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桓查案归来,结果令万钧殿几位修炼仙家震惊;接下来黄倩讲述天顺一年多发生的改变,令人惊上加惊。
绍闻皇帝聂承业夺了周舸双城之主名号后气还没消,他认为做的太过分了。外城城主胆敢私自处决太子侧妃,往后什么事干不出了?什么事不敢干?
回到后宫,和娴宁皇后吐露心中不快,孙秀宁就说:“陛下,您是不是太过偏向流音殿了?”
一句话把聂承业惹毛,拂袖离开晨光殿。
走的时候心里默念,这是偏向谁的事吗?你身为皇后能不懂吗?
不管李妍芳是什么人,处置前跟谁说了?真有证据我能不办?拿我当昏君不成?
回了南竹苑书房,一连半个多月没去后宫。
这天散了殿议,正在书房批阅折本,太监进书房来报,说薛瑶有要事求见。
把人请进书房询问要事,得知宝寿丹有了新进展,给他高兴坏了。
服用后一个时辰感觉身体轻盈,精神头异常饱满,批阅一天折本丝毫不觉得疲倦。
到了晚上,精力依然旺盛,于是想回后宫找孙皇后。可一想到之前不欢而散,又打消念头。
又差不多半个月,薛瑶再来南竹苑,带来最新进展的宝寿丹,这次聂承业说什么也不吃了。因为老吃根本睡不了觉。
薛瑶看着他拿着丹药犹犹豫豫,问道:“陛下,是臣炼制的丹药效果不好吗?”
“他这个……”
“直说无妨。”
“不是不好,是太好了。以至于精力旺盛余甚……”
“敢问皇后如何评价?”
“她评价什么?”
“陛下有所不知,此丹是我根据阴阳调和之法炼制而城,对人身体十分有益。陛下如此……没行房事吗?”
“薛爱卿问的太直接了吧……”
“在下丹师,于医无异,不用忌讳。”
“哼,皇后,最近折本甚多,无暇顾及后宫。”他说的时候语气明显不对。
薛瑶听出几分,估计娴宁皇后说了什么惹陛下不高兴了。
“陛下,宝寿丹承阴阳之理,您不与女子行房,反而有损。跟皇后一同调和,她也能从中受益。”
“哦?还有此说?”
“正是。”
“如果陛下信得过,我从民间物色一位,暂替皇后娘娘节损,等夫妻感情缓和,再调不迟。”
聂承业眉尖一挑:“合适吗?”
“流落绍闻之人甚多,谁不感念皇恩浩荡?”
“如此说来,朕要体察一番民情。”
“臣遵旨。”
薛瑶领旨意下去,连找人再嘱咐也就花了三天功夫。第三天下午进宫,告诉聂承业今晚交付旨意。
入夜,聂承业换上大户人家老爷的衣服随人出了皇宫。
约莫二更,来到一家独门小院,薛瑶给她介绍,说是流落绍闻的秦氏。
刚跟丈夫成婚两月就遇了海难,进入绍闻伶仃孤苦,只靠买画为生。
直严许她一笔大富贵才答应接待贵人。
聂承业认为合情合理,迈步进门。
见到秦氏,果不寻常。人身躯婀娜,仪态娉婷,面带桃花氤氲,肤如阳春白雪,宫中都少有此色。
聂承业当场心动,秦府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薛瑶驾车来接。问陛下感觉如何,聂承业好像成了十七八岁少年郎。
“薛爱卿,这就是宝寿丹的精妙所在吗?”
“回陛下,正是。丹方本是修炼之人遗留,臣参悟了八九成。”
“修炼仙家?”
“正是。”
“如果可以完全参透,陛下或可修炼成仙,长生不老。”
“哎呀呀,薛爱卿真乃绍闻贵人。爱卿,他日我把玉颖接到宫中,你以为如何?”
“玉颖?是谁?”
“秦玉颖呀。”
“哎呀,在下问询数次只得其姓,不得其名,还靠陛下龙威。”
“啊……哈哈哈哈……”
自那以后,聂承业没事就来找秦玉颖,后宫根本顾不上。
过有几个月,发现秦玉颖的身体愈发虚弱,于是找来薛瑶诊治。
丹师把脉多时,将他拉到一旁。
“陛下,秦夫人没病。”
“没病?那怎么会愈发虚弱。”
“实乃宝寿丹神效,陛下龙威太甚,秦氏夫人有点受不了。”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
“两个办法,一个还请陛下缓吃丹药,以做节制;一个找一精通阴阳双修法的妇人继续合欢。”
“哪个方法好些?”
“一同阴阳调和一同阴阳双修,或真可修炼成仙,益寿延年。”
聂承业大喜:“哦?何处找寻?”
薛瑶装作非常为难的模样:“这个……”
“爱卿但说无妨。”
“这个……他......”
“爱卿?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臣定为陛下寻到。”
聂承业佯做怒状态:“薛瑶,你想吃罪不成?”
“不敢,臣不敢……”
“还不快说?”
薛瑶故作娇羞:“是。陛下问起,臣不能不答。小臣炼的宝寿丹,自然懂得双修之术。可是陛下……”
“啊?哈哈哈哈……原来如此,薛爱卿还不与朕速速回宫。”
痴迷宝寿丹的聂承业得知薛瑶就是要找的人,当夜临幸。自此南竹苑比做后宫,成了他的欢乐窝。
精通双修之术的薛瑶把绍闻皇帝迷得神魂颠倒,言听计从。两人白天一同处理政务,晚上同塌而眠。
俗话说的好,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不翼而飞飞到宫外,大臣闻听皇帝临幸女臣,不少认为荒唐至极。有人冒死上书荐言,折本根本到不了皇帝面。
当然,除有认为皇帝荒唐的,也有认为丹师技法高超的。对于这些人,薛瑶毫不吝啬术法、丹药,把东西交付出去,让他们自行修炼。
从那开始,天顺慢慢兴起一股修炼之风。
荐言不得天听的大臣们无奈之下把折本送去太子府。
此时聂麟也听说了消息,但他不完全相信。
折本到了太子府,认为有必要找人了解真相。
先派人去沉迷丹药和双修术法的大臣家查看,果有其事;又进攻面见父皇,发现父皇精神面貌远盛从前,比吃即彦师的丹药好太多了。
跟着查看丹药实际效果,用过的大臣多多少少都比从前康健。只是皇帝临幸左国师府女臣,确如折本所言太过荒唐。
府中刷下旨意请薛瑶进府,他要有所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