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要到一年的中秋节。
节日前一天,镇上的邮政快递代收点在微信群里发布通知:
今日有包裹的:张振东
张振东是个文盲,小学才读了不到半个学期,更确切的说去了天数加起来都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长。
以至于在这个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张振东是他们村里这个年纪往下为数不多不会用微信的人。
所以,一般群里有什么关乎到他的消息时,都是旁人转达给他。
张振东不读书,这倒不是因为家里穷的缘故。那时候大家家庭条件都差不多,而且学校也宽松,没钱的,可以先上,哪时有了再补也可以。
可张振东就不喜欢上学,父母把他送到学校后,他会在后面不久溜出学校。
尽管老师苦口婆心的找他谈话,父母软硬兼施都不顶用。
该跑还是跑!最后,家里和学校也只能任由他了。不爱学的人,就是拿刀逼着也没用,何况那时候大人还得做农活赚工分啊,哪里有功夫去专门盯着张振东上下学。
“振东,镇上有你的快递。”邻居老李见张振动从山上干活回来,提醒他道。
“哦,知道。”张振东喘着气回了一声,就扛着锄头直直从老李一旁走过。
他的话在村里有名的少,老李习以为常的耸耸肩,望着张振东的背影摇摇头。
回家吃了午饭,洗了澡,张振动才去拿快递,要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他都不想进街。
拐了几个弯,专门挑人少的路,到了店里,店长赵妈看见他,杠起那一个大箱子放到桌面上,满脸笑意的说:“振东,你可是好福气啊。你看你女儿有给你寄了好多东西回来。”
张振东沉闷的回一句:“人不回来有什么用。”
“年轻人也不容易,在外面打拼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的哦!”
“我看她就是不喜欢回来,和她一起的那些同学哪个不回来?”张振东难得说了这么多话,却是对女儿满腹抱怨。
赵妈听言,也禁了声,不敢多言。这其中的缘由大家都看得明白。
张振东年轻时候长得挺俊俏,又有些家底,所以人家给他做了一次媒,竟就成了。
婚后不久,张振动的老婆就有了身孕,可张振东年轻气盛,竟趁着这个当口,在外面偷人。
这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很快就传到张振东老婆的耳中,人家姑娘也不是受委屈的主,待孩子落了地,断了奶,就到法院起诉离婚。
他老婆许是觉得一个女人家带孩子不好过,便放弃了孩子的抚养权,把孩子留给张家。
幸而张振东还有老母亲,孩子才不至于太可怜。
孩子的名是妈妈给取的,取了一个单字“雨”,是被伤透了心才给自己孩子用了这样的名吧。
张家老母还在世时,张雨还是有人疼有人爱的孩子。张振东呢,只单挂了父亲的虚名罢了,张雨自有记忆以后脑海中就没有一件关于和父亲在一起的画面。
后来,奶奶去世,张雨回家的唯一牵挂都没了,她实在不喜欢回到那个冷冰冰的家,她也不知道要怎么面对那个陌生的父亲。
二十多年,她和张振东说话的次数竟不会超过一百句。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平时给他寄些生活用品,还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