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交谈之间,唐清月发觉这位陈姨母不仅与自己的婆母关系很好,同自己的大嫂也十分亲密,可见在家中过的如鱼得水,难怪以前每次杨氏去陈国公府走亲戚回来都气的脸色铁青,原来是嫉妒的。杨氏就算再得唐大为的喜爱,家里也照样有妾室,有不少庶子庶女,五六个妾室和十几个妾室又有什么区别呢?唐大为再努力上进又怎么能比的了陈国公府的富贵体面?杨氏唯一能骄傲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比人家出息,可是陈国公府是有荫封的,他家的子孙本就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有官职的。这么一想,杨氏确实处处比不上陈姨母。
还有一家就是安乐伯,安乐伯并不享于安乐,在京中爵权子弟都安享荫封的时候,安乐伯简直就是爵权子弟中奇葩中的奇葩,因为他真的认真努力读书科举,还中了进士,不仅他,整个安乐伯林家再往上数三代开始家中所有男丁全部参加过科举,或大或小的都有功名在身,他家的女眷无论老少亲疏,都能吟两句诗,拽几句文,好好地一个勋爵人家,硬生生让他们组建成了书香世家,这一辈的安乐伯林涛尤其沉浸诗文典籍,虽然刚刚年过四十,文学造诣之高已经让很多大儒侧目,门下学生众多。
当然他还有另一个让人侧目的点,就是他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儿为妻。清河崔氏在十大世家中的势力范围从来没出过前三,清河崔氏家世雄厚,亲朋好友中为官当权者遍布天下,他家的儿郎各个风神俊秀,品行端正,令天下女儿向往,但他家的女儿却少有人家敢娶,只因崔家祖训有言,崔氏女绝不能与人做妾。
这条祖训最开始是因为几百年前一位崔氏女与当朝的一位王爷定亲,临近出嫁前却因出色的容貌被当时皇上看中强撸进宫中做了贵妃,皇上更出于嫉妒杀了与之定亲的王爷,但崔氏女日夜思念未婚夫,没多久就从城墙一跃而下身故了。而这个王朝没多久也毁在了这个荒唐善妒的天子手里,这件事对整个清河崔氏的打击非常大,于是便定下祖训,直至今日清河崔氏再也没出过一任宫妃。
但这条祖训传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崔氏女出嫁年过三十无子方能与夫君纳妾,至于怎么演变的唐清月并不知道,但是清河崔氏对这条祖训讳莫如深。这就使得崔家的女儿都容不下妾室,崔氏有家族显赫,鲜少有家族能与之抗衡,如果有人因此反驳甚至欺压出嫁的崔氏女,崔氏就会展现其惊人的护短能力,不仅会将出嫁女接回家中还会派族中德高望重之人与夫家辩驳谈判,更有甚者闹到有司衙门的。最后往往都是崔氏女赢,原因很简单,崔氏女不尊祖训视为不孝,这一点就占了道德礼法的大头,而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崔家人才多,那是真正传承了几百年的书香世家,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之人比比皆是,随便挑出几个做辩师就能怼的人哑口无言。
所以这一代的安乐伯娶了崔氏女之后真的一个妾室通房都没有,与崔氏女恩爱一生,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已经考取功名外放江南任职,女儿还待字闺中。安乐伯与夫人的爱情令世间无数女子向往,更令世间无数男子鄙夷,毕竟男人三妻四妾才是常态,像安乐伯这样的奇葩虽然他们面上不说什么,但心底里多少都看不起他,觉得他枉读圣贤书,被妻子拿住了,没有半点男人该有的气概。
唐清月当初听到这些时只觉得清河崔氏才是世间女子该出生的家庭。
今日,安乐伯夫人崔氏带了她的小女儿进宫,安乐伯夫人身材中等,温柔沉默,观之可亲,但更让唐清月关注的是她年方二八的女儿,那女孩身材高挑,眉眼冷艳,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相比于陈姨母的妩媚,这个女孩更多的是带着书香和礼教的敬而远之,整个人微笑端庄的站在那里,你就是觉得和她很有距离。
她叫林雁雪,是唐清月大哥哥唐永安未过门的妻子。
唐清月看到林雁雪的第一眼有一瞬的恍惚,单论长相,她和柳氏确实相似更多,若论气质她比陈姨娘还要高贵典雅。难怪,难怪大哥哥当初对自己格外照顾,只怕唐老太太早就相中了她做孙媳妇,大哥哥怕也是早就知道的,没想到,自己这个二甲第七名,丰神俊朗,而今官至庶吉士的大哥哥居然有点恋爱脑?!
