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反直外三角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5602字 发布时间:2023-04-12

对曹三爷来说,除了缺钱,其他事情仿佛也没有顺心的。

直系现在掌了中央大权,总要考虑些国家大事。不过,这方面主要是由吴玉帅考虑的。

此时的国家大事,首推统一。

国家统一有三大敌人,就是所谓的“反直三角联盟”。张作霖、卢永祥、孙中山这三个家伙一直沆瀣一气,时刻阴谋颠覆直系统治。那么,怎么来对付这三个人呢?

首先说孙中山。孙大概是直系最坚定的敌人,讲和基本不可能,所以只能武力对付。

孙中山不是被陈炯明赶到上海去了吗?还花费什么武力?

是的,但中山先生又王者回归了。

却说去年孙中山北伐,被陈炯明这个叛徒抄了后路,自己逃到了上海。但由于徐树铮的穿针引线,北伐军却有相当部分进入了福建,与徐树铮的原部下王永泉旅一起,攻入福州,驱逐了福建督军李厚基,并站住了脚跟。

李厚基本属于皖系,和徐树铮是表亲。奉、皖、孙三方组建“反直三角联盟”,皖系台柱子徐树铮便到福建去发力,想拉李厚基进来。

李厚基却早已投靠直系,对徐树铮这个表亲爱答不理的,还骂徐是个到处搞事情的政客!徐很生气,便挖李的墙角,设法将自己这个六亲不认的表哥搞走。

因李曾经反对萨镇冰任福建省长,所以在李厚基和王永泉大战的时候,驻扎在福建的海军突然发难,将李厚基扣押,索要李厚基在福建搜刮的民脂民膏。

后来李厚基他妈妈筹了点钱,把他从海军手里赎了出去。

却说中山先生到了上海,有了俄国人的支持,又有张作霖援助,这番一听北伐军在福建混得不错,便马上组织福建的许崇智带领北伐军西进,消灭陈炯明这个革命的叛逆!

北伐军改名“东路讨贼军”,将几千人分了3个军。这一次,蒋介石荣任东路讨贼军的参谋长。

不过北伐军虽然有“革命信念”这样的法宝,却只有6000多人,广东的陈炯明好几万人呢!不那么容易打败,于是“讨贼军”在东边一带,与陈炯明的部队对峙。

这么看来,孙中山一时半会赶不走陈炯明。但孙中山的无心插柳之举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话说为了配合东路许崇智的行动,孙中山采取了两路夹击的策略。除了福建的许崇智,他又派人联络在广西的军队。

广西自从陆荣廷被打倒,荣光不再,经常沦为被粤系军阀和滇系军阀“统一”的对象。

陈炯明利用桂军老将林虎插手广西,除拨一部粤军交林统率外,并令驻梧州的粤军第四师和桂军第一师(师长刘震寰)归林虎节制指挥。

刘震寰也是广西人,早就想得到广西总司令的地位,陈炯明把广西问题交给林虎全权处理,对刘来说,就像冷水浇背一般。

如此,中山先生的机会就来了。

因此,他派代表邹鲁与刘震寰密谈。邹按孙的密令,委刘为讨贼军桂军总司令,刘震寰便开始密谋倒陈。

广西是被广东或云南军阀“统一”的对象,所以此时在广西还有两支系统不同的滇军。一支由朱培德统率,一支在杨希闵的手里。杨在广西无法发展,只有入粤和回滇的两条出路,孙中山秘密委派杨希闵为讨贼军滇军总司令。

对于刘震寰和杨希闵,中山先生给的不过是一个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名头而已。但却很有效果!

杨希闵立刻声称要带队伍回云南,其实想带队伍进攻广东。陈炯明乐的他赶快离开广西,还帮助了杨一批军火。

孙中山又广撒网,联系了广西的沈鸿英、陈济棠、邓演达、莫雄等。这些人便一起在湟江白马开会,准备从西面反攻广东,号称“白马会盟”。

陈炯明接到警报后,急忙派叶举为西江前敌总指挥,率领粤军第一、第三两师前往封川、江口增援设防。

不料第一师发生内变,第三师不战而退,西路讨贼军连续占领封川、德庆、悦城等县。大概也就七八天时间,西路讨贼军长驱而入肇庆。

此时三水的陆兰清响应讨贼军通电讨陈。然后,陈炯明的第一师师长梁鸿楷、第三师师长陈章甫通电拥戴魏邦平回广州主持粤局。魏本是广东地方派,之前人陈炯明手下的第三师师长,因反对陈失败逃往香港。

陈炯明的防守本是重东轻西,防的是福建的许崇智,这下西边一乱,局面顷刻就不可收拾,陈只得率部退往惠州。

短短几天,东路的许崇智尚未进入广东,讨伐陈炯明之战已经胜利了!

