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德国人的苦难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7037字 发布时间:2023-04-15

11月,苏联人兑现了承诺,他们答应的那条重炮生产线已经交付。萧骥亲自带人去外蒙,在军队的护送下将设备运到了榆林。

大家欢欣鼓舞,立刻开始了安装,这套生产线若运转正常,每个月就能生产8门153mm重炮,3个月就能装备一个重炮团呢!

一同回来的,还有去苏联培训的田一民等人。田一民汇报了培训情况和苏联人对他们的态度。总的来说,培训人员学到了很多技能,尤其是特工的水平,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苏联人对他们也很友好。所以,田一民建议再送第二批人过去。

李志行表示同意,派田一民等人去着手安排。

以上两件事情让李志行十分高兴,看来与苏联的军事合作已经开了个好头!后续应该考虑进一步合作的问题。

这天,在西北军校的校长办公室里,李志行与严重正谈论着苏联的事情,卫兵忽然报告:德国教官普莱恩求见!李志行便让进来。

普莱恩是个五十几岁的老头,留着德国人标志性的大胡子,脸上布满了皱纹,进来后给李志行和严重敬过礼,然后恭敬地对李志行说道“尊敬的校长,我来求见您,是想请求一件事情……”,然后嘴巴动了动,似乎有话想说,但又不好说的样子。

李志行见状就笑着站起来,请普莱恩先坐下,并亲手给普莱恩冲咖啡。冲咖啡的时候随意问道“普莱恩教官,您需要几块方糖?”

普莱恩急忙说“一块就可以了!谢谢您!”,然后急忙半站起来接过咖啡,嘴巴又动了动,还是没有说话。

于是志行便笑着说“普莱恩,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请说吧。”

普莱恩这才舔了一下嘴唇,然后说道“尊敬的校长,我想……,您能不能将我的薪水提升一点?例如80美元……”,然后看了李志行和严重一眼后,又赶快说“或者……40美元也行!当然,您开给我的薪水已经不低了,可我的确需要钱……”

说完,用期望的眼神地望着李志行。

严重听完有些惊讶!这个德国人嫌自己的薪水低了?虽然普莱恩是德国教官中薪水最低的,但这是因为他在德国教官中军衔最低,其他德国人都是校级军官,而普莱恩只是个中尉。况且,他现在每月450美元的薪水,已经比边防军少校的薪水还高!不能算低了。

李志行听完,先是一愣,随即坐到普莱恩身边,亲切的问“普莱恩,我的好朋友,您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来,说说看,我的朋友……”

于是,这个老德国下级军官,在李志行的引导下,便开始诉说他的困境。

原来,普莱恩家中人口众多,他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大儿子和二儿子有工作,大儿子已经结婚,分出去单住,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另外一个小儿子和两个女儿还在上学,夫人则是个家庭主妇。

以前普莱恩在德国军队服役,他和二儿子一起养一大家人,日子本来就比较紧张,好在普莱恩太太会精打细算,普莱恩又简朴,一双靴子穿了五六年,衣服总是旧的,喝咖啡从来不超过一块方糖,所以日子还过得去。

结果德国战败,开始裁军,布莱恩虽然因自己娴熟的军事技能得以继续留在军队服役,但德国物价飞涨,马克不断贬值,这个家庭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在这个时候,幸亏有朋友将他介绍给了埃里希,因为埃里希正在帮李志行在德国物色军校教官。埃里希便将他介绍给了李志行,因为普莱恩之前是个非常出色工兵军官。

普莱恩只好辞别家人,来到东方。

东方虽然遥远,但在这里,他的薪水翻了好几倍,而且是用美元发放!这在马克每天都在贬值的德国,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于是,普莱恩一家人都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普莱恩这个一家之主也很欣慰,在军校工作也很尽力。

但是这种快乐的日子没能维持多久。

因为自1923年以来,德国经济急剧变差,物价高的离谱!而不幸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失业,一下变成了普莱恩一个人需要养活九个人!因为这里还要算上大儿子的家庭。

这还不算,因为普莱恩哥哥的一家也陷入了困境,他们也向“阔起来了”的普莱恩求援!

