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朱由检调兵勤王
书名:山海关 作者:张奉阳 本章字数:1091字 发布时间:2023-04-10

一月间大顺朝完成了东征北京的所有准备,大顺王誓师起兵东征北京。

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旗帜招展,千船横渡,渡过黄河,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隔日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杀卢江王载堙。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山西省会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初八日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蔡懋德自缢死。

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

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日,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周遇吉全力拒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中箭几十只。周遇吉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射箭,全被烧死。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阵亡将士万余人,伤亡惨重,大顺王怒而下令屠城。

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潼关总兵白广恩、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

三月初八日,兵至阳和。

农历十一日(4月17日),大顺军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宣府即宣府镇,是明初为防备蒙古南下设立的九边镇之一,距离北京仅仅350里路,因镇总兵驻宣化府得名。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特别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

宣府丢失,北京西北方向便无险可守,如同刀指前胸,北京危急。

大顺军兵贵神速,又连下居庸关、昌平,总兵唐通献城投降。

大顺军带上降军官兵继续前进,把降军官兵的眷属留在原地作为人质控制。


大顺军逼近大同的时候,大同用六百里加急把军情报到兵部和皇宫,事情紧急,崇祯皇帝不再讲究朝廷公议的形式,于朝堂上下旨调各路军队勤王,保卫京师。

崇桢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崇祯皇帝为了抵挡大顺王,调辽东总兵吴三桂入京勤王,下旨放弃宁远,引朝中大臣争论不休。

宁远大城是关宁防线的最前沿,宁远丢失,势必为满清军占领,关宁防线顿时失去了战略纵深。

关宁军失去了和满清军对峙的重要依托,几十万军民只能拖家带口内迁。

满清军如影随形,不费一兵,占领宁远,兵锋直指山海关。

宁远(今葫芦岛兴城)距离满清首都盛京(今沈阳)大约六百里,距离山海关大约230里。

200多里的国土一句话就放弃了,真是宁给外敌,不给内贼。

朝中大臣闻听宣府丢失,便知大明朝大势已去,虽然崇祯调兵勤王,但远处的水是否能来,来了以后能不能救近处的火,实在难以预料。

官员各自筹划,或准备外逃,或请假辞官归家,或远避乡下,没有多少日子,朝堂半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山海关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