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书名:生死日记本 作者:毛山子 本章字数:2297字 发布时间:2023-04-08

不知道什么原因,黄毛竞选村长成功以后,禾郊村里间悄悄地传出了风声,说当年在禾州市区夜里巡逻的民警施廖被鸟铳铁屑子打死,黄毛当时没有去广州,而是在家里,甚至与胖墩也有关系。邹义是辖区民警,获得这个息消,当然要到禾郊村了解情况,一追到底,这个消息来自何处。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个村民承认自己说的,都在推脱。基本上同一口径,在某某地方当时人很多,听大家在议论,没有确切的哪一个人说。

邹义把这个情况报告局里。局长高度重视,指定林白与邹义秘密深入调查。为防止案情外泄,纪律要求侦查方案和案子进展情况只有他们三人知情。

在当时,施廖牺牲的案件调查已经进入死胡同。现在又可以重拾旧案,邹义与林白两个人自然很兴奋。能否与蛟蛘山“5·18”案件相关联?邹义林白俩人将黄毛的照片调出来给胡飞秘密辨认,胡飞一口否认。邹义、林白两人坐在办公室里分析,施廖牺牲案件,从时间上调查黄毛在发生当时在禾州市的活动情况已经不切合实际,时间跨度太大。群众是否记得确切的时间有疑问。为什么当时调查案件时没有人检举举报,现在黄毛当选村长后才说出来,给人有报复或其他嫌疑。即使黄毛、胖墩俩人有作案条件,没有百分百的证据不能轻举妄动。不如找一个合适的人选,让他在村里将听到的情况及时汇报,就能够及时掌握动态。俩人思来想去,觉得川菜饭馆的李强合适。李强在禾郊村开饭馆,房东又是方刚家的,接触面广;其次胖墩喜欢与来自渝川地区的人打交道,容易掌握情况;三是李强对警方有感激之情。

 

林白打电话李强,约到一处角落,林白问:“你生了个儿子?”

李强激动万分,连说:“是的,是的。”

林白递给李强200元钱,说:“我一个朋友信佛的。上次听我说了你的事情以后,说要到你的店里看看你全家。但是她年龄大了,这段时间身体不便,就委托我来看你,还给你200元给孩子买奶粉。”

李强哪敢要钱,说:“林警官,这……我绝对不能要。她有这份心我就感激不尽了,我不去看她已经是不对了,下次你带我去看看她。”

林白见李强不肯收钱,只好作罢。俩人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聊天。聊李强的川菜饭馆,聊禾郊村里人,聊谁是禾郊村村长的朋友,最后就聊到胖墩这个人。李强说谢谢你,林警官,上次没有你的帮助,说不定就会出人命。自从你出面摆平胖墩他们以后,我的店里吃饭不付钱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以前那些借口酒醉闹事的人也没有了。林白说不用谢,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说不定我以后工作上的事需要你帮助的机会也很多的。李强拍着胸脯说,林警官用到我,我李强没有第二句话。

胖墩原名黄振安,是黄氏家族的安字辈,与绰号“黄毛”的黄安是同一辈份。禾州市人多地少,七山二水一分田,集体年代,靠仅有的农田无法生存,只有外出弹棉花或做点小生意赚钱买回粮食才能填饱肚子。胖墩的父亲是弹棉花的,某年春节后,一个人沿长江逆流而上,来到了大巴山地区弹棉花。

大巴山崇山峻岭,信息闭塞,蜗居在大山沟壑里的山民,世代以打猎为生。集体化后,开始学会造田学会种粮。但由于农田不多,农闲季节,上山打猎补充收入的人还是不少。他们朴实、热情、好客、善良。每逢远客来,主人毫不吝惜地从火塘上方取下从山里打猎的野鸡、野兔、野山羊、野猪等山珍,从土地里捡出来的野蘑菇、银耳、山芋、蕨菜等纯天然绿色食品,伴着土豆、腊肉腊骨、葱蒜姜辣椒等菜料,荟萃一大罐,炖熟、炖烂。

红彤彤的火苗舔着厚厚黑垢的罐底,炖汤沸煮的气味伴随着扑鼻的香气,馋得人心头发痒。主人恭让客人端坐上把位,从热腾腾的鼎罐里舀上几大海碗炖汤,男人们犹如梁山好汉,猛喝自己酿成的浓烈包谷酒。乘着酒兴,划着拳令。酒壮色胆,谈论着山村里的哪家媳妇姑娘长得俊俏,哪家男人又偷了哪家婆娘等一大堆桃色新闻。一人一碗,一口一大盅,直喝得脸红得像关公,酩酊大醉,昏天黑地,四仰八叉。也有胆大泼辣的主妇举杯把盏,与男人一决雌雄。上阵助兴,只灌得男人脸红筋青,不分东西南北,醉态百出。在那个特殊时期、生活困难的年代,火塘给山里人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与希望。

胖墩父亲是在沿海平原商业气氛相对比较浓厚的地区长大。由于手艺好,价格也公道,生意不错。来到大巴山里,山里人豪爽热情,使他深深眷恋舍不得离开。有热心肠的媒婆,把一家猎户的女儿介绍给他。

一天,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山里人屋内暖气洋溢。坐在火塘边的一位壮实姑娘正在纳鞋底。飞针走线,虽然手粗指糙,但不乏心灵手巧。纳好鞋底,用纤细长长的彩色花线,把山里的飞禽走兽、四季花卉、河潭里的鱼虫虾蟹,用心绣在鞋底鞋帮。工艺虽不精细,却也在朴拙中流露出巧妙,绣着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年轻的胖墩父亲跟着媒婆来到这户人家,看了姑娘一眼,就点头同意了。俩小口在山民们吹吹打打的热闹中走进了洞房,不到两年,生下了胖墩。
     胖墩的父亲也就“此地乐不思蜀”,偶尔寄点钱给禾州老家的父母。儿子胖墩——黄振安带回老家时,父亲已经离开禾州市老家五年了。胖墩的父亲觉得在禾州老家务农还是回大巴山里弹棉花赚钱。一年后,又拖儿带女一家人回大巴山谋生。

老猎户对几年没有看见的外孙到来高兴的不得了。家中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搬出来由他尽兴。手把手教他打猎,制作猎枪,制作猎枪子弹。有一次,胖墩跟着外公上山打猎被毒蛇咬了一口,差一点送了命。吓得沿海出身的父亲不敢再让他去山上打猎,一心教他学弹棉花手艺。胖墩从此后看见蛇就惊魂失魄,对打猎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禾州,名气渐大。父亲感到儿子在山上没有好的学校好的教育,不学文化不行,又领着一家子回到老家。

暑假期间,胖墩就在禾州——大巴山两地跑,代父母尽孝。老猎户也乐此不疲。胖墩会说一口流利的大巴山的渝川话,在渝川人面前说自己是渝川人;在禾州市人的面前自己是禾郊镇禾郊村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生死日记本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