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鄂豫皖兵戈又起 红色割据遍黄麻
书名:国共征战之各地起义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109字 发布时间:2023-04-15

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是一块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是这里却被一批英雄人物视为风水宝地。

鄂豫皖边界有个天台山。天台山的来历是明朝末年有个耿天官,姓耿名天台耿天官就是明朝的天官,管气象的,管天文的。他七八岁时候,就懂天文,他父亲很器重他,他父亲就跟他一起到处走。他读书也很好。那时有个耿年,就是在土门,在土门附近有个大屋。大屋是姓耿家的,他在大屋里住了一些时候,他后来就考察天文。考察天文嘛,就要找个最高的地方,就找到天台山。

在天台山下面,他父亲给他租了一栋房子,他就住在那里。那房子还在。在天台山顶上,每天晚上他就观察月亮,月亮不是有上弦和下弦吗?圆月、弦月,他们以光山为中心,月亮的影子到了这个地方,也把它划个界限,叫做弦东,再到了那个地方也划个界限,叫作弦西。  

到了清朝顺治皇帝时候,朝廷招考,耿天台到那里去报考,考上了进士。因为他懂天文,皇帝就把他留在那里当天官,耿天官。因为他的名字叫耿天台,那座山的名字就叫天台山。那是清朝初顺治帝年间的事。耿天官是湖北七里坪一带耿家洼人。他那个弦也不是以天台山为中心,只是在天台山上看月亮。

言归正传,老夫在这里要说的是鄂豫皖边界的两个地方,两个县.黄安、麻城两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三尖山脉南麓,东邻麻城,西接黄陂、大悟,南连新洲,北靠河南新县。县境地势北高南低,县东北部为山区,南部多丘陵,全县河谷平原少,为半山半丘陵地区。  

早在一九二七年春,在黄安麻城两县中共县委领导下,建立了两支共三百余人的农民自卫军。同年四月和七月,蒋汪政权大肆屠杀森批分子和革命群众,黄、阳两县党组织依靠广大群众和掌握的农民自卫军武装,同当地的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培养和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

九月,中共黄安、阳城两县委根据森批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及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举行了秋收起义,但由于缺乏领导起义的经验,没有及时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加上国军第三十军一部的进扰,不久,起义陷于停滞。

十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得知黄阳两县尚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和很好的群众基础,于是先后派符向一、刘镇一、吴光浩、王志仁等到黄安、阳城加强起义的领导,成立了以符向一为书记的中共黄麻特别区委员会,组成了以潘忠汝为总指挥的黄阳起义指挥部,积极进行起义的准备。

十一月三日,黄、阳特委在七里坪召开会议,决定以黄、阳两县农民自卫军为骨干,群众武装予以配合,首先夺取黄安县城。十三日,起义开始,总指挥部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阳城农民自卫军两个排及七里坪、紫云等区农民义勇队千余人,组成攻城队伍。另将阳城农民自卫军一个排配置于黄安、光山、阳城交界的北界河担任警戒,以防河南省光山县红枪会进扰。

晚上十点,起义队伍在广大农民群众的配合下,由七里坪向黄安城进发。十四日凌晨,攻城队伍由城西北攀梯而上,夺占北门,旋即攻入城内,占领县政府、警察局,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官吏及土豪劣绅十余人,缴获步枪三十余支,子弹九十箱,控制了全城。后获悉国军第三十军一个团正向黄安开进,为避敌锋芒,攻城队伍当日撤回七里坪。进占黄安城的国军惧怕起义队伍再次进攻,乃于次日晚弃城退走。

十一月十八日,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曹学楷任主席。接着,中共黄安、阳城特委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将黄安阳城两县农民自卫军及赶来配合起义的黄陂县农民自卫军一部共三百余人,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下辖第一、第二两路。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

十一月二十七日,黄安反动势力勾结国军第三十军独立旅四百余人,进犯黄安城。鄂东军一部在人民群众协助下,将其击退。

十二月五日,国军以第十二军教导师取道宋埠、尹家河突袭黄安城。鄂东军对敌情估计不足,据城固守,因众寡悬殊,伤亡严重,被迫突围,潘忠汝在战斗中牺牲。下旬,当地中共组织和鄂东军部分领导人在黄安北部木城寨举行会议,决定留部分人员就地坚持斗争,集中七十二人,携带长短枪五十三支,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一九二八年一月,鄂东军在黄陂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

三月上旬,为对付国军的围攻,第七军编为四个短枪队,采用“昼伏夜动,远袭近止,绕南进北,声东击西”的战术,分散游击于黄陂、孝感、黄冈、罗田、黄安、麻城等县。

五月,第七军进入河南省光山县南部柴山保地区,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走上了边界武装割据的道路。

七月,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到一九二九年五月,红三十一师发展到近四百人,初步建成了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

在同一时期,由商南农民起义武装组成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创建了以南溪、吴家店为中心的豫东南苏区。

六月到十一月,红三十一、红三十二师互相配合,粉碎了国军对鄂豫边界地区三次“会剿”。

六月六日,国军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长刘峙给十三师补充团沈团长发报:

“沈团长鉴:麻城县共匪蔓延,罗旅被牵制。仰迅即就近剿办。”

六月十日,刘峙致电荆门国军第二十一路军总指挥夏斗寅:

“夏总指挥:麻城驻沈团及工兵营,兵力单薄,防不胜防。黄安罗旅又不能兼顾,亟应设法调拨大队兼程驰往,会同驻军将麻、黄两县股匪一举歼灭。仰迅饬沈团协同罗旅认真剿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