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报招聘考试的现场采访名单出来了,有齐莹的名字。在公务员考试还没有结果之前,她肯定是会全力以赴对待晚报的考试的。现场采访考试定在周日早晨。
25日早晨,齐莹随同进入现场采访的大队人马在报社集中,考官宣布了现场采访事宜。地点是整条花湖街,时间为8点到10点,采访结束大队人马再集中到报社大楼进行统一考试。
花湖街是青凤有名的小吃一条街,但脏乱差也是出名的。到了那,齐莹先和几个店主聊,然后大着胆子拦住几个过路的行人,告诉她们自己是《西南州晚报》的记者,在写一篇报道,想听听她们对花湖街的印象和建议,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好笔记。统一考试时,齐莹写了篇《花湖街亟待“旧貌换新颜”》,她自我感觉写得还行。
8月26日,首届市直机关公务员考试的分数线公布了,170分!齐莹超过了分数线31分!也许是命运女神不忍心看她这么辛苦,这么努力而没有回报,所以开始垂青她吧。接下来,就是等待面试通知了。她预感到自己的分数进入面试可能性很大。她在心中为自己祈祷。
27日是中元节,在青凤,这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哥哥之前打电话给齐莹,想叫她和他一起回紫田。可齐莹不好请假,哥哥只好一个人回去了。
齐莹想起了二哥哥,9年了,二哥哥离开她已经9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她相信二哥哥知道她这次公务员考试的分数不低,一定会为她高兴的。她在心里祈祷二哥哥的在天之灵能保佑她顺利进入面试,最后能被录取。
晚上秦东过来了,给齐莹带来了柠檬鸭。柠檬鸭是青凤的一道名菜。柠檬的清香渗透到鸭肉中,鸭肉紧实有嚼劲。 “七月半吃鸭,行夜路不慌”,中元节,在青凤,家家户户都买鸭,杀鸭,鸭肉是必不可少的。
秦东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她,笑着说:“吃了鸭肉保证能进入面试了。一切挡道的牛鬼蛇神都被压住了。以后跑业务肯定也顺顺当当的。”
“还不知能不能进入面试呢,我有点担心。我报的这个岗位只招一个人呢。”
“不还有晚报吗?晚报总能考上。”
“希望这样吧。杂志社我真的不想待了。”
“我爸妈知道我交了女朋友,很想见见你。找个时间我带你去我家吧。”秦东说。
“再说吧。等工作都落实了之后吧。”她说。她还没有这个思想准备。
秦东的姐姐家她倒是去过一次,对他姐姐印象不错。他姐姐是西北一所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的,有知识有技术,人也很随和。
“你姐姐的加拿大技术移民办得怎么样了?”
“我看她一直在交钱,交钱,应该差不多了吧。”
齐莹联系了《西南州晚报》的副刊主任凌主任,他告诉齐莹,她的文字考试在考试的人中不算突出,现场采访文字还可以,有较强的现场感。以往通过招聘考试进来的人员,象她这种情况的,一般会安排在社会生活部当记者。
“听说晚报收购了《青凤周末报》,不会被分流到那里吧。”齐莹问。
“应该不会。社会生活部这边缺人的。”
如凌主任预料的一样,9月10日,晚报的录用人员名单公布了,齐莹名列其中,她没有被分流到晚报下边的报纸,直接分配在了晚报社会生活部,9月16日报到。
紧接着,9月12日,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名单公布了,齐莹的名字排在第三位,9月20日面试。所有报考这个岗位的人员中,她的笔试成绩排在第三名。笔试排第一的是个男生。齐莹和他的分数只相差了5分。接下来,就看面试的成绩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成绩加起来,才知最后谁会胜出。
高兴之余,她又面临着难题:她肯定要参加公务员的面试,进入有编制的单位,结束这种不安定的编外招聘人员的生活,是她一直的心愿,也是她一直为之努力的。但这样就得放弃晚报了,到报社当编辑当记者也一直是她的心之所向,她也不想放弃;如果到时公务员没有面试上,就会面临着两头空的境况。
思前想后,齐莹到晚报找了凌主任,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
“你这种属于情况比较特殊的,我带你去找冯总编吧。你把情况和他说一说。看看有没有通融的办法。”凌主任说。
直接去找总编,齐莹觉得有些唐突,显得太特殊化了。但到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冯总编是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兼晚报的社长。戴着眼镜,一看气质就是典型的文人。
凌主任把齐莹介绍给了总编,并特别说明齐莹曾经在晚报发表过文章。总编和齐莹聊了一会,齐莹详细说了自己的情况,也说了毕业之后为了进报社做的种种努力,如今又面临这种特殊情况,希望能给她一些缓冲的时间。
