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蒙毅便来到院中,他双手奉上竹简,躬身说道:“陛下,孔权等人己审理完毕,请陛下查阅!”
嬴政随手接过竹简,正要打开查看,却见蒙毅忽然一言不发的跪伏在地。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没有说话,而是继续查看竹简内容,但是很快他便皱起了眉头,怪不得蒙毅会如此作态,这名单上的孔权同伙居然有三人是王家子弟,五人是蒙氏子弟,甚至其中一人还是蒙恬的幼子。
此时,他不得不承认孔权这伙人的确非常擅长政治谋算,到了如此境地还在处心积虑的算计。
他要真按这个名单上的处置,那可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了,不仅不能扫除朝中的奸邪之辈,还会打击真正的忠臣,他们可能还在想着,要是他不处置名单中蒙家等人,那他们也许可以就能趁此脱罪了!
嬴政冷哼一声,这群人想得倒是挺美!
他走上前踢了蒙毅一脚,喝道:“起来!你把朕当成那昏庸的赵王迁了吗?难道朕连是非忠奸都分不清?”说完不再理会蒙毅背着手离开了。
蒙毅虽然被陛下踢了一脚,心中却大大松了一口气,连忙站起来跟在陛下身后。
他此时心中对孔权等人恨得咬牙切齿,他们居然想要离间陛下对他们蒙家的信任?
当拿到这份名单之时他就有些惊慌失措,蒙家世代为秦臣,一直忠心事君,从未想过要违逆陛下,但陛下要是对他们起了猜忌怀疑之心,那就非常不妙了!
他更不可能听从那个小吏的话去掉蒙家人的名字,那他可就真的犯了欺君之罪了,而且还给别人送了一个把柄,他虽然不擅长阴谋诡计但也不至于这么愚蠢。
因此,这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陛下坦白一切,听从陛下的处置!
回到章台宫殿内,嬴政在桌案上拿出一个竹简看了看,然后扔给蒙毅,道:“这才是孔权等人招供的同党!”
蒙毅闻言一怔,但很快便点头应道:“是!陛下,臣知道怎么做了!”不管这是不是孔权等人的供述,既然陛下说它是,它就是了!
“这群人抓完之后连同孔权等人一起坑杀了,其族人全部流放到南海郡!”
“是!臣遵旨!”
“下去办吧!”
“是!臣告退!”
嬴政看着蒙毅退出,心中暗暗冷笑,这份名单有五百多人,其中并不全都是孔权的同党,他不过是利用这次机会清理一下咸阳城暗中的一些鼠辈,顺带震慑一下朝堂上下的某些势力。
不管孔权等人招供的是谁,蒙毅从章台宫拿出去的就是这份他早就拟好的名单!
这群人中有官吏、有富商,还有一些原来六国的贵族,这些人不仅背地里阴谋反秦,还都喜欢披着儒家的名头,既然后世的儒家整天骂他焚书坑儒,他现在就真的坑一次儒给他们看看!
“父皇,此等处罚是不是、、、、、、有些过重了?”
嬴政转头只见扶苏脸色有些苍白地站在一边,他道:“你前几日不是说这帮人都该死吗?”
“可是、、、、、、可是因此牵连的人好像太多了?而且、、、、、、而且父皇也没有按照秦法处理此事啊!”扶苏看过父皇交给蒙毅的那份名单,一下子杀掉五百多人他一时有些不忍心。
嬴政看他一眼,冷声道:“怎么?一时激愤之后便又开始妇人之仁了?你知道这帮人可不仅仅是要谋算少府之财,他们甚至还想要朕的性命,对付此等仇人岂能心慈手软?你以为你仁慈放过了他们,他们会对你感恩戴德?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觉得你软弱可欺,只会更加变本加厉的谋害你!”
“如果你一直秉持这种无节制的仁慈,将来就算你成为秦二世,恐怕早晚有一天会被人害死,下毒、刺杀、病死以及各种意外事故,你真以为做皇帝只是高高在上号令群雄而己吗?这天下想朕死的人不知道会有多少?你也看过史书,历史上的君王有几个人能够无病无灾的活到寿终正寝?”
“记住,想要做好皇帝,首先需要的不是仁慈,而是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否则你所有的想法都是一场空,你死了之后要么皇权被乱臣贼子所夺,要么天下大乱国家崩溃!”
扶苏有些目瞪口呆,他这才想起父皇曾经多次经历刺杀,那么还有多少次暗算是他根本不知道的?以他的性格和能力真的能应付这些事吗?
嬴政继续道:“至于秦法本就是帝王所制定,王本就在法之上,岂能让国法捆住皇帝的手脚?就像这次朕明明知道蒙家和王家被人诬陷,为何还要按照孔权等人的想法去做?”
扶苏欲言又止,低头不语,他觉得父皇说得有道理,可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对。
嬴政看着他的样子,知道他还是想不明白,不由暗中叹气,他忽然开口道:“其余人等都出去!”
“是!”
周围所有内侍纷纷躬身退出大殿,并且很懂事的关上大门,很快殿中剩下嬴政和扶苏两人。
扶苏有些茫然地道:“父皇?”
嬴政走到一旁的木榻之上坐下,指着对面的位置说道:“坐吧!今日暂不理政,为父给你上课!”
扶苏一怔,接着又惊又喜地坐在父皇对面,双眼期待地看着父皇,这是父皇第一次如此正式地给他讲课!
嬴政问道:“扶苏,你知道什么是帝王之道吗?”
扶苏摇头道:“儿臣不知!”
“朕的传国玉玺之上刻有八个字,你知道吗?”
“儿臣知道,父皇命李斯篆刻了‘授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嬴政道:“这八个字其实就是帝王之道,普通人一般都是抬头看天,但是作为帝王却应该从天上往下看,只有你站在苍穹之上俯视天下,看到的就是整个天下苍生,这才是一个帝王真正应该拥有的心境!这就叫做授命于天!”
“你知道阴阳五行之说吗?”
扶苏点头道:“儿臣知道!”他虽然对儒家比较推崇,但少时也学过道家、法家以及兵家的一些理论,不过他对道家和阴阳家的理论看得不是很懂,总觉得那些阴阳之说云里雾里神神秘秘,而对法家的学术他又不太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