想到此,唐清月不由得在心中冷笑,大哥哥把她娶回去,嫡母杨氏还不得疯?可怜的杨氏,出嫁前有冷艳的嫡姐压着,出嫁后有冷艳的柳氏添堵,如今还来了个冷艳的儿媳妇林氏。唐清月简直怀疑杨氏是不是命里和这一挂的女子犯冲,怎么走到哪都有这类长相的女子,细数起来京城里同类型长相的女子并不多,但最出挑的几个都和杨氏有关系,唐清月几乎能想想杨氏气的脸色铁青却无可奈何的样子。
这门婚事对唐家而言百利而无一害,有着唐老太太和杨氏的例子在先,唐大为十分清楚一个家世显赫品行端正的主母对家族发展的重要性,哪怕唐大为已经有了唐老太太的范阳卢氏做帮衬,依然无法否认在刚入仕时亲家杨氏大舅哥对自己的助力。唐家是一定要高攀一下安乐伯府的,且大哥哥唐永安的品行才华就摆在那里,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个教礼仪的通房丫头,唐大为对儿子这方面简直不要太放心,所以面对不给夫君纳妾的清河崔氏女,唐大为丝毫不气短,大大方方的说明来意,带着知礼腼腆,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的儿子一出现就迷住了安乐伯夫人,本来对唐家的门第稍有微词安乐伯也没话说了,也不知林雁雪有没有在屏风后面偷偷瞧过,不知看了有没有红过脸。
唐清月想了一下林雁雪脸红的样子,发现,想象无能,林雁雪的气质太像她高中时的教导主任了,目光一扫过来只觉得心中多一点龌龊的念头都是肮脏的、有罪的。
至于杨氏,唐清月并不担心,在家族利益面前杨氏的开心与否完全不重要,唐清月也不担心林雁月出嫁后会在杨氏手底下受挫,不要说林雁雪的家室教养不会让她轻易吃亏,有大哥哥这么个恋爱脑在,自己这个未来嫂嫂的日子只会好不会差。
唐清月不动声色的听着殿里的话题已经从京中的时兴发饰衣裳转到了儿女的婚姻问题上了。
大约儿女事是女子永远不会枯竭的话题,安乐伯夫人作为少数几个带女儿入宫的夫人之一少不得要和大家讨论一下女儿未来的夫家,林雁雪则在一旁表现出一个古代闺阁女儿该有的害羞,众人讨论时她始终低头侧身表示十分不好意思,她这样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会被人打趣几句,但唐清月仔细看去却发现一脸害羞状的未来嫂子连基本的脸红都没有,唐清月立刻对这样精湛的演技肃然起敬。
这场茶话会一直到晚膳前才结束,对外传出的消息时太后老人家年老寂寞,对于有人陪她进宫说话十分开心,今日多聊了两句很是开怀,并表示以后官眷贵妇可以来宫中走动,陪太后散心。
而唐清月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太后脸上的微笑都没有维持到官眷贵妇完全退出慈宁宫正殿,累的连晚膳都吃的意兴阑珊。
晚上太后也没去禅室早早歇下了,唐清月今日守夜,她轻轻转动风扇,借着月色看清风扇上精细的缂丝蝉花图案,心中不断思索白天的事。自从先帝出了一年,太后召见官眷的次数就增加了,按照她从韩宫令那里看到的记载就是太后帮已故的前太子夺嫡时也没有这么频繁的召见和赏赐过官眷。太后在帮皇后,准确来说是帮皇上拉拢人心,皇后出身武将之家,寻常管家理事尚且不能完全应付更何况是宫规森严人心复杂的后宫,自陛下登基以来,太后无论是对外的外交还是对内的管理都不遗余力的帮助皇后,可见天下的母亲即使做到太后也得为儿女操心。
唐清月听着太后的呼吸已经睡熟才停下转动风扇的手,将殿内的窗户关上,去稍间躺下,太后年纪大了,夜里难免起夜不变,所以每次轮到唐清月值夜她都不会真的睡熟,只是侧卧浅眠,反正第二日上午轮休半日可以补觉。
今夜睡不着的不知唐清月一个,唐府,高瑞轩里,满地碎落的茶碗,赖永家的扶着气的浑身颤抖的杨氏坐在椅子上,相比于杨氏气的脸色涨红,赖永家的则满脸的无可奈何。
唐大为一拧杯茶水浸湿的袖子,指着杨氏的鼻子道,“正妻没进门,妾室倒是先摆在台面上了,你可真是永儿的好母亲,别家做娘的都盼着儿子夫妻和睦仕途顺遂,你这个做娘的倒是与众不同,今日这事若是传出去一星半点,还有好人家的女儿敢踏进我唐家门半步吗?”
