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不休的话都说了出来,果然有诚意——另类的、暗含威胁的诚意。
交谈半天,丁贵感受明显,老头的确颇有性格。
似乎比殷一统的本领,再加陆统领的犟,加一起,还要难缠多了。
当然,自己贸然扰人酣睡,到动手逼迫,再至所提要求,又涉及私隐,说过分一点不假……
“想我答应也行,但得加个条件,你须将自身来历说个清楚。若我发现有半点不实之处,必不轻饶。至于此物,就更别想了。毕竟,我已遇到过太多恶鬼,为害甚巨。而我来此,便是想做些补救……可不愿再轻纵任何一个了。”
这是最后底线。
若交易不成,自己才暗喜——若真要光明正大的强占,也稍能自我说服不是。
只是此话说出,颇有道貌岸然之感,自己也觉虚伪呀。
“好吧,就依公子。事实上,老夫的身家,绝对清白。不过于十天前羽化……入冥后……”
稍听片刻,老头的来历便一清二楚。
果然,是一个最近才自然死亡,却半成不就的修道者。
据自称,其绳魂之所以衰弱,只与骷髅板相关,具体如何相关却没说明。
但自尘世,绳魂萎缩就已如此不堪。
弦外之意便是,其功法很邪门。
原来,对方在尘世,便开始修炼了此术。
而骷髅板作为其本命法器,极其需要法力支撑。而其法力,从来都离不开魂魄接济——这可能便是其消魂散魂严重的原因吧。
须知魂魄接济在尘世的表现,便是间接通过精、血、元、髓等大量的消耗而体现……
那可有点不明白了,以损害自身的方式,这种修炼又有何意义?
稍有庆幸的是,老头入了冥地,骷髅板尚能通过绳魂来直接辅助修炼,所以他才无法割舍……
这些,只是自己半听闻、半推测而得出的结论。
以对方的尿性,来历道明后,自然不肯透露更多。
虽颇多不解,但丁贵也没有再多问。
多问也很大可能会被回绝,老家伙可狡猾得很,极难逼迫,所以,便将关注重点放回了法术感知上。
不想,对方所称的法术感知,实在意外。
老头在尘世,能感受到的法力种类可以有很多种,但依自己理解,其实,只是一种间接方法——
借气感知。
因为,对方修炼的法术,便是半成不就的——驭气术。
终于,老头不得不道点细节了。
驭气术,顾名思义,是一种驭使气体之术。
光听此名,自己实在不理解哪里邪门,更不明白为何会用到借魂台这样的本命法器。
倒真奇怪……
气的种类很广,老头所驭之气,也只是某一类堪驭之气。
此术的核心——“气”,可与蓄炁术的——精气之“炁”,完全不同,倒有点类似于元灵大法的——元气。不过,二者也十分不同。
因为,元灵大法需要凝炼元气,收归体内。
可见,元气是来自于天地间,经去浊存精而留下来的精华部分。
要不,元气怎能算是仙阳的前身呢?
可驭气术的核心修炼,在于分辨、分离并最大程度、且最快速度,去操控自身所适宜的气体种类。
可见,此气,是指实实在在的气体。
不过,要论起来,气体种类,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一是体内产生或蓄积的内气,二是一切自然之气。
内气,即体内之气,如气功劲气,吐纳之气,甚至排泄之气等等,但这些在冥地,几乎不用再提。
乍听气功劲气,自己还有点好奇,但一听来源乃一类武道功法,便没求知欲了。而武道,很早便听闻过,只是很失望。它的确只是一种尘世武功之法,重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对于意识超然,魂魄永存方面的追求,似乎一点没有!当然,也可能仅是老头尘世如此吧……
而自然之气,却可以再分出三个小类——有天气、地气,及人气。
看似费解,其实说来也简单,天气不过是指一界之内,来自宇外的无形之气。而地气,则是宇内的一切无形之气。人气却独指为人体所需之气,也可以称是地气的一个分支。因其适宜所有人,含修道者和普通大众,所以才单独算作一个小类。
实际上,人气经吸收后,又与内气关系紧密。
这很好理解,在尘世呼吸入体,延续生命乃天经地义之事,倒无须多费口舌。
至于所有修炼驭气术的同道,能驭之气,可以涉及所有内气及一切自然之气。
据老头称,他所修炼的,便是地气。
而能修炼“天气”的同道,必然了不得,但绝对少之又少。反正,他在尘世,从未听闻过,更从未见过。
所以,驭气之气,最多的,便是驭使内气中的劲气与自然之气中的地气两类。