既然已经胜利,各路人马电请孙中山回任。

但因为胜利太快,孙信任的许崇智还没到广州,中山先生这次留了个心眼,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委派胡汉民、李烈钧、邹鲁、魏邦平,全权代行大总统职权。

话说孙中山的谨慎是有道理的。

不久,广州实力最大的桂军沈鸿英部第一军军长李易标,以开会为名,请胡汉民、邹鲁、魏邦平开会,暗藏杀机。

会上一言不和,李易标即拔出手枪来打魏邦平。魏倒在地下避弹,一时会场大乱!胡汉民的卫士被开枪击毙。刘震寰竭力掩护邹鲁。胡汉民逃往沙面日本领事署,同时在该署避难的有李烈钧、陈策等。随后,胡汉民和邹鲁都逃往香港。魏邦平被软禁起来。

这是一起有预谋事件,会场周围,早就布满了士兵。就连沈部第四军军长黄鸿猷和中央直辖桂军军长刘达庆,同乘汽车驶过,哨兵因不认识他们,也被开枪打死了。可见广州时局之乱。

事件发生后,孙中山急令东边的许崇智部,及在广西的滇军朱培德部向广州急进,同时争取了同在广州的滇军杨希闵部和桂军刘振寰部的支持,才使沈鸿英没有公开翻脸,放了魏邦平,将队伍撤出了广州。

形势混乱,大家急需要中山先生回广州稳定大局!于是,孙中山在众心期盼中,又回归广州。

中山先生这次回归,要打到形式主义!不再当什么“非常大总统”,也不提护法,也不提国会,自己直接担任了大元帅,啥事一人说了算了。

孙一回归,自然又想北伐,三角联系马上又热了起来。

孙大炮又回归了!但吴佩孚的地盘与两广之间,还隔着湖南等省,不好用兵。吴大帅便利用两广的混乱局势,联络退往惠州的陈炯明以及西边的沈鸿英,让他们一东一西搞孙中山,让孙无暇北顾。

对吴大帅来说,上面这一招只是守势。他其实还有攻势,那就是派孙传芳的中央第2师,先定福建,然后进入广州扫平孙大炮。

孙传芳本是直系大佬王占元的部下,王占元被搞倒,湖北的地盘被吴大帅的小弟肖耀南占了,孙传芳有兵没地盘,这次吴大帅许诺事成之后他为广东之主,孙也只好沦为打手。

孙传芳倒是能干,三下五除二赶走王永泉,平定了福建。

按说孙传芳此时就是福建最大的实力派,又属于直系,争争福建这块地盘给也亦无不可。但吴佩孚还想让孙传芳继续当枪杆子去打广东,并不想将福建给他。

孙权衡利弊,大方地将福建督军让给了地方上的军阀周荫人。这一招,让周对孙感恩戴德,也为孙日后成为东南霸主打下了基础。

孙传芳可是一员虎将!眼看孙中山就要遭殃。但孙传芳这个打手现在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向北往浙江发展,便漫天要价,要军饷300万元,枪弹500万发。

吴佩孚提供不了,此事只好暂且放下。

上面是对付“反直三角联盟”中的“死硬分子”孙大炮的办法,陷入了僵局。下面咱们再说另外两角。

另外两角中,最有实力的自然是张作霖,另一个是卢永祥,背后其实是段祺瑞。对于这两个,大家觉得应该采用和平手段,因为这两个其实都是“北洋兄弟”。

直系内部,有的主张先从“和奉”入手,有的主张先从“和皖”入手。

曹三爷和老张是亲家,所以曹三爷主张“和奉”,用副总统的位置交换张作霖赞助统一。

不过人家老张并不热心,对曹的代表打着哈哈。

为啥?因为你别看老张上次战争失败,但他底气硬得很!东北现在状况很好,老张用了一个王永江搞经济,不缺钱粮;用了一个杨宇霆搞军工,有的是子弹、大炮;用了小张整顿部队,奉军已经面貌一新。

老张虽曾有一败,但依旧睥睨天下群雄!才不怕你个曹三傻子和吴秀才!

