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七十二计术
书名:异界专家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3266字 发布时间:2023-03-28

邹锦程百无聊赖地斜倚在粗壮的梧桐树枝杈间,周围一片静谧,可他的心却被即将到来的危险搅得无法安宁,今晚,注定是个无眠之夜。


那三名潜藏在暗处的敌人,像隐匿在黑暗中的恶狼,随时可能扑出,让他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邹锦程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这几个月跌宕起伏的经历之中。


那些机缘巧合下获得的玉简,此刻在他心中宛如救命稻草,或许其中正藏着化解眼前死局的关键。


仓颉圣人的传承赋予他神奇能力,任何文字在他脑海中都能被拆解剖析,化为最基础的信息;


自创的音波功,犹如一把尚未出鞘的利刃,虽还未展露锋芒,但他深知其潜在威力;


手头功法秘籍众多,十六字养气诀助他凝练气息,养神、凝神、炼神诀专注于灵魂锤炼;


剑法方面,杀戮一剑凌厉刚猛,五行剑诀蕴含五行之力,仙剑术更是飘逸出尘;


逍遥步让他身法灵动,无敌霸王拳刚劲霸道;飞蝗石作为暗器,出其不意;


医书如灵枢经、明堂经、素问经,让他对医术略通一二;


药膳配方、基础制符术、基础炼丹术、基础炼器术,为他打开了多个修行领域的大门;


风水术的青乌经,以及能预测未来的透天玄机,更是为他的知识宝库增添了神秘色彩。


邹锦程的思绪突然定格在那块养魂石上,如今它在杜师傅手中,可这一事实却让邹锦程愈发不安。


邹锦程暗自揣测,养魂石是否已落入孟宇龙之手?倘若真是如此,再加上那神秘莫测的养元石,局面将比想象中还要严峻数倍,他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突然,邹锦程记起一块无名玉简上记载的“天下时势、揣天下、谋定而后动”,这寥寥数语,此刻却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或许能为他指引方向。


想到这儿,他当即集中精神,施展灵识,如丝线般精准地与母亲房间内的木盒建立起神秘联系。


木盒里,十几块玉简静静躺着,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邹锦程意念一动,小手隔空一张,一道裹挟着玉简的白光,如流星般瞬间落入他手中。


邹锦程迫不及待地将玉简往额头一贴,刹那间,磅礴的信息流如汹涌潮水般涌入脑海,在他识海中掀起惊涛骇浪。


天下时势,阐述的是天下大势的运动方向与推动大势的多元力量。


将天下比作浩渺无垠的大海,风向便是时,而因风而动的潮流则为势。


把握时势,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精准掌舵、巧妙弄潮。


这天下时势复杂多变,宛如迷雾中的迷宫,圣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看穿迷雾,顺势而为,最终实现天下大治;


而奸贼则妄图逆潮流而动,搅乱天下,引发动荡。


揣天下,核心在于揣度他人心思。揣度个人,需仔细观察其言语、表情、声音、行为,进而推断其内心真实想法;


揣度天下,要全面透视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货财的盈缺、人口的多寡、地形的险易、军力的强弱、君臣的贤愚、


天时的福祸、民心的向背等诸多方面,通过综合分析,精准推断出这个国家的国运兴衰、未来走向。


谋定而后动,以弈棋为喻,棋子放在盒中只是毫无生气的物件,只有置于棋局之中,棋子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才能形成灵动多变的局势。


下棋时,每一步落子都至关重要,一子落错,可能导致局部失地、兵力受损,严重时甚至会满盘皆输。


所以,每一步行动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谋划后再付诸实践。


玉简中还详细介绍了鬼谷子,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名王诩,又名王禅 。


他是集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于一身的通才,更是纵横家的开山鼻祖。其鬼谷子七十二计术,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精妙的智慧,


各计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遵循着“变生于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于制事”的逻辑,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体系。


从第一计阳谋阴谋,到第二计扭转乾坤,再到第三计各个击破……


直至第七十二计修成正果,每一计都蕴含着独特的智慧与策略,或攻或守,或进或退,为人们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提供了应对之法。


邹锦程全神贯注地看完鬼谷子七十二计术,只觉犹如醍醐灌顶,大开眼界。


邹锦程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希望,这些计谋或许就是他冲破眼前困局的有力武器。


随后,邹锦程又依次查看了剩下的15块玉简,然而,内容与之前相比,并未带来太多新的惊喜。


看完后,邹锦程调动魂力,轻轻震动,十六块玉简在他手中瞬间化为齑粉,随风飘散。


此时,邹锦程查看自身灵识,发现只剩下400米,消耗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但他并未过多在意,毕竟这些玉简本就不属于他,如今能为他所用,已然是一种机缘。