杨氏丝毫不惧,顶声呛道,“她不嫁进来就不嫁进来,我永儿是天子门生,才貌双全,还怕娶不到好人家的女儿吗?什么安乐伯,什么清河崔氏,我才不稀罕,我永儿是天子门生!便是公主也……”
“姑娘!”赖永家的喝声打断杨氏的话头,顺便抓住杨氏因为气愤而挥动的手臂。
大约是赖永家的声音突然闯进这场夫妻吵架有些突兀,唐大为都不由得看了她一眼。
赖永家的简直一个头两个大,低声劝道,“夫人气昏了头了,快喝口茶缓一缓吧。”
唐大为顺着她的话扫了一眼满地狼藉,这屋子里那还有什么茶水可喝?杨氏被赖永家的一打断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刚刚试图非议皇家,之前外放,天高皇帝远,夫妻之间就算是说些京中形式,皇室八卦也没事儿,但如今天子近在咫尺,哪里还容得她大放厥词。
夫妻之间一时无话,唐大为一摔袖子坐在炕上,待呼吸平稳了些才略带古怪的看了眼一脸难色的赖永家的,心想,自己岳母倒是真的心疼女儿,找了这么个明事理的跟着杨氏,可惜杨氏实是辜负了岳母的一片慈母之心。
赖永家的简直要在心里骂娘,她今日不过例行休沐,还担心杨氏最近心情不好只回家去了半日,结果还是一个没看住,杨氏居然干出这么大个事儿来。
赖永家的也是回府才知道,今日她前脚刚走,后脚杨氏就叫了人牙子来,原本以为只是采买丫头小厮,结果杨氏当着人牙子和满院子待买的女孩子说,府里大少爷即将成婚,得选些懂事的伺候未来大少爷和大少奶奶,若是将来伺候的好了更是前途无量,让女孩子们都自己好好争取机会。
此话一出跟着杨氏伺候的银花立刻觉得不好,杨氏这话的意思,怎么伺候?还不得伺候到大少爷的床上,什么机会?可不是生下孩子当姨娘的机会。
果然,满院子的女孩子立刻看到机会般,脸上充满了向往和期待,虽然当人妾室得看人脸色过日子,可做奴婢不更是如此?和温饱问题相比,尊严并不是那么重要。
好在银花跟在赖永家的身边也好几年了,看到学到的都不少,立刻让人将院子周围的下人都打发了,派人去给唐老太太和唐大为去信,唐大为当时在衙上抽不开身回来,但唐老太太的手脚十分利索,立刻将人牙子请到立雪堂喝茶,并精心挑选几个品行端厚老实的女孩子,另小厮十余人,狠狠光顾了一把人牙子的生意并附上红包若干,算是“辛苦费”。
那人牙子在京中做买卖也好些年了,自然明白这些大户人家之间的弯弯绕绕,握着手中丰厚的封口费笑盈盈道,“大户人家的哥儿到了年纪总要选几个人放在身边的,唐夫人是看得起我才买我家的丫头。”
唐老太太这才松了一口气,到底是混迹多年的人精,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才让王妈妈将人客客气气的请出去。
这次唐老太太是发了狠了,直接夺了杨氏的管家权,分给李姨娘和香姨娘管理,还把二小姐唐如月出嫁前的闺房,焦冉院,给了三小姐唐筱月,说是三小姐大了,该有个自己的院子学着管制下人,可怜唐筱月再有一年就能出嫁了才有自己的院子。而二小姐唐如月的院子自然是高贵典雅,精致气派的,六小姐唐梦月早就看上姐姐的院子,早求了杨氏要把小院留给自己,眼看着再过两个月过了十岁生日就能搬进去,却一朝被人夺去,她自然不肯,哭闹不止,就算奶娘一再劝说等三小姐明年出嫁这院子还是你的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