜小云用流利的英语说道:“今天非常感谢Carter为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相信大家一定收获颇丰,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游客再次向Carter致以感谢。”
离开矿物博物馆后,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卜小云带着大家返回“虎鲨”号飞船,穿好宇航服后,坐上基地提供的月球车实地参观矿区的生产过程。
在矿区里,有两样东西让游客们印象深刻。
其中之一是矿区里到处都有的庞然大物——全自动大型矿用自卸车。
“这恐怕比地球上巨无霸恐龙还要大吧!”游客们感叹不已,站在自卸车的轮胎下,即便拼尽全力往上跳,连轮胎的边缘都摸不到。
工作人员站在一辆空载的矿车下,介绍说:“这是美国产的卡特彼勒797T矿车,车身长二十米,宽十二米,高十米,单一个轮胎的高度就达到四点三米,比一层楼还要高,其额定载重量高达五百六十吨。
“它的能量有多大呢?这一车能拉十辆坦克,额定功率四千五百二十千瓦,最大可达五千八百二十匹马力,驱动力堪比一列高铁,全速行进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八十公里。”
在矿区里,游客们发现除了部分跟卡特彼勒797T矿车一样的矿车,剩下的大部分矿车是不一样的,有不怕事的游客走进一看,发现车上有中国徐工集团的倒三角标志。
“这是徐工的矿车吗?”有游客问卜小云。
卜小云点点头,“风暴洋上的矿车大部分都是徐工集团和三一重工的矿车,少部分是德国和美国产的矿车。”
“那干嘛不介绍我们的矿车呢?”游客不解说。
“这是美国的基地。”卜小云微笑说,“介绍他们的矿车也算是在情理之中吧。”
“嗯嗯,那倒是。”游客点点头,表示明白她的内涵。
另一样令游客印象深刻的东西是露天矿盘旋环绕的车道,最深的矿井足足有几公里宽、五六十米深,胆小的游客可不敢靠近矿井,有种“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正在凝视你”的恐惧。
卜小云也曾不敢靠近,但现在走在矿井边缘上步履轻盈。陈明新作为男子,胆子大一点,但也只敢伸头看一眼。
沿着矿井走的时候,他忍不住问卜小云:“你不害怕吗?第一次见女孩子胆量这么大。”
“以前怕,现在不怕了。”卜小云随口说。
“为什么?”陈明新问。
这是陈明新和游客们最常见的口头禅。
“人的内心都是恐怖深渊的吧,我更是特别害怕,以前靠近一点点,双脚就不听使唤,开始打颤。”卜小云说。
“后来怎么克服的?”陈明新问。
“后来,想继续干这行,热爱干这行的话,必须克服啊!”卜小云说,“于是我一有空就爬到公司的楼顶,双手扶着栏杆,让自己一直盯着下面看,直到脚不会发抖、心不会发虚。”
“还有这样的办法。”陈明新佩服说。
“以毒攻毒嘛,”卜小云笑笑说,“挺有效的,盯了几次,就没有那么害怕了,后面慢慢手也敢放开了。”
她接着感慨说:“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就几分钟的时间,栏杆上都被自己捏出水了,双脚就像打鼓似的,都快站不稳了。也不知道后来怎么过来的,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
“那我回去也练练。”陈明新向卜小云举起大拇指。
“但有一次,可把我吓坏了。”卜小云显得心有余悸。
“怎么了?”陈明新又焦急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