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北“御蛛一号”行动发射基地
发射基地的另一个工程师提出了不同意见:
“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太过于牵强。
那不是几百斤几千斤重的东西,那是一个装满了核集装弹的上千吨重火箭组合体呀。
再说他浑身滚圆,旋风能使他自转的那么快?
已经冲出了云霄还在自转不能自控,我不相信!”
“你们不要忘了。”
那个总工程师又接着说道:
“看上去几千吨的火箭体,其实它的重量是负数!”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何应星和所有人:
“别忘了他下面还有强大的动能驱动。
他是向上行的箭体,在他垂直于地面向上行的时候动能远大于地球的吸引力。
但刚刚起步不久速度惯性不大,几乎为零处于弱力状态,被漩云缠住也在情理之中。
从力学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应该解释得通。”
总工程师说罢用纸巾擦了擦头上浸出的汗珠。
“嗯,说的有道理。
你这样一说我心里的疑惑也释减了许多。”
何应星给予肯定:
“不过还有一个现象不知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当我们的火箭组合体刚刚进入云层,下面的黑云随即就把这个洞口堵了上去,就像有人专门设计好似得,这也很让人费解。”
何应星在大学就学习物理专业,自然对这样的现象觉得分外好奇而产生特殊兴趣。
问题一出,所有人都膛目结舌一声不啃。
那个异象几乎每一个人都看到了。
但是要问为什么仍然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何应星看看没有人主动回答,就又把目光投向了刚才的那位总工程师身上:
“工程师师傅,还是你来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吧。”
总工程师还是那么谦虚谨慎:
“总指挥,我只是这样猜想。
现在还没有科学依据,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杨月在一边鼓励:
“总指挥让你说你就不妨说说,这又不是开棺定论让你做结论,错了也没啥。”
何应星和气地对总工程师说:
“是啊,谁也没有对这个奇异的气象有过专门研究,不妨咱们探讨一下嘛,大胆地推测,大胆地说出心里所想的嘛。”
“好,既然大家都不说,我就先说说我的猜想。
当火箭组合体以那样快的速度进入云层的刹那间会产生强大的气流,特别是尾部核动力系统喷射出的火焰。
火箭进入时带动强大的气流会使本已有着极快旋转速度的旋云窝口旋速加快,并随着箭体的深入而凝结——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把一个烧红的铁棒猛然插进水里一样,铁棍的周围的水分子会很快膨胀并蒸发出亿万个水分子微粒。
在我们的肉眼看来就是形成了一种假象,就好象是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云层将口封死似得。
这只是我个人的粗浅想法,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总工程师说完不确定地看着大家。
何应星扫视了一下所有人,大伙都不作声,似乎还都在思考和分析着这其中的道理和奥妙。
何应星随即把目光又转向了那些气象专家们:
“气象专家,你们天天研究气象方面的学知,对这个现象的产生有什么独到见解吗?”
气象专家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一个身着军装的专家诚恳地说:
“报告总指挥,我们以前没有经过这样的经历,也没有目睹过这样的异象,对这方面确实没有研究。
或许,或许果如这位工程师所说——以后我们会把这种异象情况做为主要课题进行重点研究的。”
何应星看着那个军人认真的样子笑了笑:
“大自然就是神秘莫测,人类想彻底解开它这那层神秘的面纱要付出无数代人百倍的努力和心血才行,等我们彻底取得挽救地球的胜利后应该对这种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那个气象专家立正说:
“是,总指挥。”
“总指挥。”
这时马钟华快步走到何应星的身边汇报说:
“刚才坠毁的那架小飞机正是我们一直在跟踪寻找的那架无人飞机,坠机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一方面可能是被雷电击中,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失去了导航指引,它一直未能够进入我们设定的50千米的阻击网范围内。
在它坠毁的前三分钟我们的基地守卫军雷达发现了它,只是还未等我们采取措施它就一头撞到了沙滩里。”
何应星听后非常严厉而一针见血地对马钟华说:
“嗯,知道了,尽管是虚惊一场,但也反应出我们西线的战略力量,在监测和防卫上有不可回避的漏洞。
三分钟,三分钟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架小飞机的攻击目标明确导航精确,也许就扑到我们身边来了,所有的心血将会因此而功亏一篑。
马主任啊,这次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
马钟华急忙说:
“是,总指挥,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了这次事件的严重性,在下一步会严加追查原因并进行整改。”
“必须一查到底!
下一步该如何弥补漏洞,彻底杜绝这类事件再次发生是摆在你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一个无人小飞机可以长驱直入几百公里如入无人之境!
何应星非常严厉地说:
”我们的御蛛一号行动计划受到如此严重威胁,在当今强大信息科技的防护之下竟然会出现如此之难堪的意外情况太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了。”
马钟华赶紧应道:
“是,总指挥,我们一定要严查,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何应星补充道:
“不过也有特殊原因,恶劣的天气给他们做了掩护伞让他们有了可趁之机。”
马钟华很诚恳地:
“是,总指挥,尽管如此我们的工作也难辞其咎。”
就在这时杨月的对讲机传来了总监测台的汇报:
“杨指挥,杨指挥,我是总监测台。”
杨月对着对讲机大声说:
“我在听,请讲!”
对讲机里说:
“我们已经逐渐校正了箭体的运行方向,火箭已经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
只是箭身的自转还一时停不下来,箭体运行速度也比我们常规的设置稍快。
总监测台报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