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父系社会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014字 发布时间:2023-09-20

大约四千多年前,中国进入了父系社会制度。


父系制度与母系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世系是按照父系分配计算,并由子女继承财产。


在父系社会制度中,男性成为家庭和氏族的核心,拥有支配家庭财产的权利。


同时,婚姻制度也向一夫一妻制度过渡。


随着家庭出现,生活所需物品的水平提升,再加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生产中地位突出。


因此,男性在氏族中的地位得到重大变化,开始占主导地位。


中国主要文化代表为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


这些文化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父系社会时代,社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的发展、牲畜养殖规模的扩大、陶器制造技术的进步、青铜器出现、丝绸品的发明、手工业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


在母系社会制度中,女性受到崇拜,红山文化的女神雕像就是女性崇拜的体现。


而在父系社会中,盛行崇拜男性。


龙山文化的华县泉护村遗址、西安的安客省庄发现的陶祖、湖南安乡县安障公社的度家岗遗址发现的石祖、青海东部柳湾发现的男性陶罐,都是崇拜父权制度的物证。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私有制度开始萌芽,剩余物品的出现是私有制的前提。


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私有制的形成。


私有制从占有开始,先是工具、生活用品、牲畜,然后是奴隶和房屋。


而土地私有制,则是比较晚出现。


有了私有制,就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这一点在父系社会时期的遗址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大汶口遗址中,穷人的墓中很少或没有随葬品。


然而在13号墓中,随葬了14个猪头,10号由77件单件组成的3串头饰,除了象牙雕筒、梳子和玉钗,还有玉臂环、玉指环等物品。


同时还随葬了大量精美的陶器,仅陶罐就有38件,远远超过了一个人的实际需求。


这表明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增加,贫富分化日益悬殊。


在父系社会中,男子、妻子和子女组成了一个宗法大家庭或家族。


男性不仅可以娶妻子回家,将妻子那边的男子留在家里,还可以嫁出妻子的姐妹或女儿。


家庭只能留下男子以继承财产。这种世系计算方法,本质上是为了财产的继承。


在母系社会中,如果家庭没有女孩子,就必须收养或领养一个女孩,以保证母系血统的传承。


在父系社会中,如果家庭没有男孩子,也必须收养或领养一个男孩,以确保家族有接班人。


父系社会制度形成之后,私有制开始萌芽。


在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开始出现,进一步导致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出现。


实际上,父系社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逐渐衰落了。


青铜时代早期,父系社会地位逐渐被部落社会所取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