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锦程一本正经地说道:“母亲,春秋时孔子的门徒曾参所著《大学》中记载:‘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初霞一听是《大学》,想起母亲曾经翻译讲解过,大概明白其中的意思: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目是《大学》的核心思想,也是现在那皇帝老儿想要达成的目标。她不禁疑惑道:“这应该是件好事啊?”
“母亲,关键就在这儿。要是我是皇帝,就把这些前朝的人全部招安,还要给他们封官,有学问的就封大官,让他们没有借口谋反。”邹锦程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
初霞古怪地看着儿子,担忧地说:“你这样一来,就不怕他们聚集兵力谋反吗?”
“母亲,给他一个大官做,不过是虚职,手上没有实际的权力,他拿什么兵力谋反?”邹锦程冷静地分析道。
“万一要是谋反了怎么办?”初霞还是有些不放心。
“母亲,这还不简单吗?直接灭九族。”邹锦程平静地回答,仿佛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灭九族?”初霞倒吸一口凉气。
邹锦程脑海中浮现出关于诛九族的知识。这一刑罚来源于秦朝变法之后的“夷三族”,最早甚至能追溯到商朝。
隋炀帝将株连九族的刑罚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历史上令人闻风丧胆的严酷刑罚。
整个封建王朝被株连九族的人不在少数。一般而言,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如此牵连下来,往往要杀掉千余人,这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不过,有时候并不以九族为限,有时是三族,有时是七族,但都被统称为株连九族。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案例有很多。
比如荆轲,在刺秦失败后被灭七族;
李斯被秦始皇灭九族;
杨玄感被隋文帝灭九族。
最著名的当属方孝孺了,朱棣扫灭建文帝势力后,让方孝孺写圣旨,原本在建文帝身边的方孝孺宁死不屈。
朱棣威胁道:“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大义凛然地说:“别说诛九族,就是诛十族我也不写!”朱棣大怒,真的就诛了他十族,除了九族之外,还把他的老师一族也杀了。
初霞仍看着儿子,问道:“九族都有什么人?”
邹锦程心想母亲是考验自己,缓缓的解释道:“这‘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一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
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之子(姨姨的子女);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啊?”初霞惊呼一声,“这也太狠了,实在太残忍了。”
外面赶马车的金鑫听到声音,疑惑地问道:“怎么了,初二姐?”
“没事,好好赶你的马车吧。”邹锦程模仿母亲的声音回答道。
跟在马车后面的沉大人只是疑惑了一下,并没有在意。
此时的初霞,早已惊得张大了嘴巴,她喃喃自语:“这简直是直接断了血脉,太可怕了。”
邹锦程说道:“这就是皇帝老儿做事不够干净利落的地方。”
他看着还处于惊吓中的母亲,继续说道:“我要是孟宇龙,就直接把邹家灭族,而且还要灭九族。
现在留着邹家人,那就是个大祸害,毕竟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可是那个大孟皇帝不是没有灭我们九族吗?这好歹也给了我们一丝希望。”初霞嘴上这么说,可看着邹锦程,心里却觉得他年纪虽小,想法却宛如恶魔一般。
邹锦程却笑呵呵地说:“所以,大孟国没有灭我们九族,我就暂且放他一马。不过,我自己最多谋反罢了。”
初霞刚松了一口气,又立刻紧张起来,问道:“什么?你要谋反?你是在开玩笑吧?”
“母亲,从皇帝老儿派人来杀奶奶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邹锦程一脸认真。
“啊!”初霞再次惊呼,满脑子都是儿子要谋反的念头。
“母亲,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奶奶可是大儒,相当于天子,地位和皇帝老儿一样崇高,他是不会允许奶奶活着的,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被这皇帝老儿掩盖下来了。”邹锦程耐心地解释道。
初霞又一次惊得张大了嘴巴,心想:大儒居然和天子一样崇高?母亲竟然和天子一样崇高?
“母亲,不过奶奶现在属于刚刚突破,需要沉淀一段时间。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那就能和孔子门下七十二贤颜回、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等一样。”邹锦程继续说道。
初霞再次惊讶地问:“母亲的地位真的有这么高?”
