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再望南归路
书名:血与和, 统一岭南 作者:山幽幽 本章字数:6763字 发布时间:2023-04-07

赵高也跟着始皇东巡,见赵佗立功,假惺惺地向赵佗道贺道:“赵军候不愧是赵地英杰,不仅武艺超群,魄力也是非凡,一人飞马战蟊贼,忠心护陛下,日后定是国之栋梁啊,发迹了可不能忘了我呀。”


赵佗心里虽然讨厌他,却也没有表露出来,抱拳谦虚道:“赵大人谬赞,日后还要靠大人提携。”


虽然赵佗立了功,可大家奇怪的是始皇没有任何表示,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依旧沿着去年的路线前往齐国旧地巡视。


始皇率众人登上芝罘山,立石刻碑,祭祀天地,向天神汇报自己的工作,希冀天神能守护大秦国祚。


从芝罘山下来后,始皇驻跸琅琊行宫,他在等徐福出海追寻麽麓甲以及不老术的消息。


赵佗清闲下来,可心神不宁,一会儿在担心妲菲,一会又想起田光的话,难道赵妃真的是母亲?有时又想若找不着母亲,该如何是好,有时又想起父亲,不知父亲如何。


他心情郁闷,边走边想,不由走到了琅玡台。


琅琊台上山青树翠,涛声阵阵,赵佗放眼望去,广阔的龙湾美景顿时展现眼前,闪亮的金沙滩安静祥和,银色的海浪层层叠嶂,远处雾霭蒸腾,如梦似幻,好一个江山如画!


赵佗顿觉天高地阔,心旷神怡。


不知什么时候,赵高也来到此地,双方寒暄过后,赵高屏退旁人,接下来的话却让赵佗大吃一惊。


赵高感叹道:“军候是不是也觉得这江山如画啊?”


赵佗接道:“是啊,实在美得不可名状。”


“军候觉得始皇百年之后,这江山会是谁的?”赵高低声道。


赵佗猛吃一惊,这赵高竟然如此大胆,敢在他的面前妄议此等敏感重大之事。


见赵佗不接话,赵高冷笑一声道:“军候也不用防备我,我只是替军候未来着想,难道军候看不出,陛下更喜欢公子亥?大公子为人愚直,时常顶撞陛下,陛下岂会立一个和他观点不一致的接班人?”


赵佗心里暗骂道:“哼,这种小人,把正直说成愚直。”


“公子亥被立为储君的机会远高于公子扶苏,所以,若军候站在公子亥这边,日后飞黄腾达如探囊取物。而且…”赵高顿了顿,继续道:“若军候愿帮助公子亥,劝说一下赵妃,给陛下吹些枕头风,那…”


赵佗心里咯噔一下,不等赵高说完便道:“赵夫人与我只是同乡,我何德何能,可以劝说赵夫人,大人莫说笑了。”


赵高嘴角一撇,阴险地笑道:“哦,那赵妃可就…危矣!”


赵佗又是一惊,暗想这赵高今日到底是何目的,数次说出大逆不道的话,就不怕自己告发吗?


赵佗缓缓转过头,装着惊讶的表情,看着赵高道:“大人何出此言呀?”


赵高盯着赵佗的眼睛道:“赵妃的事你能不知道?她可是和你来自同一个地方呢,邯郸小城万福街,而且姓夏。”


赵佗闻言心中一阵翻江倒海,脑袋飞快的转动,难道赵妃真的是母亲?还是这个赵高诓骗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若是假意答应他,肯定要帮他办什么事,若不答应,不知道赵妃是不是真的有危险,不过赵妃是陛下宠妃,量这个赵高,一个中车府令也不能怎么样,多半是忽悠自己的。


赵佗笑笑道:“大人说笑了,我不是邯郸小城的,我来自滹池岸边的安乐堡。”


赵高暗骂道:“好你个赵佗,小小年纪,城府倒深。”


“哦,那是我记错了,大人好好欣赏美景吧。”赵高把袖子一甩,头也不回地走了。


赵佗看着赵高的背影,为了以防万一,立刻找人去通知扶苏。


始皇在琅琊行宫住了十多日,没有等来徐福的消息,却收到赵妃病重的消息,便急忙摆驾回咸阳,导致此次出巡时间比以往及以后的出巡都少了很多。


回去的路上,赵高苦劝始皇,为了防止再次被刺杀,请陛下绕道,不要再经过博浪沙,始皇思考了一下,答应了他的请求,下令绕道赵国故地上党,这一下耽误了不少时日。


回到咸阳,始皇立即来到赵宫中,询问了御医,赵妃已然是回天乏术了。


始皇见赵妃躺在床上,难以起身,不由悲上心头,握着赵妃的手,痛心道:“阿旁啊,你这是怎么了?”