张作霖甚至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两人。你曹三一个卖布的,还能治理国家?还有你吴秀才,不过是个兵头而已,你知道“政治”二字是咋写的吗?

所以,“和奉”自然失败。

对于“和奉”,吴佩孚本就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张胡子是“假北洋派”,直奉两系终须再决雌雄,绝对没有化敌为友的可能。他主张“和皖”,因为皖系究竟属于同根连枝的北洋正统。

手段还是以副总统职位为饵,以尊段、联卢为其主要内容。

曹、吴两人经常派人到天津问候段祺瑞的起居。并下令取消了对皖系分子梁鸿志等的通缉令、撤销对曲同丰的监视和对张敬尧的查办案。

但老段不冷不热。

老段在北洋中地位太高,副总统职位本就属于屈就,不好勉强,所以便用此职位来笼络卢永祥。

岂料这么一个孤悬浙江的“皖系余孽”卢永祥,却说了三点:一、本人与曹锟的关系素深。但用非法手段取得总统,他无法表示拥护。二、对吴的盛情非常感谢,但不赞成采取拉拢个人的方法来解决时局,如果本人出卖人格,就将一无足取。三、劝吴放弃武力统一政策,公开讨论时局,本人愿意尽力相助。

卢永祥话里的第一点,是说他与曹、吴很有渊源,并暗示老子资历也很深。清朝末年,曹锟为第三镇统制(师长),卢在他手下担任第五协协统(旅长),吴佩孚担任管带(营长)。

这么深的历史渊源,按说关系也不差。但是,可但是,你曹锟的总统来路不正,虽作为你的一个老朋友,我却无法支持你!因为我支持“正义”!

第二点,暗暗讽刺吴佩孚用副总统职位拉拢他的行为是小人行径!从此点也可以看出卢永祥对吴这个昔日的部下并不怎么看得起。

至于第三点,就是唱高调了。就像写文章起、承、转、合一样,最好总要显示自己的高大和无私。

卢永祥这三点讲的,简直像打曹三爷和吴大帅的脸!

老卢现在周围强敌环伺,也不知道是谁给他说这话的胆量?估计是被张胡子和孙大炮忽悠得不轻。

至此,“和奉”、“和皖”的计划均告失败。

“和皖”这个大招没有奏效,吴大帅却因此严重得罪了直系实力派齐燮元。

因为齐燮元根本就不主张“和皖”。他身为江苏督军兼苏皖赣巡阅使,与卢永祥交界。而卢永祥这家伙,利用其小弟淞沪护军使何丰林控制着本属于江苏的上海。上海的富庶谁都知道,据说光每年的鸦片生意就能养3个师!齐燮元早就欲除之而后快了。

但老吴却偏要去“和皖”,连带齐燮元一直想搞到手的副总统职位,也拿去做礼物!老吴势大,齐燮元反对不了,但心里却恨老吴恨得不行。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就觉得奇怪了:你说连老吴都不去当这个副总统,齐燮元有什么能耐去争?

你可别小看了齐燮元,他取代的是李纯的职位,而李纯继承的是冯国璋的衣钵。当年的冯国璋,就是从苏督的位置上去当了副总统,而后又当了代总统的。这是有先例的!

所以,齐燮元之前还专门大张旗鼓办了个40大寿!这是为啥?因为按法律规定,副总统必须年纪达到40岁及以上,齐只有39,谎称40。

除了“反直三角联盟”这个最大的敌人,再就是南方的一些所谓“自治”的省份,试图在南北之间来回“打酱油”。这番直系已得大统,吴大帅自然要设法去统一他们。

对于混战不已的四川,老吴借了杨森被赶出来的由头,派杨森回去统一,同时将不少杂牌军派了进去消耗。但四川情况复杂,并未讨到多少便宜。

李志行也被要求派兵,便派了李福成入川。但李福成因为得了志行的指示,除了搞好关系打酱油之外,专心在绵阳一带围堵甘肃的鸦片,配合陕西扫毒。

吴大帅本来还要调河南的张国信去打四川,调樊钟秀打广东。张本就是河南收编的土匪;樊则是在陕北起事,后被张义安劝说投了靖国军,靖国军兵败后随许兰洲进入河南的。在老吴眼里,樊也算个土匪。