“那是当然了。只要母亲你好好修炼,将来你的地位,可以超越大孟国的皇帝老儿。”邹锦程鼓励道。
初霞突然又紧张起来,问道:“我能超越大孟国?这是真的吗?”
“那是当然了。到时候,当皇帝都没问题。”邹锦程笑着说。
“我还能当皇帝?可是从来没听说过有女人当皇帝。不过要是女人当皇帝,这位置还是留给母亲吧,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初霞有些犹豫。
邹锦程看了母亲一眼,说道:“所以母亲,你现在要好好修炼,这样才能把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且你还能保护奶奶、保护父亲、保护大哥大嫂,保护其余几个哥哥。”
初霞听着儿子的话,眼睛突然一亮,然后紧紧地握住了拳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邹锦程看着母亲坚定的眼神,心中也松了口气。他其实根本不屑于当什么皇帝,他一心所求的主要是长生不老。
邹锦程突然转移话题,说道:“母亲,我来给你算命吧?”
从坚定的情绪中醒悟过来的初霞,有些疑惑地看着儿子,问道:“算命?你不是说你没这个本事吗?”
“算命我是不会,但是我会用真假之术来推断。”邹锦程解释道。
初霞又好奇地问:“那你帮我推算推算吧。”
邹锦程装模作样地摸了摸下巴,要是有胡子,估计都要捋几下了,活脱脱一副神棍的模样。
“方阿姨、宋大叔夫妻对我们家这么好,而且他们是大孟国的人,明明知道我们是土匪后裔,却根本不在意,
还一直在帮助我们,不用猜,他们肯定知道我们是前朝皇族后裔。”邹锦程分析道。
初霞听了,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就说明我们邹家人,肯定有一人是大孟国皇室成员,就算不是皇室血统,也是大孟国的功臣。
而我们家最有可能的,就是奶奶和母亲你。”邹锦程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母亲的反应。
初霞表面很平静,可内心却怦怦直跳。
邹锦程从母亲的内心波动中猜出了一些什么,但还不太确定,于是转移话题继续说道:“最可疑的就是奶奶了。
奶奶嫁给邹家之前,应该是一名大小姐或者大家闺秀,家底应该是很清楚的。就在郑州城只不过是个小家族,由于看不起奶奶,
邹家一直和他们没有来往。但是看姨奶奶的反应,明明知道我们是皇室后裔,却好像反应并不是很大,这说明什么呢?”
初霞的心情已经平静了一些,问道:“说明什么?”
“这说明董家估计也是前朝皇族后裔,或者是前朝王爷后裔,又或者是前朝大将军、大臣后裔。
最关键的是,奶奶好像并不知道自己是前朝大将军或者王爷的后裔,反而感觉姨奶奶比较清楚。
等我们回去以后问姨奶奶,就一切都清楚了。”邹锦程有条有理地推断着。
初霞疑惑地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不是普通人吗?”
“因为姨奶奶的反应和母亲你的反应一样。那母亲,你说说,我外公是谁呀?”邹锦程反问道。
初霞迷茫地摇摇头,说道:“在我的记忆当中,我和母亲相依为命,一路逃亡,来到了余镇,认识了你现在的父亲和奶奶。
他们对我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所以我就选择嫁给你父亲,才有了现在安定的生活。”
“那方阿姨和宋大叔,你是怎么认识的呢?”邹锦程又问道。
“那是我嫁给你父亲一年后我们才认识的。当时她已经有了身孕,后来生了个儿子宋枰。
在他16岁那年参军,去攻打郑州城,从此就没了音讯。然后就是邹锦航一直在他们那儿打零工,他们也一直很照顾我们邹家人。”初霞回忆着说道。
“方阿姨和宋大叔对你这么好,又有御赐大金刀,肯定知道你的身世,他们有没有提起过呢?”邹锦程追问道。
初霞叹了口气,说道:“昨天,我去宋家饭馆借钱,说要带你去郑州城看脚,方君舒说我是郑州城贾玉堂的孙女。”
邹锦程听后,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说道:“大孟国第一战神:贾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