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黄牯岭湘军败绩 昌江县又起兵戈
书名:国共征战之各地起义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158字 发布时间:2023-04-12

话说此次反会剿,湘南和湘赣边界两方面都遭到失败。湘赣边界特委考虑到红四军主力在湘南受挫,并处于无根据地作战的困难境地,罗萧山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又难以对付国军新的进攻。决定由毛咏芝率第三十一团去桂东迎还主力,以第三十一团第一营和第三十二团坚守罗萧山。八月二十三日,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在桂东与第二十八团会合,由毛咏芝、朱代珍和陈世俊等率领返回罗萧山根据地。

再说二八年七月,工农军第四军主力在湘南行动受挫后转移到桂东。红四军前委书记毛咏芝率领第三十一团第三营由罗萧山赴桂东接应主力,第三十二团和第三十一团第一营留守罗萧山。八月中旬,湘军和赣军共五个团,准备对罗萧山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会剿”。红四军第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等得悉敌人即将进攻的情况,根据毛政委坚守罗萧山的指示,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组织部队利用山险,设置竹钉,构筑工事,进行作战准备,等待主力回师,共同粉碎国军的“会剿”。

八月下旬,国军乘红四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对罗萧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三十日晨,湘军第八军两个团由清泉县出发,在赣军一部的策应下,向罗萧山黄牯岭哨口发起进攻。黄牯岭的工农军在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等指挥下积极应战。以陈毅安为营长的三十一团一营的第一、三两个连配属大小五井赤卫队等地方武装,守卫黄牯岭。袁文才、王佐的三十二团一营和永宁部分地方武装负责在黄牯岭下骚扰敌人;三十二团二营和特务连及酃县赤卫大队分驻其他四个关口。三十一团一营二连则由连长张宗逊带领继续在西昌牵制赣军。

三十日清晨,湘军的三个主力团向罗萧山黄牯岭发起进攻。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工农军和赤卫队员凭险据守,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冲锋。战斗间隙,陈毅安营长让战士将在瓦岗坪修理的一门迫击炮搬上黄牯岭。

下午,敌人的进攻更加猛烈了。陈毅安命令向敌人开炮。这门炮只有三发炮弹。炮手谭希林、刘显宜等人将炮口对准敌军连放两弹,但因炮弹受潮都没有炸响。谭希林、刘显宜等人都很着急。

经过仔细检查,装好火药炮弹,点火,轰的一声,炮弹飞了出去,大家看到炮弹正好落在敌军指挥所里,这一下阵地上沸腾了!各个山头都吹响了军号,隐蔽在各处的赤卫队员、暴动队员纷纷向敌人开火,煤油筒里的鞭炮也响起来,男女老少一齐呐喊。此时敌人已筋疲力竭,听见到处是枪炮声和喊杀声,看到山上山下红旗招展,以为是毛书记朱军长率领的红军主力回来了,急忙向后撤退,连夜逃回湖南。打扫战场的时候,一个俘虏告诉大家,被炮弹炸死的人中间有一个是他们的团长。

此时,江西国军王均部一个团的兵力,正准备经永宁升坪进攻黄牯岭。走到半路,听到湘军三个团已经败退的消息,吓得不敢再进,立即掉头退回西昌。

话分两头,再说二八年六月,国军独立第五师被派到昌江换防。彭得华任该师一团团长。彭得华到达昌江后,立即召集一团森批成员紧急会议,研究如何使奉命调来昌江镇压暴乱的独立五师一团变成保护人民群众的一团,决定组织人员下营、连讲述反动派的暴虐行径,发动士兵反对清乡队的土匪行为,号召士兵会起积极作用,监督反动民团,不准他们残害民众。

士兵们目睹反动派的累累罪行,由同情工农,发展到倾向工农。由于彭得华的努力工作,森批成员邓萍、黄公略、贺国中、黄纯一、李灿等,不仅控制了一团的主要营、连的兵权,同时掌握了三团三营的兵权,从思想上组织上为起义创造了条件。

 七月十七日,湘鄂赣边特委书记唐大元受湖南省委的派遣,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达昌江,与一团副官、森批成员邓萍接上了关系。传达了湖南省委关于准备在必要时举行起义的指示。十八日中午,正在二营巡视的彭得华得知华安特委机关被破获,黄公略以部队名义给森批成员开具的通行证落入敌手。

彭得华在返回县城时,又截获师长周磐发给副师长的密电,内容是立即逮捕森批分子黄公略、黄纯一、贺国中三人。在此紧急情况下,彭得华、唐大元、邓萍、张荣生、黄纯一、李灿、李力、李光等于十八日晚七时开会,决定以闹饷为手段,在七月二十二日下午一点,乘敌午睡时举行起义。

会上还作了如下的具体分工;唐大元负责政治工作及地方党组织的联系工作,并负责筹组地方革命政府;邓萍负责有关起义的标语、口号、传单、布告的拟定和印刷等事宜,彭得华则负责指挥消灭民团、清乡队、警察局等反动武装,控制县署,释放“犯人”,并解决师部等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派人通知驻嘉义镇的第三团第三营营长黄公略,嘱其以闹饷为借口,于二十二日同时起义;还派人到岳州给贺国中送信,要他立即将随营学校开来昌江。

七月二十日晚,彭得华、唐大元、邓萍等再次召开会议,检查了起义的准备工作,决定起义后立即打出镰刀斧头红旗,部队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实行党代表制。对于黄公略率第三团第三营于当日提前起义的突然情况,会议也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营属第三团的建制,不一定引起师部对―团的怀疑;同时,该营起义也可以起到扰乱第二、三团的作用;再者,改变第一团的起义计划已经来不及了,所以确定原定起义时间不变.。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彭得华在团部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宣布实行士兵会章程,为工人农民服务。上午十一时半,部队在城郊操场举行誓师大会。在盛暑烈日之下,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的八百名勇士,全副武装,颈系红带,精神振奋,集合在昌江县城东门外一营驻地誓师起义。

要知道起义是不是成功,请看下一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