前面是消耗异己,后面这些,则算是对付土匪的招数。

话说吴大帅痛恨土匪,兵力强盛虽号称一时无两,对土匪却没有办法。

河南匪患横行,时有攻城略地的。宝丰匪首“老洋人”张庆,汇合鲁山匪首李明盛,在1922年10月份,接连攻陷河南十多县。“老洋人”还叫吴佩孚献出军饷100万,否则亲自出马与之一决雌雄,又掳去外国教士及商人20余名作为人质。

吴派靳云鹗剿匪,结果连吃败仗,只得捏着鼻子改“剿”为抚,先后收编了张庆、李明盛两部……

更离奇的是,1922年8月,洛阳中学被土匪掳去校长及学生41人,后来虽被军队追回,但就在吴大帅亲自坐镇的洛阳城内,公然发现土匪的榜贴,指名下次一定要绑“吴大将军”的票。

剿又剿不了,抚又不安心,所以,吴大帅就用了一手驱虎吞狼之计。

不料樊钟秀一开到广东就投降了孙中山,张国信拒绝调动发生叛变,结果成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吴本还想调胡景翼去打广东。孙中山本是胡景翼的偶像,胡自然是出工不出力,只好暂时作罢。

吴佩孚的第二个计划,是压迫湖南取消省宪,投降北方。

湖南自赵恒惕赶走谭延闿后,赵成了湖南之主。却说这赵恒惕也是个人才!当年北伐军要打他,被他派人借了革命的幌子,三言两语劝北伐军去了江西,结果江西的陈光远遭了殃。而今,他仍然保持省宪的外壳,自居南北之间的超然地位,拒绝客军假道,这对吴的武力统一政策是个严重的阻力。

对于湖南,吴的方法是派人破坏省宪。但这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而赵恒惕又是个虚与委蛇的高手,所以短时间内难见成效。

吴佩孚的第三个计划,是利用川军刘湘、黔军袁祖铭两部进攻云南、贵州。

云南乃护法肇兴之地,唐继尧本是南方大佬,除了控制云南,势力直达贵州、两广和四川。当年伐川不利,唐继尧被手下的顾品珍赶下了台。不过滇军之前很强盛,在广西、广东还有不少人马,唐不久又依靠在外的滇军,以及云南省内的巨匪吴学显的一万多人,打死了顾品珍,重得了云南。

滇军强盛时,对周围的省份攻伐不已,大家深受其害,加上唐继尧二次上台后,又帮刘显世打跑了袁祖铭夺了贵阳。所以,四川、贵州本土军阀对唐继尧十分不满。

吴大帅打算利用四川刘湘和贵州袁祖铭,帮自己夺取云南和贵州。

但刘湘觉得,靠自己单独打唐继尧,势力还有些单薄,最好有其他部队与他一齐行动。而退守贵州北部的袁祖铭,虽然热衷于夺回贵州政权,但周围的军事形势十分复杂,从四川退下来的川军第一军熊克武部、从湖南退下来的湘军蔡巨猷部等都在其附近,袁祖铭想得些接济再行动。

所以第三个计划暂时没有动作。

吴佩孚的第四个计划,是扶植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残余势力,第一步平定广西,第二步利用他们进攻广东。

但陆荣廷被赶出广西时,手下军队几乎丢了个精光。这番受吴佩孚鼓舞,搜来搜去,也就能凑出3、4个营的人来,还是徒手,吴准备接济其武器弹药,让老陆回广西二次创业。

但这注定是一条艰难之路。因为现在的广西,已是军阀丛生,比陆老将军实力强的多得是。

而且,此举又让广西最大的实力派沈鸿英心生怨恨,因为吴之前支持沈,现在又改为支持陆了。

总之,国事艰难,有“反直三角联盟”在,有这些打成一锅粥的西南军阀在,统一的道路就还很漫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