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皇上知之否 - 1
书名:大明祭 作者:郑治 本章字数:4842字 发布时间:2021-02-04

 

崇祯元年 七月,北京

 

七月的京城,就像一大锅刚烧开的沸水,随着一个个消息如雪片般传来,大明朝廷就好像是有人又往通红的炉膛里扔进去了一把把的干柴,整个锅里顿时便翻江倒海、彻底地沸腾起来了……

先是七月十四日,崇祯帝平台召对袁崇焕,接着,毛文龙的“诉苦书”便到了京城,在奏疏里,毛文龙满腹委屈、一肚子不平,竟向皇上连声质问:

“……臣毛文龙势处孤危,七年苦战,却动遭群臣掣肘、攻击,皇上你老人家知道吗?!

内外臣工不知兵法、不晓地理,所持皆是谬论,只有我毛文龙居辽日久,海外情形,见解独到,皇上你老人家知道吗?!

属国(朝鲜)残破、缓急无望,东江粮饷接济不及,每每还屡遭侵吞、克扣,皇上你老人家知道吗?!

东江兵饷,不及关宁一半,同样都是当兵打仗、保家卫国,为何朝廷独独却对东江如此之薄?!东江将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冒生死于锋镝之下,所得却反不及内地那些逍遥自在、高坐麋饷者,这些,皇上你老人家都知道吗?!……”

朝中大臣哪里见过这样和皇上说话的臣子,看完奏疏,大家立马就炸了锅,“狂悖!”、“无人臣礼!”、“拥兵自重!”、“罢黜毛文龙!”、“锁拿问罪!”……一时间,声讨毛文龙的呼声便是沸反盈天了。

几日之后,毛文龙又有塘报到京,说是东奴畏惧毛帅,派人来岛请和。

再接着,钦差专理东江饷务、户部员外郎黄中色返回京城,立刻向朝廷报告了两个惊人消息:一,毛文龙虚报兵额,东江实无十五万兵马,核查兵数不过三万六千而已!二,毛文龙私自与东奴议和!

仅仅两日之后,突然又有毛文龙解送后金使臣阔科到京!一同到京的还有两份奏疏,一份乃是解送使臣的奏报,而另一份则是弹劾户部员外郎黄中色,奏章中,毛文龙痛斥黄中色昧心渎职,不肯查阅各岛军兵,只以皮岛一岛之兵充作东江总数,以至各岛军兵担心无饷,群情激愤,如再不善加安抚,恐致军兵哗变!

短短数日内,一连串爆炸性的消息纷至沓来,毛文龙,黄中色,各执一词,互相攻讦,所说又都无法证实,真假难辨,一时间,崇祯——这个还只是十八岁的年轻天子,又气又急,一下子便彻底没了主意……

七月 癸未(七月二十四日)一大早,紫禁城钟鼓齐鸣,崇祯大会群臣,文华殿议事!

“列位臣工,近日朝廷连接奏报,毛文龙、黄中色二人各执一词,又有建虏遣使请和一事,各位以为如何?都说说吧……”

崇祯话音刚落,大殿里立时便响起了一片议论之声,大臣们一个个情绪激动,你一言,我一语,都争先恐后地要抢着发言……

“皇上!”

只见一位年轻官员挺身而出,率先启奏。众人看去,却原来是户科给事中瞿式耜。

“设立东江,本为牵制东奴,可是试看毛文龙在海外数年,耗费朝廷数百万金钱,可曾收复过一寸土地、建有一缕之功?!而毛文龙又从来是鬼话连篇,屡屡谎报战绩,杀良冒功,欺诳朝廷!

今毛文龙不满朝廷核查他东江兵马,口出狂言,桀骜狂悖,欺凌君父,毫无人臣之礼!更虚兵冒饷,私自议和,毛文龙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

毛文龙身处要地,而又养寇自重,如今日不将其缉拿查办,他日则必将为祸!臣恳请皇上,立即遣缇骑前往东江,锁拿毛文龙进京问罪!”

(注:缇骑 —— 锦衣卫)

“不可!”

瞿式耜说罢,又有一位大臣出班启奏。此人五十岁上下年纪,体态微胖,乃是工部屯田主事徐尔一。只见徐尔一手抱笏板,对着崇祯一躬身,随即说道:

“启奏皇上,毛文龙海外多年,劳苦功高,岂可锁拿问罪?!今日众人欲纠劾毛帅,而臣心中,实有不平者四,不得不告于圣上:

关宁一镇,每岁所费钱粮便要五六百万,而东江自天启二年至七年,六年间,总共消耗钱粮才三百万两,为何众人还要责其耗费之多?此臣不可解者一也;

关宁一镇,放眼望去,地阔不过四百里,却拥兵十八万;而东江所辖岛屿就有二十多处,浩淼一千余里,如无充足兵马,又如何守、如何战、如何往来策应?今毛文龙有兵十五万,而黄大人却说他只有三万六千军兵,其余皆是虚兵冒饷,那么,请问,毛文龙又是如何能守住今日东江之局面?此臣不可解者二也;

