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时分,神龙架密林地域。
沙诃为首的巴兵大部队正有条不紊地南下行军,此时此刻,防卫空虚的野人神山就在巴兵们的眼前。
作为巴国北部区域的最高军事统帅,沙诃的手下有3000人之众,在生产力低下的晚商时代,这3000兵力在中国西南区域属于“重兵”。
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周武王联合西土八国(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大张旗鼓地东伐商纣王,其手下总兵力也就4万余人而已。
“武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史记》
停!
疾如风,徐如林,随着沙诃一声令下,3000巴兵在晨曦中停在了野人神山的山脚下,不动如山。若沙诃用这一支重兵强攻防卫空虚的野人神山,在没有外部力量的救援下,野人神山上的野人城寨必然会被沙诃攻陷。
然而,巴兵眼前的野人神山郁郁葱葱、百鸟争鸣的,沙诃并不知道此时此刻的野人城寨防卫空虚。
原来,当看到那一只由猇维向北放飞的驯化鹰鸮出现在神龙架北部的巴人新要塞时,沙诃虽知道东南巴兵城寨遇险,但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是野人部落倾巢而出、反守为攻,更想象不到西南巴兵城寨已经沦陷。
飞毛腿圆骝代表整个野人部落,冒死北上面见沙诃、商议换俘事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心狠手辣的老狐狸沙诃。
晚商时代的巴国可没有文字,只给后人留下了诡异难懂的“巴蜀图语”;另一方面,双眼圆溜溜的驯化鹰鸮(猫头鹰)不会说话,抚摸爱禽的沙诃自然不能问出攻打东南巴兵城寨的军队是何方神圣。
那沙诃第一时间想到攻打东南巴兵城寨的人又是谁呢?
答案是夏朝遗族。
商汤灭亡夏朝后,夏朝末代君主桀逃到了南巢(安徽境内),妄图东山再起,但商汤不依不饶地追剿夏桀,逼得后者以及一众随从无奈逃到了“苍梧之野”。
苍梧之野是古代中国南方原始密林之统称,在安徽巢湖(三官庙遗址)以南,范围涵括安徽南部、湖北一部、整个湖南与江西。
“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山海经》
夏桀死后,掌握先进青铜冶炼技术的夏朝遗族继续留在苍梧之野繁衍,一度发展壮大,这促使商王武丁在湖北境内修筑起一座强大的军事要塞(盘龙城遗址),意图经略长江中游地区,剿灭夏朝遗族。商代中期,夏朝遗族联合江西境内的“虎方国”,一举攻灭盘龙城。
此役惨胜,夏朝遗族元气大伤。
势力退出湖北后,商人调整策略,他们用物质手段拉拢异军突起的巴国,让巴兵东讨元气大伤的夏朝遗族。
夏朝遗族位于巴国的东面,实力虽比野人部落强大,但不如善战彪悍的巴人。在北边商人的幕后捣鼓下,夏朝遗族在上百年的时间里面与西边的巴人打打停停,没少受巴国的欺负,导致夏朝遗族的人口常年在低位徘徊。
商人的分化策略完美奏效,积贫积弱的夏朝遗族再也无力北伐中原。
……
鉴于夏朝遗族要比野人部落强大,轻视野人部落的沙诃自然而然地把夏朝遗族列为进犯东南巴兵城寨的第一嫌疑对象。看着山林茂盛的野人神山,沙诃对随同自己南下的彭国商人瓦西说道:
“夏朝遗族偷袭我东南巴兵城寨,我没有时间在此逗留。你现在带着这两名野人小奴隶替我上山,转述野人部落的酋长(部落女神),就说换俘协议今天开始正式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