“你可以先来晚报报到,公务员面试的时候再去参加,两边都不会耽误啊。”冯总编有些不解。
“主要还考虑到现在在杂志社有地方住,现在办交接的话要重新找房子,租房子,还要处理很多事情……公务员考试我参加过三次,这是第三次,我想全力地冲一冲……”齐莹鼓起勇气说。
冯总编听完她的话,眼中满是赏识,说:“我能理解你。能进入公务员面试不容易。你很有勇气,这正是做一名社会记者所需要的。” 破例对她“网开一面”,“这样吧,你可以晚一个月来报到。我们这边为你保留一个月的录用资格。我会和人事部门说一下情况的。”
齐莹感激涕零。命运对她真不算薄。那一刻她差点掉下眼泪,这一路走来,所有吃过的苦,都值得。
齐莹到州图书馆找了几期市人大的内部刊物,仔细阅读了,还做了笔记;又借了其他地方的人大刊物,对比不同地方的人大刊物的特点,设置的栏目等等,还借了几本人大工作相关的书籍。她想自己对人大机关其实并不了解,既然进入了面试,是一定要好好准备的,这一段就是要“恶补”这方面的知识。至少让自己对人大工作不是一无所知,一问三不知。
面试地点设在秀西小学。9月20日早晨,齐莹早早就到了那。她分在第20考场,她心中暗想:20这个数字,真的和她有缘,她的生日就是20日。尽管之前已经有过州直机关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经历,她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离面试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在候考区等待时,齐莹的思绪飘出很远,她想起了自己毕业跑分配的情景,一个个希望破灭,直到离校前还没有拿到单位接收函,离校后通过那年的毕业生双选会得到进入地委的机会,可最后她放弃了地委进入三资企业星汉公司,到了星汉之后的一系列变故,离开星汉后到处求职被拒,没有住的地方,象只被遗弃的流浪狗无处可去,在一家报社和一家电风扇厂的短暂经历,见识了人性的复杂;在杂志社的艰难求生,跑业务时遭受的白眼……过往的那些经历,象过电影一下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她的心中突然生出了无比的勇气: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惊心动魄”的一幕终于过去了。
齐莹面前坐着7个面试官,右边是记分员,左边是监督员。题目写在纸上,放在桌上,是早就准备好的,不是现场提问。按顺序回答,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一共有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谈谈你的工作经历。
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事业取得成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你在主持一个会议,有两个同事因为一个问题争吵起来,僵持不下,你作为会议主持,应该怎么做?
第四个问题是如果同时有几项工作需要你来完成,工作繁重,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按时保质完成?
第五个问题是你喜欢什么样的朋友,你的朋友如何评价你?
第六个问题是如果工作中受到了领导的误解和批评,你如何处理?
第七个问题是你对报考的岗位了解多少?如果考取了对这份工作有何打算?
齐莹觉得自己每道题都回答得比较顺利,都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述出来。特别是第1,第2,第3题和最后一题。
回答第四个问题时主考官追问了一下:“你认为保质的关键是?”
齐莹思考了几秒钟,然后回答说:“首先必须有对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对于自己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的工作,你是不会容忍自己糊弄的,一定会想办法圆满地完成它。其次是对工作,对业务要熟悉,平时多积累工作经验,各种问题都提前做好预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关键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了。”她觉得自己回答得还算可以吧。
纵观整个考场进入面试的考生,她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算不错的,外在形象,谈吐气质……总之,她已经尽力了,结果怎么样都已经无撼了。即使不能考上公务员,她也已经圆梦晚报,她心中已经没有任何遗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