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对工农军的进剿又一次遭到失败,在龙城的蒋总司令大为恼火,两份命令湘赣两省对罗萧山赤匪进行会剿的电报分别打到湘赣两省的鲁无烦朱益之的官邸。
在蒋总司令的一再催逼下,湘赣两省的国军高层不得不有所行动。双方约定,于西历七月七日对罗萧山根据地发动第一次会剿。
七月四日,湘军第八军之的第一、第二师提前出动,由茶乡、清泉县进占永宁的龙岩镇,接着进占瓦岗并向西昌进攻。
根据国军方面的动向,红四军军委决定:以第三十一团在西昌地区相机打击由瓦岗进占西昌之敌;军部率第二十八、第二十九两团进攻清泉县、茶乡,威胁敌军后方,以调动进占西昌之敌回援,然后集中力量打击即将来犯之赣敌。以打破敌人的会剿。
七月十三日,红四军第二十八、第二十九两团攻克清泉县。十四日,进占西昌的湘军果然撤回茶乡。红四军军委鉴于调动湘军回援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决定率部返回西昌,会同第三十一团对会剿之赣军作战。这时第二十九团官兵希望回家乡,鼓动部队向湘南进发。七月十七日,军部和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团由清泉县的沔渡出发,开往湘南。
湘军撤回茶乡后,由吉水、安坪地区而来的赣军第三军五个团和第六军六个团于七月十五日进占西昌城。
此时,毛政委指挥第三十一团、西昌赤卫队、暴动队,以四方游击的方式,不分昼夜地袭扰敌人,将敌军十一个团围困在西昌城及其附近三十里内达二十五天之久。后来,赣军发现红军主力已去湘南,遂发起进攻。红四军第三十一团和地方武装即从西昌县城周围地区撤出。随后,赣军进占安丰县和永冈,不久,赣军发生内讧,第六军六个团仓皇退去,第三军五个团也退回西昌城内。至此,湘赣国军对罗萧山根据地的第一次“会剿”基本破产。
再说朱军长乘湘赣两省部队调动之际,率工农军主力之一部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开往湘南。二十九团是由湘南农军编成,官兵都是湘南人,由于上半年工农军撤出湘南,当地反动派对广大群众和进步人士反攻倒算,广大群众深受苦难,于是二十八团战士们都很想打回家乡,为家乡父老撑起腰杆。于是二十九团率先进入湘南义章地区。
湘赣粤各省的军政首脑听说罗萧山赤匪进入湘南,万分恐慌,纷纷电令湘赣粤三省境内国军前往围剿。驻防粤北的范小翁受国军广东张向华之命,率部前往进剿。
当范小翁得知来湘南的赤匪是朱代珍,范小翁为难了。范小翁想起去年下半年,老同学朱代珍曾经在自己的部队里呆过一段时间,后来由于内部有人告密,国党广东行营电令我立即逮捕朱代珍,我不得不通知朱代珍要他赶快离开。不久就得到消息,说朱代珍在义章举行了年关暴动,闹得湘南一时红红火火。后来又得到消息说,朱代珍带着部队上了罗萧山,而且在罗萧山连续打破湘赣两省国军对罗萧山的进剿,想不到现在又回到湘南来了,不知道老同学有什么目的?范小翁想到这里就拿出文房四宝,一封给朱代珍的密信被派专人送出。
范小翁的先头部队已经跟工农军二十九团接上了火,朱军长正准备率领二十八团前往参加战斗,忽然指挥部门外来了一个人,说要见朱军长。来人被带到指挥部,当朱军长看到来人的时候,高兴地说:“这不是吴参谋吗?范将军近来好吗?”
“不怎么好,湘南来了工农军,上峰逼着范将军去打工农军,范将军为难了。”
“哟,范将军不愿出兵?”
吴参谋从内衣袋里摸出一封信递给朱军长,说:“也不是不愿出兵……两难之地呀。你看看信就知道了。”
朱军长拆开信看起来:
“玉阶兄:去年一别,今又近年。思念之情,岂可言表!自去年匆匆别后,先是闻玉阶兄智取义章,将湘南闹红一片;继而闻玉阶兄挺进罗萧,驰骋于千里大山,湘赣国军虽多次进剿,然抱薪救火,工农军非但不能剿灭,反而日趋强大。近又闻玉阶兄率虎师挺进湘南,湘南乃平旷之地,无险可守,不利于弱军游击,未知玉阶兄作何打算?以石生愚见,玉阶兄未若挥师返回罗萧,以便与强大国军周旋抗衡。望玉阶兄斟酌。石生顿首!”
朱军长看完信, 略作沉思,说:“我知道了,你稍等,让我给他写封信。”
朱军长拿出文房四宝,一封信一挥而就:
“石生吾弟:见函如晤!弟关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令玉阶不胜感动。想去年下半年,玉阶正值困境,是吾弟伸出援手。拜别之日,吾弟又以重金相赠,吾弟大义,天人可鉴!吾弟大恩,吾工农军将士没齿难忘!今玉阶率工农军下罗萧,临湘南,实为一错误之举。名言有云,一步错步步错。今玉阶闻吾弟亦率大军前来助剿,玉阶深知吾弟实处于不得已。军令如山,吾弟岂可以私情废公乎?
再说,一旦工农军与贵军相互对阵,我玉阶可坐视我工农军处危局而不救乎?故云,吾弟两难,我玉阶也两难。石生吾弟,玉阶有一言,不知该说不该说。玉阶素知吾弟满腔正义,今龙城政府背弃国父之三民主义,排除异己,不容异党,实行独裁专制,吾弟对龙城政府早有异议。吾弟怀经天纬地之才,奈何为龙城独裁政府折腰?果若吾弟有弃暗投明之意向,则宁可早图,不可迟误!去年吾弟收留玉阶一事,已在国军中炒得风风雨雨,若犹豫不决,则吾弟危矣!愿深思之。玉阶叩首!”
朱军长把信递给吴参谋说:“吴参谋,回去跟范将军很好地商量商量,要是我们之间打起来,我和范将军都会遗憾终生的,但愿范将军做出正确选择。”
要知道范小翁是不是听从朱军长的劝告,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