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临死之前,将国家大事委托给右相伊尹。
商朝的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意思是:“哥哥传给弟弟,若是没有弟弟,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商汤没有弟弟,长子太丁也已经在他之前去世了。
于是,伊尹先后立太丁的弟弟外丙、中壬为王。
但是他们在位几年后就去世了,王位便落入商汤的长孙太甲手里。
那时候,太甲年纪很小,只是个孩童。
为了教导他汲取夏桀的灭亡教训,继承和发扬商汤的德行,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好国王。
伊尹每天煞费苦心,尽心尽力,督促太甲遵循先王的法规,认真教他如何治理国家。
刚开始,太甲还是比较勤奋学习,但是没过多久,就开始懈怠下来了。
他变得非常贪玩,整天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伊尹屡次劝诫太甲,都没有一点效果。
最后伊尹狠下心来,把太甲流放到桐宫,软禁起来,让他闭门思过,自己则代理执政。
桐宫是商朝王陵的所在地,商汤就葬于这里。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见到爷爷商汤作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很如此简陋,而自己奢侈无度,心里十分惭愧。
后来,太甲从守墓人那里了解到商汤创业的艰辛和勤政节俭的品德,这让他更加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太甲决定痛改前非,改邪归正,仿佛改变了一个人似的。
听说这件事,伊尹立即带人前往桐宫,将太甲迎回国都,将国政大权交还给了他。
那时候,伊尹已经是一个很老的大臣了。
他看到太甲在商汤之后,还能继续统治着商朝,便不再参与国家的大事了。
太甲做了商王十二年,就去世了。
太甲死后,他的儿子沃丁,继位成了王位。
沃丁在位后第八年,贤相伊尹就病死了。
沃丁在位时期,朝中还有一个资历很老的大臣叫咎单,从商汤开始就是朝臣了。
虽然咎单在商朝没有过做什么大事,但他是一个阅历多经验丰富的几朝元老。
沃丁在位19年去世,由弟弟太庚继位。
关于太庚的名字有争论,甲骨文中称之为大庚。
商王祭祀太庚的甲骨文也很多,因为他是直系先王,仪式也很隆重。
太庚在位5年后去世,王位由他的儿子小甲继承。
小甲在位约17年,死后由弟弟雍己继位。
从太甲到雍己继位,这个时期的商朝处于稳定发展期了几十年。
雍己去世后,由弟弟太戊继位
太戊是商王太庚的儿子,小甲,雍己的弟弟。
他十几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王位。
可是继位初期,他对处理国家政务却十分懈怠。
他执政到第七年的时候,有棵桑树长在宫殿的庭院里,桑树上还长起了一颗奇异的小树。
而且小树长得很快,七天就长得很大了。
其实,这只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偶然现象,现在看来并不奇怪。
但是在商朝时期,植物学知识非常落后,所以人们认为这种现象是由妖魔鬼怪引起的。
太戊十分害怕,觉得上天会给他降下一场灾祸。
大臣伊陟是伊尹的儿子,太戊执政时期,他被授予宰相职务。
就在太戊为妖树的出现而感到惊慌之时,伊陟抓住机会劝诫太戊说:“臣听说妖怪掩盖不住德行。”
“也许是因为国王在处理政务的时候,违反了一些道德行为,才导致了怪物出现。”
“若是国王勤政修道,以德治民,灾祸自然就会消失。”
太戊觉得伊陟的话有道理,于是改过自新,在处理朝政方面变得非常勤奋,而且广修德行。
不久,桑树上长出的构树死了。
实际上,这种生长异常的共生树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死亡。
可是太戊却认为这都是因为自己修德治国,用德行压制住了怪物。
所以他变得更加勤于政务,懂得体谅百姓。
同时,太戊也对伊陟充满了感激之情。
有一天,他在祭祀祖先的时候,特别赞扬了伊陟,并计划给他更高的礼遇,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位大臣看待。
伊陟谦虚地拒绝了这些礼遇,继续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服务。
太戊是商朝执政时间最长的国王,大约在位75年。
他大力发展国家,使许多小国又重新归附于商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因此,太戊被商朝后人称为“中宗”,这是后人给他对商朝所做贡献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