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临城劫车案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646字 发布时间:2023-04-14

吴大帅痛恨土匪,但没有办法,一招驱虎吞狼,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在民国,土匪似乎是一种社会生态,人人都得与土匪打交道。

到了此年11月,又有一个人因土匪倒了霉,不但丢了督军,而且连给个上将头衔这种安慰奖也得不到,此人就是山东督军田中玉。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田督军治下,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劫车案!整整一列火车被劫,大约有几十名旅客被劫为人质,而其中竟有一多半洋人!这些被劫的洋人,牵涉到美、英、法、意、墨(墨西哥)五个国家。

后来经过艰难交涉,旅客基本脱险,但外国人不依不饶,直至田中玉被撤了督军,连带曹三爷想给这个拜把兄弟一个上将头衔做安慰,也不被允许。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临城劫车案”。

却说山东这个省份,有津浦铁路穿省而过,可谓南北要道。又临洋近京,人口众多,可谓政治大省。所以历届中央,对山东都很重视,都要派得力的人去管山东。

结果,山东就被一遍一遍的刮地皮。据后来统计,北洋政府统治山东的16年间,山东督军换了8次。于是乎,山东民不聊生,盗贼四起。

山东响马,自古有名。在1920年华北5省大旱,兵连祸结的抱犊崮山区成为重灾区,不少破产的农民“落草为寇”。而后几年,大小匪股,很快聚集到数千人。因为这抱犊崮,边连4县,接壤3省,峰峦叠嶂、山脉错结、峰回路转、沟壑纵横,情况复杂,易守难攻,实在是个占山为王的好地方。

后来地方上为保安全,纷纷建立民团对抗,匪首白天祖、王怀山等相继被擒杀,以致匪众也对此颇为震动,纷纷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开始想办法。

不过,土匪们想出来的办法不是从良,而是设法拉良人入伙。他们公推峄县(今枣庄、峄城等一代)富户孙美珠为总杆首。

孙是个正经人,自然不愿意。

但这伙土匪学了梁山好汉的办法,每于一处作案,都留下纸条,让到峄县孙美珠家赎人,孙美珠不堪其扰。

而官府却不管孙是不是好人,只管趁机敲诈。孙无路可走,只好入伙当了首领。

孙当首领后,整合匪众,队伍日益壮大。

1920年张敬尧在湖南失败,其部下有几百人投到孙美瑶手下,其中有个郭琪才,就劝孙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孙深以为然,便将手下土匪编为“山东建国自治军5路联军”,孙美珠任总司令,其弟孙美瑶任副总司令。提出:山东由山东人自治,赶走北洋军阀势力,打击贪官污吏,建立耕者有其田、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等口号。

从此,这股土匪变得有了政治色彩。到1922年,山东建国自治军发展到4000多人。

当时,直奉大战发生,孙趁机攻占村庄,绑架地主乡绅,引起社会恐慌。

后来直系胜出,奉系、皖系、以及南方的孙中山都曾联络过他们以对抗直系。

至此,这伙土匪已经成为直系统治山东不小的威胁,山东督军田中玉便派兵围剿。

几个回合下来,孙美珠被打死,孙美瑶继承总司令,与官兵继续对抗。

到1923年,田中玉派了3个旅的重兵,采取了步步为营,断绝粮道的办法,将孙美珠困在了山上。

孙的山寨经营有年,粮食倒还不缺,只是此年天气干旱,山寨蓄水有限,眼看就撑不下去了。

于是,孙美瑶便想出一个不得已的招数,劫持外国人!

为啥非得劫持外国人呢?因为他们之前曾劫持过200多中国人,以威胁官府,但官府根本不管。

经过周密筹划,1923年5月5日夜,孙部主力800余人埋伏在沙沟至临城津浦铁路沿线,选出归国华工中有技术的人员,在火车到达前先将路轨拆掉两节,致使6日凌晨行经此处由浦口开往天津的第2次特别快火车出轨,全车停驶。

匪众夺门破窗而入,随后劫持了中外旅客数十名为人质。

北洋第6旅官军闻讯赶来,双方交火,孙美珠的人带着人质且战且退。英国人罗斯曼因反抗而身亡,由此演变为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

临城火车劫案的消息迅速传北京,整个北洋政府、各国驻华外交使团都对这一事件做出了快速反应。两天以后,全世界各主要报纸,都在显要版面报道了这一爆炸性新闻。

外国人对此事反应尤为强烈,因为之前噩梦一般的义和团运动就是由山东发起的。

外国公使团急忙召集紧急会议,限3日内将人救出,优厚抚恤死者,严惩责任者等等。并声称要派军舰在南京登陆,保护国民。美国公使立刻赶到济南进行交涉,因为被绑进山的美国人最多,其中还有两个美国少校。