老普莱恩再也支撑不住了,于是不得不求李志行给自己增加的薪水。

这件事情他已经盘算了些日子了。今天,恰好是李志行每周在军校办公的日子,他就赶紧来了。

“哦,原来是这样……”李志行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亲爱的普莱恩,我很同情您的遭遇,但很抱歉!我不能增加您的薪水。”

然后他看了普莱恩一眼,继续说“因为,您的薪水相比我军队里的中国军官,已经高了好几个等级。其次,我如果单独增加了您的薪水,对其他德国教员来说则是一种不公平,您说呢?”

普莱恩布满皱纹的老脸涨得通红,他懦懦地低声说道“是的,您说的对!尊敬的校长。”

普莱恩的表情羞愧而失望,他提的要求的确不合理,但他又的确需要。

不料李志行又接着说道“不过,普莱恩,我亲爱的朋友,我虽然不能增加您的工资,但可以向新发放特殊津贴。按您的情况,我想……,每月可以向您发放150美元的津贴。

还有,您其实可以将家搬到中国来,我可以安排住处。若您的夫人舍不得离开德国,您也可以让两个儿子来中国,我这里需要工人,他们的薪水可以适当高一些,但不能太离谱。毕竟,您不能让我的工人们骂我是个卖国贼,是不是?”

“啊!尊敬的校长阁下,您说的是真的么?”普莱恩激动地问道。

“是的,普莱恩,我一直都是您的好朋友!”李志行笑着回答到。

普莱恩激动想抓住李志行的双手,但却忽然站起来,对李志行深深地鞠了个躬,感激地说道“尊敬的校长阁下!您是我真正的朋友!我这就去给家里写信。”

临出门时,老普莱恩又回过头来,向李志行和严重各敬了一个军礼,激动地走了。走出去的时候,这个德国老下级军官眼眶中已经有点湿润。

毫无疑问,李志行收获了这个德国人的友谊,同时也获得了这个德国人的尊重。

等普莱恩走后,李志行吩咐严重调查所有德国教官的情况,若有类似普莱恩遭遇的,都可以发放特殊津贴,以每月200美元为上限,直到他们渡过难关。而普莱恩这个月的津贴,今天就发放了,这老头家里只怕在等米下锅……。

普莱恩这个日耳曼人、这个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国民,怎么窘迫到了这个地步?

这是因为,1923年年初,在德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让生活本就每况日下的德国人,迅速雪上加霜,甚至让一些德国家庭坠入了深渊。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工业区。理由是德国不“凡尔赛”。

啊?不“凡尔赛”就要挨打?

呵呵,开个玩笑!其实是因为德国未履行《凡尔赛和约》(巴黎和约)规定的赔款义务。

前面说过巴黎和约给德国人规定的赔款太多,德国根本还不起!此时实在没有能力“凡尔赛”!

但叫苦法国人根部不听!直接就出兵了!

德国人现在根本就是一只没牙的老虎!只好用爪子抱住脑袋消极抵抗,至于腹心、屁股之类的已经通通顾不得了。

怎么个消极抵抗法?具体就是号召鲁尔的工人罢工,采取不合作态度等。德国人心想:你占了我最重要的工业区,可没人给你干活,你到时候还不得退回去?

但法国人在鲁尔接下来的搞法,却完全是打算留下过日子的表现!

他们先是不断增兵,对不合作的德国人采取逮捕、拘留和驱逐等强制措施。同时,还向鲁尔输送法国技术人员和工人,光铁路工人就输送了11000多。并禁止将煤炭产品等运往鲁尔以外地区,只能运往法国。

3月份,位于鲁尔的大名鼎鼎的军火公司埃森克虏伯工厂的工人与法国部队发生争执。法国军队向工人开火,造成名13名工人死亡。法国军事法庭还判处克虏伯公司老板15年有期徒刑,8名重要德国官员10至20年有期徒刑。

到4月底,“莱茵河左岸老占领区内,有4000多德国人被驱逐;新占领区有8万多人被驱逐,其中绝大部分是公职人员。有250人被逮捕并判刑”。

看这架势,法国是打算消化鲁尔这个德国工业的心脏!