赵妃艰难地挪了挪身体道:“陛下,实在对不住,我不能陪你万万年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陛下也不用悲伤。”


始皇难过道:“阿旁你一定要坚持,我已经派徐福出海寻找岭南那个国师,她知道长生不老之法,到时候你一定能好起来的。”


赵妃笑了笑,摇头道:“只有陛下有资格长生,我等常人还是顺应天道吧。陛下,我最后求你个事,请陛下一定要答应我。”


始皇道:“是不是还要赵佗当你义子呀,我答应你,等你百年之后,我让他下去陪你。”


赵妃一听大急,挣扎着想起身,却被始皇阻止,焦急道:“陛下不可,我的恳求陛下看顾好赵佗,不要让他入险地,更不是要他殉葬,陛下…。”赵妃一口气上不来,猛地咳嗽起来。


始皇见赵妃着急,立即安慰道:“好了,好了,我和你开玩笑呢,莫急嘛,我答应你,看顾赵佗,不让他入险地。”


赵妃感激地看着他点点头,只剩最后一口气了。


始皇下令立即召赵佗进寝宫。


赵佗到后,始皇让他上前与赵妃说话。


赵妃一见赵佗,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儿子长大了,又英雄了得,心里很是欣慰,可是儿子近在眼前,却不能相认,她多么想听赵佗叫她一声母亲啊。


赵佗心里也是百感交集,他想起赵高的话,难道赵妃真的是自己母亲,但是因为什么原由,不能与自己相认?


他鼓起勇气盯着赵妃的左眉,今日赵妃没有施粉黛,苍白的脸映衬出了那颗若隐若现的痣。


赵佗内心激动,又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正待仔细再看,始皇道:“赵妃欲收你为义子,你可愿意?”


赵佗吃了一惊,收回目光,不知如何回答,他心里还是不能肯定赵妃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母亲。


这时,三魂幽幽,七魄寥寥的赵妃用尽最后的力气,拿出一个玉兔递给赵佗,并且轻声哼起赵佗小时候经常唱的儿歌:“羔羊、羔羊,跳高墙,原来是怕我阿娘,阿娘捉羊喂儿郎,儿郎长大护阿娘。”


赵佗脑袋一片空白,他终于可以肯定,赵妃就是母亲,他想大叫,却叫不出,只能双拳紧握,在心里大喊“母亲…!”,他朝母亲用力的点点头,然后猛地磕了三个响头,再抬头,已经泪流满面。


而赵妃微笑着,欣慰的看着他,知道赵佗已经认出自己,眼睛里的光渐渐熄灭,撒手人寰。


赵佗无限悲痛,分别十年,如今才相认,却已是永别,深怪自己如此愚钝,之前连母亲都认不出。


始皇也是伤心不已,之后的日子,每当他感到头疼时,总是想起赵妃那双温柔的手,后来更是不惜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以纪念她。


见赵佗如此悲伤,始皇叹道:“不枉赵妃对你好,你是懂得感恩的孩子。”


顿了顿,继续道:“赵佗,赵妃生前要我看顾好你,你有什么愿望?尽管告诉我,你之前护驾有功,如今,我一并赏了。”


赵佗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来,等了一会,缓了缓悲痛的心情才回道:“启禀陛下,我愿前往西瓯国,为大秦开疆拓土。”


始皇惊奇道:“西瓯国野兽毒虫遍地,生活艰苦,疫病流行,且西瓯蛮抵抗激烈,战事不顺,你愿意去那险地?”