至于人气,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之气,所以,被用来驭使的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原因只是相对来说,其修炼进度不太喜人,才少有人习。
不过,以上均是尘世情形,而在冥地,能驭之气,只剩地气和天气两小类了。
老头先前的驭气飞行,便是驭的地气。
据对方称,冥地的地气更为阴浊,想要修炼,必得花费更多精力,也就是说修炼将更难。
这倒符合许多修道亡魂的论调,也符合自己的理解。
但不同的是,想要驭气飞行,在冥地,却更简单了。
比如老头,不知何故,也不肯说,其身体瘫倒,体虚神乏,却只需聚气如“云团”,便能托起身体飞行,实在比尘世轻松太多。而在尘世,其驭气飞行只能离地近尺,且只能稍飞数丈……现在看来,实在是鸡肋的飞行。
这种反差,其实理所当然——
冥地飞行已成鬼物本能,自然会更轻松被托起魂躯了。
丁贵听罢,倒是对其聚气成云,颇多向往。
不过,对方的神魂显然一般,却还能聚气,还能飞行,其实很值得玩味。
但此项,涉及驭气术机密,对方一点都不肯多提。而肯提驭气术,还是看在骷髅板及将要解释感应法术的面子上,勉强道出。
言归正传,老头能感应别人法术的关窍,便在于能操控和感应身边气之变化,从而间接知悉法术近身。
此感应之术,原本在尘世,也有一个了不得的名字,唤作落针有声术。
但在冥地,自然不适合再这么叫了。
毕竟,冥地寂静,不依靠任何法术,也能听得更远,得数倍于尘世听力。
听见落针之声,实在不足为奇。
不过,现在么,老头似不甘心法术被轻视,倒另起了一个名称——知天感地术。
呵呵,似乎所有修道者,都有点好大喜功。不论什么法术,都喜欢冠以偌大名头。当然,自己也无法免俗,读心术、窃听术、窥视术等等,不就是例子么。只不过,这些全是自己初沾法力,不知天高地厚,才兴奋为之。现在回头想想,倒颇觉脸热……
因是借气,间接感知,才有此知天感地术,所以,无法感知意念小手的探查,便说得通了。
毕竟,意念小手本身无形无迹,而在施展过程中,同样无风无浪,无形无迹,不会对其身边的气体有任何惊动,自然能避开其感知。
但想不明白的是,为何其他法力,同样也是无形无迹吧,如魂力,元气,甚至通心炁,等等法力近身,老头却敢称,感知得到呢?
此问一出,老头倒是大笑道:
“哈哈,公子,不是老夫自夸,若还有什么法术近身,能逃过我的感知,恐怕也只有仙人之术。而仙人之术,哪个不是经过千万载打磨而出,早已到了人不知鬼不觉,出神入化之境,远非我等尘世俗法和冥地小术能比拟。总而言之,在冥地及尘世,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公子的法力探知,另老夫不觉,还望待会勿必以真相相告。老夫可坚信,公子本领再大,也不能使那仙人之术!对否?”
稍顿一下,似等不到丁贵回应,老头也觉没趣,只继续道:
“事实上,驭气术只是我感知的主要手段,反馈的,便是他人法术在施展过程中,现出的各种迹象……说句托大的话,哪怕现在,老夫不去施展驭气术,也能凭肉眼感知一二。”
“哦,如此神奇?还请解惑。”
这些可都是干货,丁贵这才请教道。
只是,驭气术的感知尚未解释清楚,老头又提出凭肉眼辨识,有这么容易吗?
那自己岂不成了废物?
“那此物……“
老头没有急着回答,却手指黑木板。
还真是暗示连连,一会问仙人之术,一会又指黑木板,就这么害怕自己失言?
“担心我会言而无信吗?要不,咱们互发誓言如何?”
现在归还,自己可不愿意,遂提议道。
“发誓?哈哈,公子,你倒会说笑。咱们修道之辈,还是少提誓言为妙。”
“少提誓言?这是为何?”
“难道,公子并不知晓,修道亦即修心?而心即心性。心性自由,一切本我,方为上善。若处处樊篱,自我设限,岂不意味着自毁修道之路?誓言就如一樊篱,倘若其誓难于兑现,道心便难圆满,道业亦将无成。如此庄重之事,岂敢随意加诸己身?在老夫的尘世,唯有性命攸关之事,或当下必能成就之事,方敢言及誓言。若公子原本喜好誓言及承诺之举,那老夫建议,以后当三思而行哪!”
这……
修道?修心?心性?
而誓言关乎心性?
倒是头回听此言论,不会是真的吧?
那自己的心性,实在值得大修!
但自己绝不承认,是喜欢发誓及承诺之辈,只是入冥后……
自被炎三要求发誓开始,的确好像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