邹锦程缓缓闭上双眼,进入深度冥想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对鬼谷子七十二计术的深入推断之中。


时间在静谧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午夜的钟声仿佛在遥远的地方隐隐响起,邹锦程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自信。


邹锦程将目光聚焦在第一计阳谋阴谋上,鬼谷子曰:“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成者,积德也。”


鬼谷子认为,计谋有阴谋与阳谋之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视对手,因为世间的事件、所处的环境、获取的情报,都有可能是虚假的表象,隐藏着真实的意图。


邹锦程在脑海中构建起复杂的逻辑推理图,开始仔细推演当下局势:侯东、高行长二人称孟宇龙派来六人击杀奶奶,


从他们当时的神态与语气判断,似乎并未说谎。如今三人已死,还有三人下落不明。


其中朱天,作为一名先天宗师,已丧命在自己手中,剩下两人的实力等级尚不确定,未必也是先天宗师。


毕竟中秋诗会即将来临,各方势力鱼龙混杂,人员流动频繁,局势愈发复杂。


孟宇龙就算通过养元石等手段大量造就先天宗师,鉴于北方边界大叶国造反的紧急局势,他也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将这些高手派来此处。


想到朱天提及的大叶国造反一事,邹锦程分析,大叶国精心策划百年,在大孟国内部安插了众多眼线,即便对大孟国的秘密不能了如指掌,


起码也掌握了大半关键信息。不过,从综合实力对比来看,大叶国最终恐怕还是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只是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多久。


邹锦程在心底默默期望大叶国能多坚持些时日,这样便能分散孟宇龙的注意力,为自己和家人争取更多的安全空间。


同时,邹锦程也希望朱天所说的谋反之事属实,如此一来,孟宇龙的内部或许会出现更多的混乱与纷争。


如此分析下来,邹锦程意识到,自己只需重点提防后天境界的敌人即可,这一判断让他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当下,他制定了详细的应对策略,只需密切留意外来人员的行踪轨迹以及奶奶的日常行动规律,便能大概率掌握局势的发展脉络,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至于侯东和高行长为何脸色苍白如纸,呈现出一副纵欲过度的怪异模样,且神魂紊乱,邹锦程凭借自己的经验与直觉猜测,


大概率是他们接触了某些神秘雕像后留下的后遗症。


他们出现在余镇,极有可能是早就秘密潜伏于此,只是一直巧妙地隐藏行踪,等待最佳的行动时机。


倘若将他们的尸体留在余镇,肯定会有人认出他们的身份。


在邹锦程的认知里,这个人很可能是杜师傅。


毕竟这两名先天宗师在大孟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明面上的人物,杜师傅作为当地的资深人士,且负责编写大孟国历史,没理由不认识他们。


回想起之前的种种事件,杜师傅的儿子牵涉其中,还私自带人屠杀整个黎村,如此恶劣的行径,孟宇龙却并未严惩,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邹锦程推测,要么是因为杜师傅在得到养魂石后,第一时间派人将其送给孟宇龙,从而获得了孟宇龙的特别赏识与信任;


要么是孟宇龙早已知晓唐泽瑞是叶国卧底,发现其造反只是时间问题,而杜师傅的行动恰好契合了孟宇龙的某些计划。


杜师傅下令屠杀黎村,孟宇龙没有怀疑他与唐泽瑞是同谋,仅仅只是对他进行了禁足处罚。


邹锦程进一步推断,用不了多久,杜师傅及其家人的官职很可能会恢复。杜师傅留在余镇,其目的很可能不简单。


一是为了监视邹村,毕竟邹村与一些神秘事件存在关联,孟宇龙不放心;二是可能真的在此养老,但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


还有一种可能,也是邹锦程认为最关键的,杜师傅有着特殊身份,能决定人的生死,这想必是孟宇龙赋予他的特权,以此作为他为孟宇龙效力的特殊回报。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邹锦程基于现有线索的大胆假想与逻辑推断,究竟是真是假,目前还无法确定。


但不可否认的是,鬼谷子七十二计术的第一计阳谋阴谋,为他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与分析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让他在迷茫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对未来的局势应对也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界专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