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若有所思:“哦,请您转告刘总,今天没见到,是个遗憾,下次有机会,再见他。你们公司的人,好像都挺有意思——”
“您这说法,不也包括了我吗?您,还有您的委托人,关照我们的生意,我代表刘总向您,以及你的委托人,表示最真诚的谢意。哎,黄小姐,您说这南方方言,真好听,怎么好像那种,那种叫什么,什么‘黄梅戏’的味道?”
“我过去学的,就是黄梅戏。”
“哟,这还让我蒙上了。我们刘总说,他喜欢听黄梅戏,什么时候,你们学校有个春节留学生晚会什么的机会,您少不了要出节目吧?让我们刘总去听听。您这是正宗哪啊。”
“那倒是有,我唱的不算好,我有朋友比我——哦,张先生,咱们今天就到这?再联系?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哦,哦,行,谢谢您关照。再联系,再联系。”
我回到公司时候,老奇已经到了好一会儿,正拿笔在纸上画来划去,作思考状。
见我回去,老奇问:“都听到了?”
“是。一清二楚。怎么,老奇你琢磨出什么名堂了?”
老奇拿他画的给我看。
一个长发美女的轮廓,背景是另一个大些的隐约的美女轮廓。
“你能看懂我这画的意思?”
“这前面的,应该是黄梅戏小姐,后面的,你的意思是说,小清很有可能是她后面的委托人?或者她俩,都是一起的?”
“完全有这个可能,”老奇深思熟虑地说,“她今天说,和她一起学艺的朋友,比她唱得好,我就想到了小清。留学生中藏龙卧虎不假,能这么巧?都是唱黄梅戏的,同一个省里来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俩都在同一家餐馆工作过。”
“唔,看来,她说的那学艺的朋友,就是小清。对了,小清说的,一位学艺的朋友,回了中国,那一定是阿月。可是,这只是说明了,她们三个,过去曾经同时学艺,不能说明,小清就是她的委托人或者,这个,同伙。”
这是我们的一种讨论方式,我从反面提出问题,以引出老奇下一步的分析。
“是的,不能说明。有两点,必须考虑,”老奇慢慢想,慢慢说,“黄梅戏小姐委托那位沙理,保护小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交情才能做到? 好,就算这只是出自她们俩的师姐妹情谊,那么,你看,”
他站起身来,翻过墙上的提示板,那上面画得满满,“小清和她,来自这个省,小宋老板,来自这个省,洪女士和他的女儿,来自这个省,我们这次这笔业务,旅游团大撒钱,当中一半人以上,来自这个省------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巧合,还是当中有必然的联系?”
“或许,就是巧合呢?”
“完全可能,只是,老林子,”老奇慎重地说,“小清她竟然知道你的外号,这应该是从别的地方打听到的。她为什么要打听你?从哪里打听到的?为什么她不直接问你?”
把我给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