赵佗坚定说道:“如今四海升平,只有岭南未入帝国版图,好男儿若想建功立业,只有岭南还有机会,请陛下恩准。”


始皇思索了一会道:“赵妃临终前要我保证不让你入险地,而西瓯国危机重重,若你有什么闪失,那可对不起赵妃。”


始皇想了想继续道:“南越倒是已经平稳,你还是先去南越军任嚣将军那比较稳妥。”


赵佗还想说些什么,始皇道:“佗儿,你还年轻,建功立业有的是时间,你没有任何治军和理政的经验,任嚣宽和容人,又经验老到,你跟着他能学很多东西,日后定能成为国之栋梁,不要辜负赵妃对你的期望。”


始皇当即任命赵佗为南越秦军都尉,爵右庶长,前往南越辅助任嚣。


赵佗知道始皇是为自己好,好在南越离西瓯国也不远,便叩谢始皇而退。


从皇宫出来后,赵佗对母亲的死耿耿于怀,心想自己护卫始皇出巡前,母亲虽然精神有些差,但身体还算硬朗,怎么短短两个月就病入膏肓?


他急忙暗约大公子扶苏,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扶苏却不见他,因为此刻他的内心很矛盾。


扶苏已经知道赵佗与赵妃相认,如今前来肯定是想打听赵妃是如何死的,若告诉他,他很可能去复仇,那样后果难以预料,若不告诉他赵妃真正的死因,又觉得对不起他,一时难以抉择。


眼见临行日期要到,赵佗只能暗中跟踪扶苏马车,在一处偏僻地拦住了他。


扶苏的侍卫长与赵佗关系不错,叹了口气轻声道:“都尉大人,大公子不在车上,就算在车上,不见你也是有苦衷的,你就别为难大公子了。”


扶苏在车内闻言不由翻了个白眼。


还没等他说话,就听赵佗平静地说道:“大哥,我知道你怕我干傻事,你放心,我不会的,我只是想知道个真相。”


等了一会,扶苏无奈道:“唉,罢了,罢了,你上来吧。”


“大哥,我母亲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快就病重而死?还有,她早就认出我了,为什么不与我相认?”说完眼泪汪汪地看着扶苏。


扶苏心一软,只能回道:“赵夫人也是为了护着你,若与你相认,很难瞒过所有人,若被陛下知道,后果很难料啊。所以你母亲只能忍着巨大的痛苦不与你相认,导致思虑过度,身体抱恙,最关键是赵高步步紧逼,所以才…”


“赵高?他做了什么?这段时间他也在出巡的队伍里,他做了什么?”赵佗攥紧了拳头。


“自从赵高认为你是我的人后,便暗中派人去邯郸调查了你,大概猜到了你和赵夫人的关系,但是由于证据不充分,他也不敢直接告诉陛下,所以就用你来威胁赵夫人,让她和陛下说,让公子亥来主持春祭,可是赵夫人糊弄了他,主持春祭的还是我,他气急败坏,便针对赵妃又想出了一条毒计。他派人去邯郸打听了你父亲赵忠的特征,然后又找了个与你相似的中年人冒充你的父亲,用这个假赵忠胁迫赵夫人,让她给陛下写信污蔑我,说我轻薄于她…”


赵佗闻言再也忍不住叫道:“这个杀千刀的阉人!”


扶苏赶忙安抚道:“小声些,切莫让外人听到。”


“可我母亲认不出那是假的吗?”


“赵高狡猾,只是趁赵夫人出宫时,在路上让人大叫:‘赵忠,当年你劫杀郭开,以为没人知道吗?罪名坐实,一家都得问斩!’。赵夫人掀开帘子看时,她说好像就是赵忠,顿时方寸大乱。我派多人调查,怎奈赵高防范严密,一时难以确认那人到底是不是你父亲。赵高派人找上赵夫人,威逼她写信,赵夫人一时急火攻心,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她,一下就垮了,她为了保护你,也为了保护我,就绝食了。”


此刻赵佗已然泣不成声,深悔自己没有保护好母亲。


赵佗平复了下心情,问道:“后来怎么知道那‘赵忠’是假的?”