法国人的行为引起了德国人的极大愤慨,鲁尔的罢工和不配合运动此起彼伏,使法国人能从鲁尔运走的煤炭等物品持续减少。

但是,鲁尔对德国实在太重要了。鲁尔地区的煤炭产量占德国总产量的88%,生铁占70%,钢产量占40%,该地区还聚集着很多德国的重要企业。

所以,鲁尔地区的运转失常,让德国经济一落千丈。

在经济急剧恶化的同时,德国政府还需对那些消极抵抗的爱国员工进行补偿。但这些工人数量巨大,光鲁尔就有数十万失业人员需要救济!

德国政府的办法是抓紧印钱!全国共1783台印刷机,没有一台停歇,全都日夜不停地印制马克。

结果,马克飞速贬值,“一个金马克的价值,在1923年1月底约一万两千纸马克,而年终币值稳定时期,约值一万亿。”

国际上,马克汇率狂泻。

1921年时,5马克还能兑换1美元。到了1923年,很快就变成了40亿马克!德国政府动用了5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来稳定汇率,结果,毛用都没顶!

这种情况无疑会影响到整个德国!普通人的生活无比悲惨,很多人一生积蓄的财富被一夜蒸发。

一个橡胶厂的广告负责人这样说道“我一个月的薪水是200亿马克,我们一天付两次工资,然后每个人会有半个小时离开,以便于他能够在下次美元汇率出来之前,冲到商店买些东西。因为到那时,钱又失去了它的一半价值……”

马克的信用基本已经破产,甚至小偷在偷篮子时,会将里面的马克倒掉,而只偷走篮子。

德国人民的水深火热李志行有所了解,因为汉堂不仅在德国有留学生,还在柏林开有银行。但德国的情况一直没有引起李志行的重视,直至今天,可怜的普莱恩来找他。

等办公室里只留下李志行一人时,他坐在办公桌旁,静静地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当天晚上,他与桂萌生谈了很久。随后很快,桂萌生就带人去了上海。

在上海,桂萌生先与埃里希会谈,然后又与克虏伯公司的代表谈判,签订了一项协议。

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汉堂公司出资90万美元,购买克虏伯公司一套能日产5挺马克沁重机枪的生产线,先支付30万美元做为定金,克虏伯公司在2年内发货。

这个协议,相当于李志行在向克虏伯雪中送炭!德国人是感激的。

另外,协议中之所以会写两年发货,是因为罢工和法国人的封锁的缘故。桂萌生充分考虑的德国人的处境。

不过,李志行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雷锋”,因为协议里还有下列条款:克虏伯将立刻派出200名技术工人和30名技术人员到中国来为汉堂工作,汉堂提供佣金,时间定为2年。

一定程度上,这后面的条款才最重要!

通过此项协议,李志行不但预购了克虏伯之前一直不愿意向中国转让的马克沁重机枪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克虏伯那些技艺精湛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其实,克虏伯这几年一直在寻求对外合作,这是德国政府主导的行为,埃里希当年就曾肩负这个使命。李志行当时想分一杯羹,但没有成功。

后来,俄国人在这件事上获得了成功。

因为与德国一样,战后的苏、德都在外交上陷于孤立。俄国人便提出“互免”战争赔款、双方采取经济和军事合作的建议。德国人选择了接受。

双方在1922年4月签订了《拉巴洛协定》,德国人开始将部分军工产业向俄国转移,在俄国建立工厂,并秘密进行各种军事试验。

《拉巴洛协定》是个秘密协议,但这事被法国人知道了。

之前,在欧洲大陆上,西边有高卢鸡,东边有北极熊,一左一右还可以牵制德国这头猛兽。忽然,北极熊与这头猛兽成了朋友,高卢鸡异常恐惧!