不过孙美瑶此举其实是为了自救,所以在劫持旅客进山的途中,又放了一部分外国人,主要是女人和孩子。

但要3天之内解救人质?这根本不可能!这个又不是打仗,一鼓作气冲上去就行了的事。

北京方面只好紧急开会,让山东方面赶快与孙美瑶接洽放人,另外派了交通总长吴毓麟,协同曹锟的代表杨以德、丁宏荃到山东去处理。

此时黎元洪虽还未下台,曹锟已成为北京真正的主事人,所以责无旁贷,事情主要由曹处理。

山东方面,督军田中玉、第5师师长郑士琦等,亲至临城解决问题。因为事体重大,连临省都派人来帮忙,江苏的徐海镇守使陈调元也去了。

田中玉与郑士琦两个责任人,还在商讨剿、抚的问题。但中央的意思,是保证先让放人,所以对匪徒态度很好。吴毓麟、杨以德、丁宏荃几个中央特派员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都愿意自己进山去换人质。

孙美瑶方面一看到这情形,马上觉得人质奇货可居,于是扯来扯去,谈判没有结果。

就在官府与孙美瑶拉锯的同时,外国公使团连连开会,到23日,竟然已经开了8次紧急会议,不断向中国政府施压。

在华西人也聚会不断,各种提议满天飞。上海美国商会及工会甚至提出:华盛顿会议给予中国的各种待遇暂停、让中国裁军、暂停退回庚款、外国监管中国财政、水陆交通要道派外国军队驻守等。

这些言论传到李志行耳朵里,他就生气地对乔修远说“瑶圃,你说这个孙美瑶,怎么不直接把这帮洋人枪毙了?否则哪有那么多麻烦事?”

乔修远说道“孙美瑶本就是为自保才劫了的火车。按你说的,他先把洋人毙了,然后带着手下自杀去?”

李志行却说“他敢把洋人毙了,我就敢收他!这倒是一条好汉。”

乔修远看了李志行一眼,说道“快别扯了!孙美瑶这是捅了马蜂窝!你若敢收留孙美瑶,一样是捅马蜂窝!你觉得,现在陕蒙绥能有这样的发展环境,容易么?”

李志行想了想,只好叹口气,说道“唉,可怜了一条好汉!”

乔修远也叹息道“是哦,可惜了一条好汉!”

5月26日,北京公使团开第9次会议,决定向山东派出国际武官团调查情况。国人立刻通电反对,认为有损国家主权。但6月2日,该武官团还是到了枣庄。

山东地方派了一个镇守使、两个旅长迎接,外国武官对这些无能的中国同行很不礼貌,情形几近“传训”!

对此情形,江苏来帮忙的外交人员温世珍在写给哥哥的信中说“国未亡,外国对我藐视如此,问北京及各省大员,稍有人心者,能不抱头一哭耶?”

要说,外国武官团其实起不了多大作用。他们又不能去冲锋,又不能进山去谈判,无非是保证中国军队不动武,以保证人质安全,顺便给中国政府施压而已。

谈判还得靠官府这边,我们就说说谈判的过程。

5月10日,人票里回来一个名叫杨琪山的中国人,带回孙美瑶问道条件。孙的条件是:要想谈判,先解抱犊崮之围。然后的谈判条件大致有三点,(1)不准围剿,官军撤走。(2)其部编为正规军2个旅。(3)再围剿就撕票!

这个杨琪山为什么被先放了出了?除了传话需要,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杨琪山乃是袁世凯的女婿。

随后,谈判开始。

官军提出的条件是:解围和放人质同时进行。

孙美瑶的条件是:中外人质可以全部释放,但关于收编的事,需要藤县、峄县、费县三县的商绅担保。但就是这条件,大小十几股的匪首仍意见不一。

官军遂先解了豹子谷之围,其代表数次入山,催促孙美瑶放人,也请孙向官军表明接受改编的诚意。

孙美瑶这边,则表示需要商议,基本条件还是收编为两个旅,要有担保。

5月17日,曹锟代表丁宏荃进山谈判。孙美瑶忽然提出,将其部改编为3个师,先交给武器弹药,然后放人。两个旅忽然变成了3个师!丁宏荃当然不答应,双方争了一夜,无果。

18日,法国人质裴尔培被放下山,带了孙美瑶的最后通牒:若22日官军再不全部退走,就要撕票。

至此,田中玉做了让步,提出此事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官方委任孙美瑶为招抚司令,郭琪才为参谋长。孙放三分之一的人质。第二步,第一条落实后,官军退后,再放三分之一人质。第三步,收编完成,人质全放。