扶苏道:“得知赵夫人去世的消息,赵高放松了警惕,我的人才拿住了那个假赵忠,那就是蓝田的一个地痞。”


扶苏见赵佗紧握拳头,双目精光暴射,便用手搭在他的肩上道:“我知道你想杀了赵高,我也很想杀了他,可是现在不是时候,赵高为人胆大心细,智计超群,本身功夫也强,身边又有高手护卫,还深受陛下器重,切莫轻举妄动。”


赵佗抬头道:“那我母亲的仇不报了?”


“当然要报,只是要等,他坏事做多了,等陛下对他失去信任以后,再动他不迟,现在赵高见逼死了赵夫人,也担惊受怕,肯定得老实一阵。你别忘了你还有个心上人,她还在千里之外苦苦等你呢。”


一想到妲菲,赵佗冷静了下来,连大公子都动不了赵高,自己若蛮干,必定会引起腥风血雨,自己可能去不了岭南不说,还会坏了扶苏大哥的事,只能将仇恨埋心底,毕竟已经知道母亲下落,还是先找到妲菲再说。


公元前218年,未满二十岁的都尉赵佗,拜别咸阳各位好友,带着对母亲的哀思,对父亲的思念,对妲菲的担忧,领着肥豕、张秀等众多亲军,踏上归家的路途。


看着身边众多亲随,回想起来时的孤苦无依,赵佗心里有些激动,之前自己幻想的带千军万马去迎娶妲菲,如今就要实现了,他迫切地想让父亲知道。


一行人风风火火,沿着驰道十多天就回到了零陵。


吕家村的人见赵佗衣锦还乡,都高兴地围上来问东问西,赵佗见大家表情有些奇怪,笑是笑着,却很勉强,欲言又止的样子。


他以为是自己离开太久,大家与他都生疏了,便也没太在意,边聊边朝家中走去。


还没到家,吕坤从远处急吼吼地跑来,赵佗一见吕坤,正想和他开个玩笑,谁料吕坤到他面前“噗通”跪下大哭。


这一下把赵佗整得不知所措,不知吕坤搞什么名堂。


赵佗笑道:“你小子,这是干啥呢?我还没死呢,你给我行如此大礼,咒我呢?”


吕坤还是自顾自的哭,旁边的乡亲有的摇头叹息,有的抹眼泪,赵佗心里一惊,难道是父亲出事了?!


想到此,立刻有些眩晕,肥豕赶紧上前扶住,大喝道:“你们这些人,哭什么,有什么事倒是说话呀,别吓着我们都尉!”


吕坤这才哭道:“你怎么才回来呀,赵叔和我父亲都被人杀害了。”


赵佗一口气上不来,两脚一软,坐了下去。


肥豕喝道:“什么人干的?我这就去斩其首祭奠尊父。”


吕坤对赵佗道:“应该是西瓯国的人,你走后大约半年,来了四个人,妄说是西瓯国的生意人,来此地想买零陵香,点名来找你和我。问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他们说你是毋敛部少主的男人,谁人不知,想来认识一下,可当我告诉他们你北上寻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领头的对我说道:‘阿英死了,我们少主让你下去陪她。’说完抽刀就朝我劈来…”


“等下,阿英死了?”赵佗道。


吕坤悲痛地点了点头,拿出那块玉坠,看着玉坠道:“那四个人来之前,妲菲少主刚派人送信过来,同时送回了我给阿英的玉坠,说阿英为了她和我的安全,想与桀俊同归于尽,结果桀俊没死,阿英却…”


两人皆陷入悲伤的沉默中,之后赵佗恨道:“那些人口中的少主肯定是桀俊了,他派人来杀我和你泄愤。”


“肯定是他,当时我父亲、赵叔都在,还好赵叔反应快,用拐杖挡下那一刀,要不然我就见不着你了,然后我们就和那四人打了起来,父亲和赵叔拼死保护我,我才能跑到外面呼救,可等大家抄家伙来帮忙时,我父亲和赵叔都被打倒在地,那四个人被我们用箭射死了两个,另外两个跑了。”


“吕叔和我父亲当场就没了吗?”赵佗声音颤抖道。


“当时还有气,可都受了很重的伤,都没挺过来。”吕坤痛苦的摇头道。


“肯定是桀俊!我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赵佗大叫道。


“这个桀俊在哪?我现在就带兄弟去劈死他。”肥豕也义愤填膺道。


“对,大哥别伤心,我们这就去将他碎尸万段!”张秀、孟吞等人皆是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去斩杀桀俊。


