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刘邦以汉代秦,古代汉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正统,而视外族为没有开化的蛮夷之辈,所以中原大地大多数时候都是由汉人建立起的王朝所统治着的,因为同文同种,百姓认同感较强,所以统治管理起来相对容易,只要当朝政府别太出格,总能延续个数百年。
而由外族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的,历史上就只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初期叫女真族)建立的清朝两个朝代。
先说元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国联合南宋南北夹击灭掉了金国。金国无奈远窜东北,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本来蒙古、金朝、南宋在地理上自北向南,军事上互相忌惮,三国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可宋朝和金朝有靖康之耻的灭国世仇,结果金国一灭,南宋就只能直面元朝的威胁,征战数年,南宋灭,元朝统一中国。
元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九十八年,始终没有获得汉人的承认,一直都在汉人的仇视和对抗之下。
元末农民大起义,烽火燎原杀鞑子,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
元人无奈退回蒙古,分裂成鞑靼和瓦剌两个部族,继续骚扰明朝,抢掠边境,战事不断,在土木堡之战中把明朝的皇帝明英宗朱祈镇都给俘虏了。
元朝统治期间有个叫做张养浩的官,他是汉人,因关中旱灾,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本来他几年前就已辞官隐居了,决意不再涉足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赈济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
《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感慨之下写了一首散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因为这首散曲意境高远且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说话,故长期流传。
再说清朝,清朝存在了276年。多尔衮带兵由山海关进入中原,初期大败李自成并镇压了南明政权的反抗。勤劳善良的华夏民族渴望大乱后的大治,然后清政府基本获得了汉人的承认,汉人辛辛恳恳为之劳作,老老实实的做顺民。
清朝统治期间,除了平定三藩之乱和格尔丹叛乱之外,基本算是太平年间。国内人口逐年增加,农业生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各项事业平稳发展。
满族被明朝蔑称为东虏,治下满汉各族人口不过百万,能战之兵不过二十万,以区区二十万战兵,如何能进入并占领中原统治亿万汉人?那就不得不说到山海关之战。
唐宋元明清,一朝换一朝,可谓一鸡死一鸡鸣。
李自成百万大军灭了明朝,为何却是满清坐了天下掌管中国?
李自成从陕西一路高奏凯歌,抢关夺城占北京,为何却在山海关损兵折将,折戟沉沙,大伤元气,无奈之下退回西安,最终兵败湖北,命丧九宫山?
人间绝色陈圆圆该是何等倾国倾城,果真能让吴三桂冲冠一怒,献关降清?
多尔衮带十万清兵入中原,如何占据这江山如画,成就大清朝二百余年?
人心向背,改朝换代谋江山。
天下大局,诡谲莫测谁布置。
圆圆命苦,歌女身背千古冤。
三军对峙,一战两朝灭元气。
欲知明末纷乱事,
请看拙作《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