但田意思,是孙手下只能改编为一个旅。

孙美瑶拒不接受,忽然又提出:官军退出山东南部,山东督军改由张敬尧担任。并且,不同意改编为一个旅。

让政府让半个山东出来?还让田中玉让位给已经破落的张敬尧?要说这个孙美瑶脑不知道是咋想的!你觉得中央会答应吗?田中玉会答应吗?

这时,北京内阁会议讨论后觉得,中央不宜再派人去谈。因为有中央的人在,孙在不断得寸进尺,于谈判不利。于是,吴毓麟、杨以德等就撤了回去。

对于这个事件,田中玉一直主剿,此时又加派1师1旅的兵力,摆出要围剿的架势,向孙施压。

并派出乡绅斡旋。

北京方面,曹锟此时也同意了以剿为抚的方案。让河北、江苏各派了一个混成团前往,还从自己的航空队中派了3架飞机前往,以壮声势。

到了26日,田中玉已在抱犊崮周围布满重兵。

但这只是吓唬,其实官军仍不敢打。

不过这气氛对孙美瑶产生的压力。5月26日,美国人鲍威尔被释放,同时带出了孙的最新条件,主要意思是:官军撤走;接济粮食和钱财;按4个混成旅收编,归中央直辖,驻地不出山东,预发粮饷;要外国人和商绅签字担保。

27日,第5师师长郑士琦回复:军队不好撤;收编为1个团,其他发钱回家,收编完成后,先发两个月粮饷;其他条件照办。

孙的回复是仍要求改编成两个旅,被郑拒绝。

5月31日,江苏来帮忙的陈调元与孙的代表在山外商谈。

陈调元这家伙却不简单!这家伙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素有“军人政客”之称!又由于面相憨厚,有“陈傻子”之称,往往能获得大家信任。

陈一见孙美瑶的谈判人员,就满口江湖话,称兄道弟,获取了对方的好感。然后他说:收编的事很复杂,孙的手下应先编造名册,并问问山上的弟兄们是否真的愿意被收编?等确定后再议。

还是“陈兄弟”说话实在!连山上弟兄们的心情都想到了!

所以,对方就表示接受。

6月2日,陈调元入山商议名册的事情。

陈到山上,有酒就喝,有饭就吃,毫无拘束,真像到了老朋友家里一样,很快就取得了孙美瑶的好感。

孙美瑶被陈一通忽悠,据说还跟陈拜了把子。当日便放了4个西人,4个华人下山。最后商定,收编以2000人为限,由第20旅旅长吴长植带5万元、2000套军服入山办理。

6月10日,陈调元二次入山。不料孙美瑶又提出收编3000人,陈调元又与孙讨价还价到2500人,其中2000人有枪,500人徒手。

6月12日,吴长植带了5万元和衣服,到山口准备收编事宜。

不料孙美瑶的手下周天松、褚思振忽然又提出:应该收编5000人,5万元变成10万元。孙美瑶也制止不了。

只好再谈,这次谈到了3000人,其中2700人政府负责发饷,剩下300人孙自己管,给8.5万元军费。番号确定为“山东新编旅”,孙任旅长。

同日,官兵撤防,外国人质全部释放。到6月25日,中国人质也全部释放,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得以解决。

此次事件,使陈调元名声大噪。

田中玉由于西人千夫所指,丢了督军。第5师师长郑士琦办事比较得力,升任山东督军。

而孙美瑶,后来下场却并不美好。

郑士琦先是对其分化瓦解,又派其部队协助剿匪,郑亲临监督,致使孙实力大减。而后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又设计将孙诱杀。部队发钱遣散,军官20多人被送济南软禁。

孙部烟消云散。

这个结局,其实李志行和乔修远都料到了。李志行曾动了恻隐之心,但终究因为诸多原因,没有伸手。

孙美瑶的事情,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由发展到衰败的故事。

后来,李志行和乔修远再谈起此事,李志行说孙缺一个像乔修远一样的军师。乔修远则想了想,然后说:其实他们缺一个像李志行一样的领袖!

这两位大少的话都不能说错。

但其实,孙美瑶最缺的,是一个明确的主义!一个为敢为穷人谋取福利、当家作主的主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