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三位君主,他是盘庚的弟弟小乙的儿子。
武丁少年时期,父亲小乙让他在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
武丁像普通百姓一样工作、耕种,这使他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发现了不少有才能的贤人。
有一次,武丁路过虞山,看到一群囚犯和奴隶在修建土墙,就走上前去和他们聊聊天。
他发现其中有个叫傅说奴隶很有思想和见解,是一个有治国能力的贤人,所以他暗暗记住了他。
武丁即位后,决定启用傅说。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卑微的奴隶,大臣们怎么能接受呢?
武丁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那天晚上,武丁睡到半夜,突然大笑起来。
下属听了,赶紧唤醒武丁,问他怎么了?
武丁兴奋地说:“商朝有救了!”
“我刚梦见了先王商汤,他说要振兴商朝,非用傅说不可。”
“这是古往今来最有能力的贤人,可以辅佐我治理国家,你们赶快找到这个人!”
他让画工根据自己的描述,画出了傅说的画像,派人四处寻找。
几个月后,傅说被人带入王宫。
武丁立即宣布说:“解除傅说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相,辅佐自己处理国政。”
傅说为相后,没有辜负武丁的期望。
他尽心尽力辅佐武丁,帮助武丁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改革措施。
武丁善于选拔任用人才,所以他身边聚集了很多贤臣,除了傅说之外,还有祖己、干盘等人。
有一次,武丁在太庙祭祀祖先商汤,一只野鸡突然飞过来,落到鼎上乱叫。
太庙附近有一片森林,是鸟类栖息地,野鸡飞来鸣叫是很正常的事。
但武丁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是上天对他的警告。
祖己立即进谏说:“大王不用担心,只要你努力工作,勤俭节约,一切不祥之兆都会消失。”
“祭祀之事,最重要的是要端正心灵。”
“国王应该首先尊重他的臣民,而不仅仅是自己的祖先。”
原来武丁当时用来祭祀的祭品非常丰盛,几乎很奢侈。
武丁被祖己的话点醒,急忙命人撤去一些祭品。
正是因为武丁能够接受贤臣的建议,同时也能体谅下层百姓的疾苦。
所以在他的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势日益强大。
当时,商朝周围有许多游牧民族。
他们经常骚扰商人的边疆,严重干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对商朝的统治构成巨大威胁。
因此,武丁开始发展军事,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武丁有一位美若天仙的妻子,名字叫妇好。
据历史记载,妇好既聪明又勇敢,具有非常优秀的军事领导能力。
妇好和武丁刚结婚不久,北方边境传来外敌入侵的消息。
武丁赶紧派大将前去征讨,但是迟迟没能取胜。
妇女听了之后,立即主动请缨丈夫,要求带领军队前往平定战乱。
“可是一个女人,能领兵打仗吗?”
武丁非常犹豫一会儿,最后决定通过了占卜,这才让她带兵打仗。
没想到,妇好在前线不仅调度指挥有方,而且身先士卒,英勇杀敌,迅速击退敌人,凯旋而归。
这一下子,武丁对妻子刮目相看了。
他立即封妇为军事统帅,让妻子指挥作战。
从那以后,妇好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商朝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高超的军事才能,妇女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她经常被命令主持各种祭祀仪式,并担任卜官员,刻写卜辞。
现在保存下来的甲骨文,很多都是她亲手刻的。
正因为如此,武丁不仅非常疼爱妻子,而且非常尊重她。
每次妇好出去打仗,凯旋归来的时候,武丁都会亲自出城迎接妻子归来。
不幸的是,妇好在33岁时就去世了。
武丁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命人将妻子安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殿旁边,夜以继日地守护着她。
每当国家发生战争之时,武丁都会带领自己的子孙大臣,为妇好举行盛大的仪式,希望她能保佑自己旗开得胜。
武丁带领军队对北方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进行了讨伐,经过三年的战争,最终平定下来。
接着,他又派出了将领禽和、甘盘,征服了北方另外两个游牧部落的工方和土方,解除了他们对商朝政权的威胁。
除此之外,武丁还消灭了西羌和江汉流域的荆楚,大大扩大了商朝的领土。
商朝有两个诸侯国叫大彭和胡韦。
这两个国家的国力大大发展后,不愿意再屈服于商朝,中断了对商朝的贡品,武丁也逐一消灭了他们。
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使得商朝的势力在四面八方迅速扩张,商朝的国力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
因此,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武丁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