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朱代珍提出了一个智取义章的方案,大家一齐拍手叫好。是怎样一个方案呢?让鄙人慢慢道来。
朱代珍首先讲了四个有利条件:一是军阀正在湘北酣战,湘南地区敌人势力比较薄弱;二是时近年关,地主豪绅逼租逼债更加厉害,贫苦农民和地主豪绅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三是起义军经过了补充和休整,战斗力大大提高;四是胡少海出身豪门,参加革命后没有公开地参加过本乡本土的斗争,身份尚未暴露。因此,他提出由胡少海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一四○团团副的名义,率领一支先遣队进驻义章,布告全城:本军奉范军长之命移防宜章,保护乡里。稳住宜章的上层人士,大部队随即跟进。为了不让反动头目逃脱,要胡少海以“宴请桑梓父老”为名,对准备捉拿的人都送去请柬,并在宴前设下埋伏,以便一网打尽。
于是一封盖有第一四○团关防的公函送进了义章县衙门。县议会大厅里,县长杨孝斌和县参议长、团防局头头、警察局长、商会会长及各界士绅,聚集一堂,商讨如何迎接即将入城的“国民革命军”。
腊月十九日,天气晴朗。义章大开城门迎接胡少海团副“荣归故里”。县里的头面人物都到南门外迎接。先遣队入城后,立即布哨,换下了团防局的哨兵,把义章城的交通要道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向朱代珍发出一封密信,告诉他一切都很顺利,可以按原计划进行。
腊月二十日,西历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二日,县长杨孝斌特意在县议会大厅里设宴为王揩团长和胡少海团副等“官长”接风洗尘。酒过三巡,有跑堂的大声叫唤:“煎鱼来了!”朱代珍嚯地一声站起,把手中酒杯用力一摔,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工农军战士端着冲锋枪冲进大厅,把冲锋枪一齐对着酒席上的官员们。跟朱代珍同席的团防局局长和警察局长一看势头不对,立即拔出手枪企图有所动作,说时迟那时快,团防局局长和警察局长二人的手枪早被朱代珍的两个警卫员一脚踢飞。朱代珍握着手枪大声说:“大家都不要动,谁动打死谁!我们是工农革命军,我们今天就是要把义章从你们这帮贪官污吏手中夺回来交给老百姓!”朱代珍说完,工农军战士一拥而入,把全部反动官员五花大绑了。
与此同时,陈世俊和王尔琢等正指挥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解除了团防局四百余人的武装,缴获长短枪三百六十余支。
接着发动群众开仓放粮,并打开监狱,解救被关押的森批成员和革命群众。
起义军占领宜章县城后,按照中央以前所给的番号,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代珍任师长,陈世俊任党代表。与此同时,建立了宜章苏维埃政府和农军独立团。
接着,起义军北上攻占郴州,革命烈火迅速蔓延到湘粤边十余县的广大地区,参加起义的群众达几十万人,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三、第四、第七师和两个独立团,在郴州建立了湘南工农民主政府。
在羊城的李任潮得知朱代珍智取义章的消息,勃然大怒,你朱代珍在洪城发动暴乱得不偿失,现在又跑到义章来搞暴乱。你在其它地方搞暴乱关我老李屁事,但是你在义章闹事可不行。义章在我粤地北边的大门口,跟我粤地皮肉相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你湘南失火必然会给我粤地带来麻烦。李任潮想到这里拨通了国党政府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的电话:
“克祥,惊系义章发生暴乱,令你部即日进剿,不得有误!”
许克祥有些犹豫,但是他必须立刻做出答复,于是许克祥吞吞吐吐地答复:
“李总,闻知义章暴乱乃……洪城暴动之朱代珍部所为,且有数万暴民参与,人多势众……非克祥贪生怕死……唯恐……克祥兵力单薄,一时难以将赤祸扑灭,以致蔓延,还请李总斟酌……”
“奶奶的,吞吞吐吐地干什么?洪城暴乱之朱代珍余部已成强弩之末,而暴民虽然数万,然乌合之众,枪响既溃,你拿着两千多正规部队吃闲饭?贪生怕死回你的冯焕章旧部去!”李任潮放下了话筒。
许克祥无可奈何,只得集合部队准备出发。许克祥对部队训话说:“弟兄们,你们为国立功的机会来了。接李总指挥命令,我师前往湘南平定暴乱,老子用六个团同他朱代珍的一个团去较量,吃掉他绰绰有余!”于是立刻带着全师人马,从广东梁化县日夜兼程北上。
其实这一着早在朱代珍的预料之中。这时,工农革命军的主力部队已发展到三千多人。为了应付突然情况,朱代珍在春节前夕率领部队秘密撤出义章城,隐蔽在乡间休整队伍,以逸待劳,准备反击国军的反扑。
一天,一个叫谭新的人来到驻地向朱代珍、陈世俊报告了一个重要军情:粤北的许克祥已经带着部队到了岩泉圩和坪石一带。
“好吧,马日事变的刽子手!我们正要找你偿还血债,你自己倒找上门来了!”朱代珍正要集合部队出发,忽然转念一想,不急,不可鲁莽。跟我们工农军相比,他许克祥有不少优势,我们不能低估。他兵力数倍于我,武器装备精良,后方实力雄厚。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决不可采取洪城起义后那种死打硬拼的方法,同敌人拼消耗。应该有勇有谋,灵活机动,扬长避短。用游击战和正规战结合的打法,去战胜敌人。于是朱代珍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作战方案。
工农军指战员听说要打死对头许克祥,情绪十分高涨。四乡的农军也赶来要求参加战斗。“活捉许克祥,为‘马日事变’死难烈士报仇”,成了工农军战士响亮的口号。
朱代珍和陈世俊把部队隐蔽在深山中的圣公坛。许克祥将教导队和补充团留在坪石镇,亲率两个主力团进到岩泉圩一带,而把另外两个团在坪石、长岭、武阳司、栗源堡一线摆开,搜寻工农革命军。但他得到的报告却是“共军去向不明”,“朱代珍无影无踪”。
一月三十日,朱代珍判断,歼灭许克祥部的条件已经成熟。他的依据:一是工农革命军经过休整,士气高涨,体质增强;二是许克祥部连连扑空,锐气已减;三是许部摆成一线,首尾难以相顾,便于各个击破。他和陈世俊、王尔琢等连夜制定作战方案,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熟悉地形的胡少海、谭新带领,迂回敌后,阻击增援之敌,截断岩泉圩敌军的退路;另一路由朱代珍陈世俊率领精锐,直捣岩泉圩,消灭许克祥的两个主力团。
一月三十一日,工农军向岩泉圩悄悄进发。这完全出乎许克祥意料之外。一个土豪赶到岩泉圩向他报告说:朱代珍的部队已经到了百岁亭,离这里不到五里地。许克祥训斥他:“你这是造谣惑众,扰乱军心!”
早晨七点钟,冬天的太阳刚刚升起。岩泉圩上传来声声哨音,许克祥的部队正在开饭。工农革命军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岩泉圩。前来助战的农军,也在四面山上摇旗呐喊,燃放鞭炮。胡少海、谭新领着另一路兵马,又从侧后杀入,前后夹击。许克祥腹背受敌,无法招架,仓皇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