毛文龙妻、子现早已回到杭州,此正是毛帅效仿当年秦国大将王翦“伐楚请田”之故事,其意便已是向朝廷、向皇上表明忠心,毛文龙绝无二心!可众人为何还要担心毛文龙尾大不掉、背叛朝廷?此臣不可解者三也;

既然说皮岛乃扼要之地,朝廷又委毛文龙以重任,那朝廷自该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可为何又总是阻其钱粮,这难道不是将其逼入绝境、把他推向敌人吗?!即使说毛文龙一身不足惜,可东江一旦丧失,则内地必危!众人整日不忧心此事,却反倒天天担心毛文龙作乱,此臣不可解者四也。

毛文龙受此种种不平之事,心中怨愤,自是情有可原,今日朝廷正该对其大加抚慰,怎可锁拿问罪?!

至于说东奴请和一事,毛帅奏报已说得明白,现又将使臣押解送京,这不正说明毛帅忠心耿耿、并无二心吗?怎可说他是“私自议和”!

臣心中不解,冒死陈奏,还请皇上明鉴!”

瞿式耜听完徐尔一洋洋洒洒这一通说辞,颇不以为然,心中暗道一句,“书生之见!糊涂!”,当即予以反驳:

“皮岛本属朝鲜,东江又地处偏远,距东奴腹心甚远,何能有牵制之效?!毛文龙即使不胜,于金瓯又有何损?东江之设,本为牵制,其轻重岂可与关宁相提并论!关宁重地,乃京师门户,一旦有失,则京城危急,此寻常道理,徐大人岂可不知?!

(注:金瓯——指代“国土”)

毛文龙历来好大言欺世、鬼话连篇,徐大人岂可尽信他一面之词!倘真如毛文龙所言,东江拥兵十五万,去年正月,东奴攻伐朝鲜,东奴二王子阿敏所率不过三万兵马,何以短短两个月内,毛文龙尽丧义州、铁山等陆上之地,而又使我属国连失义州、定州、安州、平壤,朝鲜国王退避江华岛,乃至被迫求和、属国尽失!请问徐大人,那时毛文龙十五万大军安在?!

再说今日毛文龙议和之事,前后两份塘报,前一日才说 东奴遣使请和,仅仅两天之后,却为何又急急忙忙将来使押解送京?毛文龙行事如此匆忙,显是毛文龙与东奴正在私下议和,不料却被黄大人无意撞破,毛文龙为堵朝中众人之口,这才不得不将来使押解送京,毛文龙自以为此举可以瞒天过海,然其惊慌之色早已跃然纸上,不臣之心亦昭然若揭!

至于毛文龙又辩解说什么,前番本想以“谈和”为饵,欲诱捕皇太极重臣豪格、达海二人,试想,那皇太极是如此好哄骗的吗?他怎会派豪格、达海这样的重臣前往谈和?毛文龙此话显是因一时事急,而编造的欺人瞎话;又说什么马通事被辽人殴打致死等语,不过是杀人灭口罢了,此等鬼话,也只好拿来去唬徐大人!”

“你!…你……”徐尔一遭瞿式耜一顿抢白,登时气得满面通红,张口结舌,好半天,才发狠赌誓道:“皇上,臣徐尔一愿以三子一孙保毛文龙无他!”

瞿式耜闻言,冷笑一声,“到时候只怕是徐大人这一家老幼都不够砍的啊……”

崇祯坐在高台之上,见两人拌嘴斗气,越说越不像话,当即申斥:“罢了,罢了,两位爱卿不要再徒逞口舌之快了,今日朝会,所议乃是国事,岂可只凭意气用事!”

瞿式耜、徐尔一两人被崇祯责怪,赶忙一起称罪而退。

两人争论了半天,崇祯仍是拿不定主意,便又问兵部尚书王在晋:“大司马,今户部核查东江兵马为三万六千有奇,你兵部是何意见?”

“回皇上,毛文龙报称东江兵马十五万,而户部黄大人核查只得三万六千,二人说法各异,又相互攻击,到底谁是谁非,现无旁证,臣也一时难以判断,为今之计,只有再派大臣前往东江核查兵马!” 王在晋答道。

崇祯想了一会儿,一时也无办法,只好皱着眉说道:“看来,也只好如此了…传旨!着登莱道王廷试即日前往东江,核定东江兵额!”

“臣等遵旨!”王在晋连忙应声接旨。

想着刚才瞿式耜的一番话,崇祯心里格外紧张,“毛文龙到底有没有和东奴私自议和?倘若毛文龙真有二心,朕又该当如何处置?缉拿…?安抚?那个东奴使臣又该如何处置?……”崇祯越想心里越乱,大殿里也是好一阵寂静,大臣们都一个个低着头,沉默不语……

 崇祯俯视着众人,冷冷问道:“毛文龙如何处置?”

见半天没人应答,崇祯颇为恼怒,遂转头向首辅李标问道:“李阁老,你以为如何?”