要知道,德国虽然战败,但仍是欧洲第一强国!6000万人口、强大而先进的工业设施,随时都可能再站起来对法国大打出手,这真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所以,法国迫不及待地想重创德国!根本不管德国人的什么摆事实、讲道理,也不管德国人怎么叫可怜,毅然出兵!

我们再说克虏伯,他本看不上李志行,但鲁尔危机让他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克虏伯以前纵然是一头巨鲸,现在也不得不谋求“斗升之水”,要不就有渴死的可能!不得已,克虏伯选择了合作,能先保住工厂的一部分元气就是好事!

李志行得到了机枪生产技术和宝贵的技术工人,但他的胃口远远不止于此。

在与克虏伯谈完之后,桂萌生又会见了其他一些德国的头面人物。最终,他组织了2000多名德国技术工人到陕西工作。

也就是这2000多名德国工人,后来使李志行新生的各项工业产生了质的的变化!

因为德国虽然战败,但此时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德国先进的技术、严谨的管理,和德国工人一丝不苟的精神,都给李志行的各项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规范,从而使其各项产品质量迅速提升,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

李志行的行为,其实是在打着自己的算盘,利用德国人民的苦难为自己谋求利益。呵呵,政治家们的成功,不少就是无耻地建立在民众苦难的基础上的。

但他毕竟拯救了一部分德国人民。啊!让我们鼓掌:李志行简直就是德国人的救世主!

呵呵,大家不要鼓掌。要论到救世主,李志行这个小跳蚤当然算不上,因为德国出现了他们自己的“救世主”!

这个人就是希特勒。

这个被称作“小胡子”的男人,这个一战时的德国上等兵,自从投身政治后,才华绽放,如鱼得水。到1923年,以他为核心的纳粹党已经发展到3万多名党员,成为德国政坛一股引人注目的力量。

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政党,这倒不算什么,但希特勒的纳粹党明显带有军事暴力倾向,而危险的是,他的行为得到了舆论的认可。

1923年5月,希特勒集合了5000人在巴伐利亚进行“野外演习”。巴伐利亚州政府并没有阻止,因为他们也同情纳粹的主张。而且,演习的武器就是从国防军驻军军营里取出来的,因为国防军也暗中支持他们。

这一切,主要源于纳粹党反对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

演习的成功,无疑助长了希特勒对使用武力的信心。

及至鲁尔冲突愈演愈烈,德国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而这个“小胡子”却站在阁楼窗户的后面,望着那排着长长的队伍领面包的人们,脸上露出了微笑。

希特勒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人们对现任魏玛政府已经不满到了极点,他要武装夺权!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带领一群武装人员,冲进了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因为在这里正举行着一场巴伐利亚的上层集会,州长卡尔、驻军司令洛索夫、警察局长赛塞尔都在这里,卡尔正在发布关于施政纲领的演讲。

就在州长卡尔演讲开始不久的时候,德国的“英雄飞行员”戈林忽然带领二十几名武装纳粹党员冲了进来,后面跟着兴奋得有些歇斯底里的希特勒。

在吼叫声中,希特勒跳上一张椅子,对着天花板开了一枪,然后跳下来,走向讲台,宣布“全国革命已经开始了!”

