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卷·旅行
书名:淡草纸 作者:邹蚁白 本章字数:2057字 发布时间:2023-04-05

“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


我记得每一次,同予霜往太行绝水关踏着小径闲度秋日的时刻。并非能以美好一蔽,并非遥远,并非爱,亦并非恨。


生命,生活,生活。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第一次,壮阔而偶然的第一次。天高地辽的世界里,草率的行人秉着煤油点的鬼烛。太原欲焚洛中与金陵的烽火搅起西河的狼烟与秋霜,秋霜揄挪着北来的隆风与枯尘。少年们怯怯地敛起回薄的说笑,于铺洒诗赋的亭榭里瞻望肃风中隐隐的钲鼓。姐弟与兄妹,丧偶与无偶的女人,风景里的早露为猎猎又干燥的扬风吹到荒廊漫枝的空高处。


“一兔走衢,万人逐之。”


我们的、人们的兄弟与父伯,校外走摊跑世界的人的子侄与徒儿,山河里伐柴矿炭的臂膀与背脊,走账的与迎水的,浇树的与挑粪的,街市上的盈沙与遛酒,田野里的耕与荷。


伐罪,共和,统一,中华。


景色里的乱草与散尘,打破了杂糅于军喧中欲在报界叙陈一切的霾曀。我们于明媚里假借窸窣的低语屏断不敬的呼吸仿佛听到了月光的倾诉,那风景与西河的考迪罗德语演讲中浓密的南音连同,是光复国家吊民伐罪挽救世人的梦所装俭的、大人烹鲜煮狗时与锅争鸣的皎洁及凛然。早春的峭冷灌饱凉薄而清苦的山陉,衬着小糕与淡茶遮及映出的,女人的,人的微笑。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第二次,耻辱的横欲没了比青草焦黄的恶土,哀飒的战鸣较前一次更急百亿。无尺的郁结蔽冷了雾霭中的肉心,这渺小的血肉推着横栌,自远远的、浅浅的、淡淡的沼泽漂入灈水历史惛惛的漫淖。可身躯仍是在近冬的秋泠里悠游,防腐的金身迎 合着蔬果的去来。这时的我们的世界啊,已没有了无偶的女人,没有了弟及兄的长姊,没有了同学与师长,没有了邻居与亲人,没有了祖国与仅凭一丝不问阳春下里便可度日的忠诚,没有了无言的情绪,没有了感激与欢笑,没有了爱情与自由,没有了这些自来无所谓有更无所谓无的乌有与子虚,没有了此处,没有了彼方。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我们躲窃于不为万国的风 流里注视的低端,低端牵连着无量的、坠落的琼月。大人与国家成了往事,我们便狂喜地活在一日两日三日连绵而纵意的欢情里。我们同仅存的友谊亲密兜搭出太行游蛇般的岭下深谷,仆从的生命享受着愉快的假期,于天光与春风里读颂太寒的旧诗,于嘲衅牧斋与梅村的闲淡里请来高雅的隐士,读着子规与乌啼招引乐天及故唐的俳句,想着过去,曾在心意里鄙夷的那个南地的霸人。


那个大人,纵使是他也能为他不屑一顾的祖国奉献他的生命。


还活着。竟还活着。竟还活着,同活着的人,在鲜活的、鲜活的战场,却着农桑、却着钱粮、却着希望绝望与无望,漫步着,悠游着度过万世里的一日!


“逡巡光景晏,散乱东西异。”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第三次,算得是第三次么?深处方之舟之,浅处泳之游之。通行晋㿟的予霜与那竟然之人,于每一个不敢被抛洒遗落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在此同陵过五陵的少年青年中年与老年经游。甩荡的水袖挽请出扶桑神木里的华光,囚着泅着的鹊鸟颂唱凄怆与怃然的和歌。华光与勾肆笑着,品鉴以哀为目的赤子的肌体,他们焦虑而邪秽眼眸下的腐朽的骸骨,唠叨地闯入我们念诵与酒醉的低潮。


“遐路渺天末,繁笳思河边。”


予霜陪侍着,对那杀戮的奴从生展出桃花般的笑靥。我也陪侍着,将那止杀的知识交递给唾弃哭泣更不离弃希望的良人。我们的、他们的生命,变成了飘泊的、愤恨的生命,我们的渡船失了倚靠的乡港,我们的希望失了良人屋舍里的温柔惬意。蒲公英般的生活于关谷的暗隅驻下一丝印记,在彼处,那痛苦、愉悦、情欲与痛恨于满足的仇憎与动摇的斗争心间纵横的彼处,为那絮球一缕之上的开绽,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是啊,活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还有什么呢?中止的、阻断的音符。没有水波的漂游,没有声音的乐章。


啊。肖邦。富贵悠游的法乡醉翁啊——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


频繁顾及的日子过去,几年未曾至了。如今,如今呐,是彻底、真挚、确然的第四次。


或许,巧合吧。又是一个秋日。


楚水冰薄,楚云雨微,楚天寥廓,楚才也于晋国得了切实的新用。


“人随雪色看秦望,马带松声度楚关。”


那个可爱的、贪玩的、假作谄媚的、无比聪慧的予霜,将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自由的、怀着希望与感情生活的教师。


那个可叹的、沉沦的、备受摧残的、无比美好的西河,将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自由的、怀着希望与感情生活的西河。


“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


休息下吧,天涯与无见边涯的羁客们呐。


“脱却戎服,把貔貅暂停驻。”


战争结束了,旅行则自此后的一日往续。




作于戊子丙辰,西河变天在即。





说明:



本文是邹蚁白受卢予霜邀请,为其于1947年10月出版的自选集《沐星日志》写的序文,邹蚁白将其收入本作,并题写了《旅行》的标题。绝水关是留守部于抗战时期精心运作的一个情报交互通道枢纽。留守部在此地,借伪西河大学与伪西河学民联团“采风”的名目,吸引伪西河当局的中日上层人士前来此地参观,并借机协助国共两党及其余抵抗组织发展线人、地下交通及窃取情报。本书出版当月,解放军对西河全境发动第二轮大规模攻势,并于1948年5月初完全解放西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淡草纸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