李标,字汝立,号建霞,河北高邑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为官清正,素有令名,今已年近七十。李标见皇上问自己,不敢怠慢,赶忙颤巍巍地出班回奏:

“回皇上,方才瞿大人所言不无道理,毛文龙解送东奴使臣一事,多有可疑之处,毛文龙又言语似诈,难以令人相信,倘毛文龙真有不臣之心,则为祸不浅,我如今不可不早为预备,然毛文龙身处要地,东江也已多年不受节制,如若贸然遣缇骑前往缉拿,只怕是会立时激变!为今之计,皇上不如遣使臣前往东江,召毛文龙进京,以探其心,待毛文龙到京之后,或罢,或拿问,再视情形而定。”

“阁老此议不妥!”

不待崇祯应声,早有一位大臣出班启奏,崇祯循声看去,原来是礼部尚书温体仁。

“温爱卿,阁老此议有何不妥?”崇祯马上追问。

 

温体仁向上略一躬身,便开口言道:

“回皇上,毛文龙倘真有不臣之心,皇上遣使召他,毛文龙定然心虚,则必不肯前来,此举反使他决意转投东奴;如毛文龙并未有二心,皇上召他进京,毛文龙心中也定然生疑,他素知朝中对其多有攻讦,毛文龙心生疑惧,恐不敢轻身犯险,而如若不来,则朝中攻讦益甚,他自思亦难以清白,毛文龙左右为难,情急之下,难保不会做出什么不测之举。

昔日安禄山深受唐玄宗恩宠,杨国忠嫉恨其势,屡屡向玄宗进言,安禄山他日必反,召之必不敢来,不想安禄山应召进京,向玄宗哭诉杨国忠害己,安、杨二人自此仇恨益深,势成水火,安禄山惧怕杨国忠谋害自己,愤而起兵,终致“安史之乱”,安禄山叛唐,固是安禄山早有谋叛之心,然也难说不是杨国忠逼迫所致,此前朝故事,我不可不深以为戒!

今日毛文龙正如当年之安禄山,稍有不慎,便会招致不测之祸,为今之计,皇上还当从长计议,只可先从东奴使臣身上入手,一面命有司将其勘问明白,一面再设他法,以节制毛文龙,使其不得作乱。

臣不揣庸碌,斗胆妄言,还请皇上三思。”

温体仁一番话说完,崇祯顿觉好不沮丧,他突然发现,这个毛文龙,竟然真正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即使自己贵为天子,对这个人,自己却不能动、不能碰,简直拿他竟是无可奈何了……

崇祯呆呆坐在台上,半晌无言,好半天,才又神情郁闷地对众人说道:“传旨,着法司将建虏使臣阔科下狱羁押,仔细勘问明白,速来报朕!”

 

紫禁城  乾清宫

 

崇祯一言不发,铁青着脸下得朝来,王文政带着一班小太监,小心翼翼地跟在崇祯身后,一路快步走回乾清宫。

崇祯刚在房内坐定,便见王承恩捧了一摞奏本从外进来,恭恭敬敬地候在门边。

“都拿过来吧。”

崇祯一声令下,王承恩赶忙过去将奏本都放在御书案上,随后,又小声向崇祯报告:“皇上,这是今天刚到的奏本,其中一份……”

王承恩说到一半,却立刻迟疑着停了下来,王承恩低着头,拿眼警觉地扫了一下崇祯左右。崇祯心中起疑,不过见身边就只站着王文政,再无外人,便不耐烦地大声问道:“其中一份怎样?”

王承恩不敢怠慢,赶忙回奏:“回皇上,这其中有一份乃是登莱巡抚孙国桢告发御马监太监王国兴的奏本。”

崇祯闻言,吃了一惊,马上命令:“拿来朕看!”

王承恩赶忙找出孙国桢的奏本,恭敬地递给崇祯。

孙国桢的这份奏本,乃是告发王国兴“假旨擅至海上,私会毛文龙,收受贿赂,结交边将,图谋不轨!”

拿着这份奏疏,崇祯越看越气,“好你个王国兴!朕令你去皮岛敕封诸神,本是让你查明毛文龙东江虚实,可你个狗奴才,胆大妄为,竟然收受毛文龙贿赂,私自结交外臣!回宫之后,又百般为毛文龙说好话,欺哄朕躬!今毛文龙欺凌君父、谎报战绩、虚兵冒饷、私通东奴,朕一时治不了那毛文龙,难道朕还收拾不了你这个狗奴才吗?!”

崇祯越想越气,原本今天就已经是一肚子的怒气,此时正无处发泄,待看完这份奏本,崇祯早已气得脸色铁青,满脸杀气了。

“啪——”

只见崇祯猛地一把将奏本拍在桌上,大喝一声:“来人!速着人去将那个狗奴才王国兴拿下!与朕乱棍打死!”

王文政、王承恩二人见皇上雷霆震怒,都吓得一起跪倒在崇祯脚下,不停告罪:“都是奴才该死,对下管教无方,请万岁爷治罪……”

崇祯坐在龙床上,冷冷地看着两人,“王文政,你年事已高,就到凤阳去替朕守护祖陵去吧……王承恩,司礼监的大印,今后就由你先掌了吧。”

“是,奴才遵旨!”

王文政、王承恩两人连忙叩头称旨,唯唯而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祭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