他叫喊道,“这个大厅已经由六百名有重武器的人员占领,任何人都不许离开大厅。巴伐利亚政府和德国政府已被推翻,临时全国政府已经成立!陆军营房和警察局已被占领,军队和警察正在纳粹旗下向市内挺进。”

众人正在听卡尔州长吹牛,却不料突然冲进来一个疯子!但这家伙说得这么严重,大家也不明情况。而此刻,啤酒馆的确已被600名武装纳粹包围,甚至门口还架起了一挺机关枪。

在大家的错愕中,希特勒将州长、驻军司令、警察局长三人带到旁边的一个小屋。希特勒说他已和前国防军参谋长鲁登道夫一起,组成新政府,劝说三人支持自己。

这三人十分懵逼:没想到这个平时看着有点狂热的小胡子政客,竟然给大家来了这么一手!三人当然不同意。

希特勒又说,此刻他枪里有4发子弹,若不同意,就开枪杀死3人,而后自杀。

结果,这3人还是不为所动。

搞政变遇到这种情况,的确比较麻烦,但对于一个冒险家来说,也不要紧。

希特勒独自回到大厅,宣布这三人已对革命表示支持!并宣布新政府已经成立,他本人任全国政府首脑,鲁登道夫将军管国防军,并直接给那三个不松口的家伙直接安排了重职。

随后,事先完全不知道此事的鲁登道夫被接到了啤酒馆。

鲁登道夫虽然恼火希特勒对自己搞突然袭击,自任首脑,还任命自己去指挥那根本不存在的军队!但他也支持纳粹的主张,劝卡尔三人支持希特勒的行动。

鲁登道夫的到来,已经让巴伐利亚三巨头有些动摇,但州长卡尔还不松口。

希特勒又虚张声势说要一起去见巴伐利亚王太子,因为王太子也支持他。

话说希特勒的确和王太子家有着良好关系,他每次到王太子家,都要为王太子的儿子表演“打板凳”的游戏,王太子的儿子也亲热地叫他“wolf”叔叔。

至此,卡尔终于松口了。

他们达到了表面上的团结一致,全体列队回到大厅。当听众跳上了座位热烈欢呼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在讲台上讲了简短的话,宣誓效忠,并互相握手。

希特勒喜不自胜,激动地说:“我就要履行我五年前在军事医院暂时双目失明时所立下的誓言:要不倦不休地努力奋斗,直到十一月罪人政府被推翻,直到在今天德国的悲惨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自由的光荣的德国!”

他讲话一结束,整个会场就爆发出“德国高于一切!”的口号声。

可是当他离开啤酒馆后,卡尔等三人就变卦了,并脱身逃走。

洛索夫将军马上赶到陆军第十九师师部,把军队调进了市区;卡尔回到州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出取缔纳粹党的命令。

第二天,当3000名纳粹党徒向慕尼黑市中心进发时,与警察发生冲突,16名纳粹党徒被打死。两天后,希特勒在乡下的别墅被逮捕,并被判刑5年。

历史上有名的“啤酒馆暴动”就此结束。

让我们回头看看这个事情,怎么看怎么有点像闹剧,简直跟中国的“张勋复辟”好有一比!但人家张勋好歹搞的是首都政变,所以还成功了一段。可希特勒这搞了600武装人员,还是在一个地方州搞,这就想让德国改朝换代,现实吗?

唉,说起来,这位未来的“元首”,也是被他的偶像----那个大光头墨索里尼害的。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不满意他的法西斯党在上年的大选中只取得了105个席位(总席位535个),组织了10万人“向罗马进军”,说要“拯救意大利”!并号召全国的军队和警察不要阻拦。

结果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沿途的军队和警察竟然真的没有阻拦!墨索里尼这个大光头,用最廉价的方法取得了国家的领导权,并实现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这一招简直让希特勒崇拜不已!

结果,希特勒就组织了一场先从地方开始的革命,然后再号召大家向首都进军。结果,“小胡子”就被逮捕了。

小胡子的“啤酒馆暴动”失败了,但此时德国内忧外患,动荡不堪,人心思变,这是大势。所以希特勒在法庭的辩护席慷慨陈词,获得了普遍的同情。所以,他后来只坐了9个月监狱,并在狱中总结思想,写出了那本被后世以“臭名昭著”来形容的《我的奋斗》。

但是,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应该说,这个后来令整个西方颤栗的男人、这个后来被世界称为“法西斯恶魔”的人,其实正是西方自己催生出来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