吕坤摇头道:“这厮还在西瓯国呢,暂时找不到他的。”


“那我们就先去西瓯国,劈死这什么鸟的桀俊,然后去找佗哥的心上人,最后去南越大营。”肥豕叫道。


张秀白了肥豕一眼道:“都尉大人,伯父的仇必须报,但眼下你还是得按军令先去南越大营,与任嚣大人会合,可另外派人去西瓯国查探。”


“佗哥,我熟悉西瓯国,我可以带人去那边找妲菲少主,探听桀俊在哪,等我探明清楚,你再出手。”吕坤道。


赵佗此刻痛苦万分,不久前才送走母亲,如今父亲也被害,暗叹老天爷为何如此行事,一方面让我衣锦还乡,一方面又夺去我的亲人。


他很想亲自前往西瓯国,迫切想知道妲菲的安危,可秦军法严苛,自己只能先依令前往位于韶关的南越大营。


让吕坤去西瓯国探查也是办法,不过那里处于战乱之中,危机四伏,若吕坤出事,自己如何对得起吕叔。


吕坤见赵佗沉思不语,知道他担心什么,便道:“佗哥,自从父亲走后,我自恨武艺太差,因此天天练习武艺、箭术,虽然远不如你,但是对付几个人,自保是没问题的。”说完,让肥豕给他一把弓箭。


只见吕坤张弓搭箭,随手一箭就把天上一只快速飞过的小鸟射落下来,然后又拿起一根木棍上下翻飞自顾自地舞起来。


赵佗见了点头道:“你要是早有这本事多好,那几个杀手肯定成不了事。”


赵佗下定决心,问左右道:“去两个人,谁愿意陪吕坤去西瓯国跑一趟,重赏。”


肥豕第一个跳出来,张秀等人也相继出列,表示愿意前往。


赵佗认为此行必须找胆大心细之人,而肥豕大大咧咧,冲阵还行,去探查可不合适,因此他让张秀和孟吞准备一下,过几日护卫吕坤前往西瓯国。


赵佗到吕叔和父亲的墓前祭祀,屏退所有人后,看着墓碑上赵翼的名字,忍不住眼泪直流道:“父亲,你怎么不等我回来,我现在是秦军都尉了,还说让你过好日子呢,你怎么不等我?我找到母亲了,你放心,她在秦宫过得很好。这里山清水秀,你安心在此,等我找到妲菲,我一定带她来见你。”


第二日,赵佗才知道吕坤居然结婚了,并且有了一个两岁的儿子。


赵佗看着可爱的小朋友道:“阿英才死没多久,你小子就结婚了?够快的。”


吕坤道:“父亲临死前希望我快点结婚生子,好延续吕家香火,我为了让他安心,便答应了,所以…”


“你叫什么名字呀?”赵佗怜爱地对吕坤儿子道。


“我叫吕嘉。”小朋友奶声奶气地回道。


看着吕嘉,赵佗道:“现在西瓯国凶险万分,我听说珊罗城和老寨都被摧毁了,妲菲她们都在深山中,你去哪里找她?你儿子还太小,万一你有个好歹,儿子怎么办?在家安心照顾儿子吧。放心,我一定会给吕叔报仇。”说完用力按了按他的肩膀。


吕坤知道这是赵佗的习惯,只要用力按他的肩膀就是最后的决定,也只能默默点头,取消了西瓯之行。


在吕家村的几日,赵佗收拾了一下父亲留下的物件,看到几封没有发出的信件,有写给自己的,有写给母亲的,他打开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写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对儿子的牵挂,赵佗不由又是一阵神伤。


赵佗准备妥当,再次来到父亲的坟前磕了三个响头后告别众乡亲,出发前往秦军南越大营。


虽说秦军在南越这边进展顺利,目前只有零星战斗,但进入岭南后,赵佗还是让大家提高警惕,防止越人袭击。


没有了驰道,道路狭窄难行,路过一些小据点时,被驻军详细查问,赵佗也顺便详细询问驻军当前情况,又时不时派人去打探摸底,走走停停,过了三十几日,才到达位于韶关的南越大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与和, 统一岭南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