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豹太佩服韩先生的小徒弟“豆芽”了!
本来,他对江心大桥会断裂这个预言半信半疑,但凡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还是连夜参见郡守,提醒说:“明天冬宜节,参加溜索游戏的百姓不在少数,观看游戏的则更多,能否考虑限制过桥的人数?”
郡守不以为然:“总领过虑了!今日已安排人检查过大桥,石头桥墩没有障碍,木质桥面也很结实,若是限制人数倒令人生疑,减少气氛。”
气氛热烈,方显得境内一片升平,主政者辖治有方。
郡守打了个呵欠,又说:“三更半夜的,总领请回吧!”
薛豹见郡守面色不悦,连忙告退。第二天还是派手下在两边桥头守候,他自己则从跳岩走到江心,在江心处守候。
跳岩就在江桥旁边,百姓过江,有的从桥上过,有的从跳岩过。
溜索游戏则在江桥上游,从岸边延伸出半条浮桥,桥头竖起几根木杆,再在江桥和木杆之间拉几条溜索,供胆大的游客溜过去玩儿。
也有胆子大、气力不足的游客,溜到一半没了力气,双脚就浸到水里了。深冬时节江水刺骨,被浸脚的游客就惊叫起来,岸上观众一齐起哄,极是热闹。
这个游戏惹来很多围观的百姓,为了看得更清楚,大家都挤到江桥上去。
江中心的薛豹看到上桥的人越来越多,很是着急,连忙将双手围到嘴边大声喊:“危险,各位不要上桥了!”
又命令桥头的手下:“拦住桥头,不要再放人上来了!”
还未等手下行动,“咔嚓”一声,桥上断了一截栏杆。
再“咔咔咔”一阵响,桥从中间断裂了!
“不好!赶快把船撑过来,救人!”薛豹命令部下。
桥两头的民团士兵立刻将船撑开,飞快赶过来。
断裂的桥身激起几人高的水浪,很多木材漂浮在水面上。掉到水里的人们就像热锅里的饺子,慌乱之下熟识水性的也成了旱鸭子,只在水里胡乱扑腾。
幸好士兵撑船过来,用竹篙将他们一一捞起。
一些百姓随水流漂到跳岩这边,被跳岩上的行人拉住,拖将上来。
薛豹手疾眼快,一手抓住两个,拖到一座跳岩上。
这被救出的两个是熟人,许儒生夫妇。
薛豹顾不及寒暄,回身又去抓人。这回抓的是个女子,紧紧抱住薛豹腰身哭喊:“薛大哥,进儿、进儿还在水里!”
许玉菱?薛豹看着女子的脸愣了一下,抬头看前面,一个小男孩正在水里扑腾,连忙将女子塞到跳岩上,自己一个猛子扎下水。
等他拖着进儿的头发回到跳岩,拼尽全力将这孩子扶上去时,自己再没有往上爬的力气。
他手一松,随水漂去。恍惚中,望见许儒生夫妇张皇喊叫,望见许玉菱脸色像纸一样白。
幸好,他的手下及时赶来,将他拉上船头。
一炷香后,郡守气喘吁吁赶到现场,见民团已经将所有落水者救起,又见薛豹浑身湿透躺在甲板上,不由又愧又悔,立刻表示要替薛豹请功。
薛豹笑逐颜开,却不是为郡守。
原来他早就倾心许玉菱,许玉菱对他也有意。他就托人上门探探许儒生夫妇口风,却被拒绝了,说是门不当户不对。
确实,许氏虽然清贫,到底是读书人家;薛豹有个富户姐夫不假,可他自己是猎户出身,一介武夫怎是儒生家良配?
不过现在不同了,他是许家的救命恩人,救许玉菱时又肌肤相亲,许儒生当场让薛豹再来提亲。
这下可把薛豹乐坏了,他和姐姐、姐夫说起此事,姐夫彭老爷当即拨给不少银子,又请一个本家祖叔前去许家说合,两家很快就订了亲。
人逢喜事精神爽,薛豹特地和许玉菱一起到土地庙感谢恩人“豆芽”。
漓豆这才知道,她送给薛豹的谢礼,远不止救人,还促成了一对有情人,成就一桩美满姻缘。
哈,月末出版的《丁酉年乌木郡志》会不会写进去?
韩半仙这才知道,小徒弟又做了一件救命救性的好事。
许玉菱将一小篮点心放到八仙桌上:“韩先生,这是小女子亲手做的酱香蒸饼,请您尝尝。”
又拿起一只给漓豆:“漓豆弟弟,多谢你提醒,使我和家人都得救,还使我们、使我们......”
后面的话说不出来,只憋得满脸通红。
漓豆很喜欢许玉菱,要不是现在身份是个男的,她早就拉她的手了!
忽然,庙门外跑进一个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舅舅,您来这里怎么不知会一声我?”
漓豆一看,原来是彭公子彭旭祥。
这彭公子困在溶洞里十日十夜,早已参透人生,被救出后,心灵前所未有的空虚,为了解闷,经常跟在舅舅身后“混”。
漓豆和彭公子见过几次面,也算熟人,就揶揄他说:“人家小夫妻探亲,你来凑什么热闹?”
彭公子说:“我其实要来跟师父学习,无奈师父不肯收留,只好蹭舅舅的光。”
他口中的“师父”,不是韩先生,却是眼前这豆芽似的小徒弟。
因为他一见到漓豆就觉得很投缘,这小徒弟虽然不修边幅,脸色经常沾染锅灰,可那双眼睛好看:亮澄澄的,使人见之忘俗;又时常透着机灵狡黠,使人见之乐观。
这几日,无意听到舅舅和准舅妈说悄悄话:小徒弟的本事可能比韩先生还大,“大哥树下,食豆饮冰”可能是小徒弟算出来的。
矮油,小徒弟才是我最大的救命恩人?彭公子乐了:“漓豆,我要拜你为师!”
漓豆吓了一跳:“你多大,我多大?再说,我拜师父也才十几天,如何能当你师父?”
坚决不肯。
参透人生的彭公子自有软磨硬泡的本领。他先去讨好师祖,每日酱肉系列的点心附上,乌木最好的酒奉上,还把家中酒窖里珍藏百年的好酒拿了来。
这些漓豆就做不到,因此韩半仙很快被彭旭祥“收买”:“既然彭公子如此诚心,可每日前来与牛栋切磋功课。”
彭旭祥才知道,师伯正在土地庙偏房刻苦攻读,立刻前去拜见:“天对地,雨对风。”
偏房立刻传来回应:“大陆对长空。”
彭公子又说:“山花对海树。”
偏房应:“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
“雾蒙蒙。”
偏房门顿时大开,一个人迎面扑来:“知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